6/30/2014

看穿統計 naked statistics -濫用機率的問題


機率本身不會出錯,是人們使用機率來犯錯。Probability doesn't make mistakes; people using probability make mistakes. There are some most common probability-related errors. 
(1) Assuming events are independent when they are not.
(2) Not understanding when events are independent.
(3) Cluster happen.
(4) The prosecutor's fallacy.
(5) Reversion to the mean (regression to the mean).
(6)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1) 嬰兒死亡率 1/8500, 那麼某個家庭連續2個嬰兒死亡的機率是 1/8500的平方?錯!家中有個1個死亡後,第2個嬰兒死亡的機率會比其它一般家庭的嬰兒死亡率1/8500大。因為可能父母的照顧方式,家庭疾病,蓄意謀殺等原因,造成第二個更容易死亡。所以,同家庭兩個嬰兒的死亡,並非各自獨立事件。
(2)賭徒的謬誤,當丟銅板連續5次正面後,賭徒會認為下一次一定出現反面。但其實,下一次出現反面的機率還是1/2,不會因為先前出現100次正面後,就改變機率。另外就是打擊狀況,許多棒球粉絲會認為一位強棒的打擊狀態,會因為他前兩次出場的打擊狀況而影響,前兩次打擊出去,這次打擊出去機會比較大,這叫做手順或手氣。但其實研究發現並沒有關聯性。
(3)某個村莊發現過去一年有好幾個人死於同一種癌症,然後就會猜測去年新建設的基地台或是化工廠造成民眾的死亡。這是針對群聚的解釋。事實上,這個村莊的現象,可能只是一種巧合;因為如果建設基地台,不會只造成這個村莊受影響;如果設立化工廠,化工廠周圍不會只有這個村莊受影響;只是因為有幾個例子,大家的恐慌就會突顯這個個例。
(4)   檢察官辦案時,他應該要找尋許多證據再做綜合判斷;但是人們容易患輕易取得的證據的謬誤(availability fallacy), 若先看到DNA比對結果,就先判斷DNA相似者的嫌疑大,進而驗證;當看到錄影帶死者死亡前附近有一位前科殺人犯出現過,這位前科犯就涉入重嫌;看到窮人與富人交往,窮人就會被懷疑謀財害命。
(5)運動員報導魔咒,當優秀運動員被報紙大篇幅報道後,他接下來的表現就會衰退。因為被報道時通常是最佳的表現,但是他的表現終究會回到平均值。到賭場賭博,剛開始會有幾次手氣順的時候,然後就會把本賠回去,如果再加碼,可能會賺一些,再玩下去,終究會賠一些。如果把賭博的次數從10次,拉到1000次,只要本錢夠,最後會發現,賠錢的機率是類似賭場設定的期望機率,回到平均值。
(6)統計的歧視;probability tells us what is more likely and what is less likely. Is it OK to discriminate if the data tell us that we'll be right far more often than we're wrong? 當我們設計一個模型來抓出走私犯,正確率80%。 那表示我們抓到的100人, 有80人是罪有應得,但20人是冤枉的, 這20人就是被統計所歧視而遭殃的人。我們設計汽車肇事的保險費, 男性出車禍的機率高於女性 20%,(1000個人,500個男人,500個女人,男人24人出車禍, 女人20人出車禍,因此男性保費比女性高20%),這種情況,那476位男性倒霉,要比那480位女性多負擔20%保費,這對476個男性是一種歧視性的懲罰。

針對專業經理人,作者提到有趣的現象,專業經理人拿到企業人大獎或是上封面雜誌後,其績效並不只是回復平均值而已,往往會有行為的扭曲,例如寫書演講外遇等,不單純類似是“運動員封面魔咒”。








看穿統計 naked statistics - 機率的問題

當我們處理不確定的事情時,我們往往會用機率來描述未來發生的事情,或是求出期望值來比較。
機率的應用分四種,已知的機率去推測(例如丟骰子的機率1/6,可以計算賭骰子的賠率),從歷史經驗中獲得的機率去推測(例如從過去飛機或汽車失事率推測未來的失事率,以及計算理賠金額或保費),根據已有的樣本推論其它的樣本重複的機率(例如DNA比對,推測這個DNA和其它DNA相似的機率,進而判斷嫌疑犯涉案機率);計算期望值(例如根據不同的情況發生幾率,計算總計的期望值,以便於和成本比較,或和其它投資組合比較,作為決策參考)。

當討論機率時,我們必須了解發生的事件數量更多時,發生的實際比例會越來越接近機率。例如丟骰子出現4點的機率為1/6,當你丟骰子的次數在10次, 100次,1000次,到10000次,4點出現的次數除以丟的總次數, 會越來越接近1/6 。

買保險(壽險,汽車險,家電延長保固)的概念,都是一群精算師計算某些事件發生的機率,乘上期望的理賠金額,算出保險公司的期望成本,然後加上X%的利潤率,然後收取保費。所以,對於賣保險的公司, 一定保證獲利; 對於買保險的人,這N個民眾, 有些賺到,有些賠錢,整體來說,大家的損益相加的結果,一定是賠錢給保險公司。對於少數民眾,他們的確賺到了,其他人賠了錢卻賺了安心。

對於投資決策,決策樹(分析不同情境發生機率,以及不同情境的損益OUTCOME,然後計算期望值)是個分析工具,但是我們在學企業決策時,就有些學生問老師,為何企業界很少人會拿決策樹來跟老闆建議最好的決策?例如本書的案例,某個決策的PAYOFF = 70%x250K +30%x40%x0 + 30%x60%x 10%x0 + 30%x60%x90%x 25M =4225K,若是成本 2225K,則這是個很好的投資。但是企業老闆,大多不會相信部屬對這些情境預估的機率,對於每個OUTCOME 的金額也不會完全採信。因為任意個OUTCOME計算錯誤,整個PAYOFF就可能翻盤了。

機率用在對醫療行為的判斷或是對犯罪嫌疑犯的拘捕,必須非常小心。有一群人做血清檢驗,判斷有些人出現AIDS陽性反應, 這些人未必真的患有AIDS,如果因而告知他們有得到AIDS,則可能影響他們的家庭生活與夫妻關係。透過DNA比對,以其機率判定某些人有罪,則可能造成冤獄,延伸許多人的終身遺憾。

總之,機率是個很好的工具,但也是必須妥善處理的。





6/26/2014

行動廣告的藍天

今天與幾位廣告界的人聊天, 有些觀念頗受用的,就記錄下來。

有人問,現在年輕人看電視的時間和人數減少很多,他們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 行動上網的時間可能遠高於看電視的時間,為什麼沒有看到電視廣告的產值大量的轉移到行動廣告呢?

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上網的時間增加, 不代表廣告預算就會從電視完全移轉到網路。傳統媒體的價值,並不能只用消費者收看時間一個參數概括計算, 廣告預算與收看時間也不是線性關係。傳統媒體的內容, 具有“公信力”的價值, 這個價值值多少錢,很難衡量,但現在台灣的市場他有一定的價值。例如在電視上播出的藥品廣告,他會帶給消費者一定的信任程度,同樣花1000萬在電視廣告與網路廣告,打這項藥品的知名度;前者還會帶來消費者較高的信任度。再從商業周刊報導的一家新創企業,這篇報導可能是廣告置入,可能商業周刊紙本的發行量比以前減少,但是這篇報導的影響力, 會比放在一般網路部落格上,更容易被轉發和信任。這就是傳統媒體的附加價值。

戶外看版,報紙或雜誌的廣告,對於時尚精品或是知名品牌,還是願意花較多的預算在上面;一來因為這些品牌的老闆。還是相信高端消費者希望可以在這些媒體上看到他們的廣告;而高端消費者未必能夠在輪播的網路廣告或行動廣告上看到他們的商品廣告。換句話說,時尚精品或知名品牌,希望的廣告板位是固定或包版的,他們要讓消費者可以固定地看到廣告,進而相信他們的價值,而不是輪播。

行動廣告與網路廣告,過去的關鍵字廣告是被信任的,但是連播網的廣告,因為畫面小,無法突顯質感,也容易被消費者忽略,實在不容易被消費者和廣告主相信。最近興起的插頁廣告,在打開app或是打開網頁時,插出全版廣告,這種做法,是強迫消費者觀看廣告,短期可以強迫消費者接受,但是長期的干擾可能讓消費者抱怨,或是離開提供廣告的網站或app,終究難以長久。

在未來4G之後,影音內容增加,影音廣告應該也會大幅成長,影音廣告的呈現方式,可能類似電視廣告在破口上播出,也可能是置入性的廣告讓消費者在創意上或美感上欣賞與轉傳。而不是強迫性的插入廣告或點擊廣告。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行動或數位網站上的橫幅廣告,他們的點擊率並不高,因為消費者的眼球不會造訪。有些連播網用一些技巧,強迫或設計讓消費者不小心點擊,然後賺取廣告費,這種做法並不能大而久。這些廣告連播網,應該跟FACEBOOK學習, 利用置入的廣告訊息,在內容或圖片上吸引人,以內容取勝,而非佔消費者便宜。

有些app 透過提供消費者一些好康,來吸引消費者看廣告,這是一種任務導向的廣告形式。如果廣告內容吸引人,可能有廣告效果,否則,只是要求消費者點選廣告或下載app,贈送一些好處,可能會顧此失彼,消費者的目的是拿到好處,廣告效果仍舊不大。

廣告要有效果, 呈現吸引力,內容訊息相關性,與投放的板位三者都很重要,行動廣告和傳統廣告沒有太多差別。還是要在廣告內容與呈現上下功夫,才是根本之道。



看穿統計 naked statistics-序論

這本書的第一章總括本書的重點,希望讓讀者先初步了解全書的梗概。
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的統計數字,就像台灣的經濟成長率2~3%, 台灣社會新鮮人的平均薪資22K, 國中升高中會考的第一志願錄取率60%,台北市過去一個月的成交房價平均每坪69萬元,資策會調查發現台灣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普及率51%,台北市藍綠兩黨推出的市長候選人的得票率,台灣電信業者預估4G用戶和手機銷售量等等許多數字。這些數字的取得和計算方式都不相同,而發佈數字的人,是否選擇性舉出對他有利的,或是對其它人不利的數字,都值得推敲背後的意義。
根據作者的說法,統計數字分幾種類型,要考慮數字的來源,定義的邏輯與呈現的潛在偏誤,當然數字背後有策略的意義。同樣一組數字,可以有不同的運算邏輯,然後就可以提供不同的意義,或是做不同的應用。例如我們拿到競爭者與我們工廠各1萬筆印表機品質抱怨資料,我們可以統計每個商品的瑕疵數從1~10+ 分別數量,並且做成柱狀圖(如書中20~21頁的圖),並且計算他們的平均值與中位數,如果那平均值我們瑕疵數9.1大於競爭者的2.8,表示我們這些商品每件的瑕疵比別人多。如果拿中位數,我們是1比競爭者的2少,表示我們的商品要嘛瑕疵率很高,要嘛很低,而競爭者較平均在2個附近。話在人說,也看聽的人信不信或是聰不聰明?

作者把統計數字分成幾種類別:
(1)敘述性的數字用來做比較:這類統計是把所有數字都蒐集起來,然後找出幾個重要的數字, 設計權重,忽略不計算某些類別的數字, 然後可以和其它人比較。例如大學聯考或甄試,各個學校可以根據他們的需求,統計學生的成績與排序;他們可以對某些科目加重權重, 也可以不採計高中在校成績,對國外奧林匹克競賽加分, 不考慮體育或操行成績等等。因為有取捨, 就有操縱的空間。
(2)透過抽樣來進行推論:因為母體太大無法逐一統計,因此採取抽樣的方式,進行分析,然後推論。例如某政黨要推出台中市長候選人,他們希望透過電話民調來取得參考的數據,因此就用室內電話抽樣,選擇某段時間叫工讀生打電話。抽樣的設計牽涉到調查的信度與效度,抽樣的邏輯(例如時段,區域別數量分配,年齡層或性別的比例)也會影響到結果。如何計算有效件,如何排除無效件,都影響結果。
(3)對未來的風險預測/或用機率預測未來/或統計發生率找出異常現象:最常見的就是對新產品的銷售量與投入資源的預估與規劃,例如保險公司設計保單時,預估這種類型的事故發生機率以及理賠金額,然後計算合理的保費;對於飛機零件的更換,根據過去的記錄預估汰換年限及故障發生率,以降低風險;對於IPHONE 6 的訂單預估,影響APPLE公司和其它中下游廠商的備料預估。這種牽涉到不確定性的機率,因為不確定,更有許多猜測的空間。
(4)辨別因果關係/偵探可能的脈絡:許多醫學界學者探討某項疾病與某種行為的關係, 例如講行動電話VS腦瘤,抽煙VS肺癌,燕麥片VS腸胃健康,飲食VS長壽等等。這可以透過回歸分析,或是加入多變數分析。但是很多時候, 選擇變數本身就是謬誤,選擇的數據背後可能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只拿幾個數據就開始分析, 然後歸納因果關係, 很多時候會不知所云或倒果為因。
(5)幫助說謊或特殊目的所做的統計:有許多時候,有心人士為了說謊或特殊目的,先設定主題,然後設計問卷或召開說明會去取得所需要的數據,編成完美的故事。例如有兩個業務單位,各有3個業務人員, 他們的業績分別是1,2,3及 4,5,6百萬元。平均業績各是2百萬魚百萬元。新的年度,老闆要兩個業務單位業績都要成長10%以上,於是兩個業務單位主管就協調把 4百萬的那一個業務轉調給第一組;於是他們6人的業績不變, 分別是1,2,3,4及5,6百萬,但是兩組的平均業績都提升了,分別是2.5與5.5百萬, 分別成長 25%與38%。此外,有些惡劣的人會作假欺瞞,玩數字遊戲。

讀這本書,感覺類似讀快思慢想那本書,只是從統計的語言切入。文字很簡單明瞭,值得推薦。

6/25/2014

看穿統計 naked statistics -統計的弔詭

買了這本書好幾個星期,一直沒時間好好讀他,直到最近看到有些人利用統計數字的包裝,來掩飾未達成業績,同時把一些數字兜在一起,選擇性的達成關鍵指標。正好讀到本書的第三章,欺瞞的統計描述,心有戚戚。原來玩數字遊戲,非常簡單,只要心夠黑,就可以了。

議員問政,選擇性的將對自己有利的數字:
(1)在野黨:全國有 30%個縣市的平均所得比3年前還差。
(2)執政黨:全國有 70%的居民的平均所得比3年前增加。

國稅局增加標準扣除額,調降民眾的所得稅率。
(1)國稅局:全美國9200萬人今年少繳稅,平均每人少繳 NT3萬元。
(2)審計調查:90%的民眾少繳 NT 3 千元以下,其實富人享受較多減免。

藥廠研發出一種新藥,到底要不要讓他上市?
(1)保守派:臨床發現,這藥延長病人壽命的中位數(median)是2週,不值得引進。
(2)前衛派:臨床發現,30%的病人可以延長3年以上壽命,10%延長1年以上,50%在2週以下(沒效)。若可以拯救30%的病人,都值得引進。

國防部為了說服兩黨支持軍費擴增,採用兩套說辭:
(1)對民主黨:從1977~1988,民主黨在卡特時代的軍費成長率遠高於最近的雷根政府。
(2)對共和黨:從1982~1988,雷根政府這些年的軍費成長率很高。

以上說明,統計數字是死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讀,然後選擇對達成目的比較有幫助的說法。以下則是選擇性的做法,來達成績效指標,甚至欺瞞作弊。

德州教育局發現休士頓的學生測驗分數特別高,而且退學率最低。
因為教育局給國中學校的績效指標,就是看這兩項,校長的懲處獎賞,也看這兩項。
(原意)激勵學校用心教學,照顧學生素質。
(衡量方式)10年級學生進行測驗採集成績;轉學/轉到補校/返回其他州者不算退學。
(欺瞞)許多成績不佳的學生在9年級留級2年,就不需要參加測驗,然後跳級11年級;許多成績不佳或面臨退學的學生,被要求轉到補校或轉學到其他學校,就不會納入退學率計算。

美國新聞做的大專院校排名,是許多學生選擇學校的參考。
(原意)歸納一個簡化的指標,供各校參考。也激勵學校間良性競爭。
(排名規則)16個項目,加權計算。各個權重交由各校討論決定。評分方式則各個項目不同,有的來自學生SAT/ACT考試成績,教職員互評,民眾學者評分等。
(欺瞞)權重的計算,原本就是邀集少數學者代表討論的偏差;評分方式的資料來源又是很大的落差;教職員跨校互評時,可以操作;選擇的民眾/學者評分時,選擇也是偏差。

在企業內,衡量一個單位的績效,最容易的就是當年度的營收或是獲利,
(原意)以營收或是獲利當作最常用的指標,激勵業務努力。
(計算方式)營收要不要分產品組成,通路組成,與呆帳風險。獲利則要看成本與費用的計算方式。
(欺瞞)挪現有的其它業績,灌到關鍵產品的業績,增加營收;創造虛營收,例如一物多賣,或是多層次通路重複計算業績,累積起來就可增加業績;把未成熟的訂單先開單成為業績,但是遞延交貨,然後再用退貨折讓,虛增業績。獲利部分,就是藏人力到其他地方以降低成本;調整費用的報銷時間,調整科目項目,然後讓獲利數字好看。

作者提醒,統計只是一種工具,如何解釋才是統計的重點。而判斷力與誠信是最重要的,作為主管,必須看得透底下部屬的欺瞞,也要確保自己不會為了幾個月份的應收數字好看,而犧牲自己的長期信用。另一方面,別太輕信單一簡化的指標, 而是紮實的分析各項次指標,並注意比較與別人的差異。




6/19/2014

Chris Guillebeau $100 startup 讀後心得

讀完整本書,許多創業的小資企業都不大,就像作者講的,他們優先選擇“知識經濟”的領域來創業。而不會從勞力密集的加盟連鎖早餐店,加盟便利商店等,也不會跨入技術層次比較高的高科技產品創業或app開發客製化等等。

作者無法告訴讀者應該做什麼?他只能廣泛的講,如果你要創業,要從你專長的領域出發(當然有例外),要找尋別人在那些地方感到痛苦,別人不便利或痛苦的地方,就會有創新服務或產品的機會(當然有技術層次的差別),要用清楚的評估表(對客戶的吸引力,自己要投入的心力,獲利性,未來的前景),要知道有人要買,而且知道去哪裡找到這些人(興趣,嗜好,技能,信仰與價值觀在哪個方面)。

小資創業者內心都有些擔憂,例如擔心被抄襲或競爭下去,擔心市場變動發不出薪水,擔心失去創意然後就一直走下坡,擔心客戶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了原本想要的方向,擔心為了創業而犧牲生活。這些擔憂都是作者訪談出來的,但作者並不回答這些問題,因為,該擔心的事情太多了,最重要的還是創業者自己的定位與企圖心。

這本書描寫的是某種類型的小資創業,他們的成功機率應該類似大多數的創業,100個創業案子,只有7個會成功吧。創業者的精神就是不斷重來,不斷提升,不能裹足不前和擔心。這種激勵的言論,說的容易,但面對時能夠堅持下去是不容易的。

有些創業者的性格就欠缺行銷人的熱情創意,創意枯竭後事業就走下坡了;有些人就沒有業務能力或是不會善意的欺騙,他們的忠厚老實,欠缺纏人功夫,就可能拓展不開。小資創業是一個人或少數合夥人的事,少數人的特質決定了成敗,這不是阿Q精神或喊口號就會成功的。這部分不在本書的討論。

美國的環境與台灣不同,例如書裡面的一些成功個案,在台灣的市場規模下,可能就不會成功。這就像說,創業除了人要對,創業的市場,消費者行為與外在環境都有關係。在台灣要創業,真的要多想想。

只是,作者說,不要想太多,先做了就對了!沒錯,太會算,算到後來就畏縮了!也許先從低成本的線上出版做起(如果做失敗了,投入成本也低),看看台灣的市場反應如何?試了才知道。也可以從線上咨詢做起,類似策展或行銷計劃,做做看,也許真的有生意上門。幫人做旅行規劃也不錯,結合自己玩樂的生活,分享給那些忙於賺錢,難得休閒的人。許多機會,就看我們怎麼嘗試!




Chris Guillebeau 創業模式-線上寫作與出版

最近閱讀 Chris Guillebeau 的書, $100 startup, 順帶閱讀他的部落格與其他網路上的著作,

他的部落格網址: http://chrisguillebeau.com/  其中是以他的第一本書: The Art of Non-Comform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y for work, life and travel. 為主軸 (網址在 http://chrisguillebeau.com/3x5/ ),說明他如何堅持自己的人生,而給自己動力去做不一樣的事。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多產的作家, 他根據他的經驗, 整理很多的 unconventional guide, 例如 “build your own empire”, 他教讀者如何每天作一點改變, 365天後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事業; 他提出15個別人的成功案例, 讓讀者相信他可以幫助讀者創業成功。他在網站上提供兩個pdf 給讀者免費下載, 一是 279 Days to Overnight Success, 二是 world domination, 他的主要訴求, 希望讀者能夠受到激勵,勇敢的創業, 追求自己的生活自由。

在 279 Days to Overnight Success 簡報中, 他提到一些支的參考的觀念, 稍為整理如下:
--他的”掌握全世界(World Domination) 宣言, 他提到 “你不要活在別人期望的生活方式(You don’t have to live your life the way other people expect you to.)”
--他透過經營網站並發表實用秘笈來賺錢, 但他有些基本原則, 目標客戶是小眾, 不要賣廣告版位來賺錢, 每周2篇文章來維繫讀者, 不斷思考如何幫助讀者在這網站得到有價值的資訊, 並能夠讓生或更快樂。
-他經營網站終究要賺錢, 但是他知道要先做好基本功把流量作大。因此他提到的網站基本功包括: (1)最好的外觀設計, 讓人看了舒服喜歡; (2)花三四個月準備內容, 內容要充實,也有質感; (3) 預先規劃未來6個月的發文計畫, 讓讀者知道未來幾個月可以看到什麼,以及期待會來閱讀有興趣的主題;
-他的”掌握全世界”策略,讓他的網站推出時一炮而紅, 因此他列出6個關鍵做法: (1).Create a Compelling Story and Be Remarkable! 透過故事,清楚的講產品對讀者的價值.而非功能 (2)Clearly Answer the “Reason Why” and “What’s In it for Me?” Questions! 每天不斷問自己讀者要用這個產品的理由, 以及這個產品對讀者個人的價值是什麼? 如果失去新鮮感, 或是有其他的替代品, 這個產品將邁入死亡之路。 (3).Prioritize Writing and Marketing Over Everything Else; 每天都要在部落格上露臉,寫出 1,000字, 維持自己的生命力與聲量; 每天想著如何行銷? (4).Be Bigger than I Really Am 總是把自己的格局放大, 當有100個讀者, 想成對1000個讀者; 當有1000個讀者, 想成10000個讀者; 用更高的角度想事情, 同時拉升讀者的格局, 對讀者才有信心與希望。透過得到大公司或熱門網站或媒體的站台, 拉抬自己的地位。 (5).Build Long-Lasting Relationships 和其他聯盟網站互相拉抬聲勢; 對與好讀者寫給他們個人化的回覆或祝福; 透過 Linkedin, twitter等維持大多人的關係。(6).Carefully Introduce Products and Services 小心的介紹產品, 小心不滿意的讀者的意見, 有些時候策略性的引進名人來加持, 或是設計新產品的推出, 讓產品的形象被記住與放大。

他提到他花一半的時間在寫作, 另外一半的時間在行銷, 他提到的行銷方式包括: 每天PO一些瑣屑的資訊, 好消息或是在 Twitter 上閒聊; 分享別人對他的產品的評論意見或想法; 接觸其他的專家,同事或讀者; 談談未來新產品上架的計劃; 對聯盟網站(affiliates)的內容, 寫一些評論或推薦; 和記者或雜誌編輯培養關係。

他不建議小資創業的部落客或線上出版者,採用adsense 的廣告, 他認為這些廣告可能可以帶來一些收入, 但會干擾讀者, 放出來的廣告可能不是讀者要的; 反過來, 他認為線上出版者可以考慮自己設計一些機制, 多和讀者互動, 進而真正了解他們要的需求。有種網路調查的方式,只要問卷內容設計的好, 可以問到不錯的答案。

他提到有些人是吸血鬼, 最好設法躲避他們, 然後減少浪費時間在他們身上。有些人使用不當, 或故意找碴挑剔, 也有些會問很多問題, 也許只是好奇或刺探傾向, 對於創業者來說, 他們不是好客人, 也不值得花時間。

他建議線上出版者要定期注意網站上的流量, 並透過email 和讀者溝通, 畢竟流量就是網路貨幣。他會觀察從哪裡link 過來, 然後加強對那些管道的合作。

Chris Guillebeau 異於一般人的地方,在於他有在西非服務3年的經驗, 以及他後來購買全球機票, 繞行全球193國經驗。因此, 他教導讀者如何取得便宜機票, 如何以很少的資金旅行全世界。他在CNN AC-360節目的部落格, 這些文章發生在2009年5月到2010年9月。他提到他到全球193國家訪問後的經驗, 網址在:
http://ac360.blogs.cnn.com/category/chris-guillebeau/

其中有一篇很有趣的提到,環遊全世界必須知道的28件事,
http://ac360.blogs.cnn.com/2009/10/13/28-things-i-wish-i-knew-before-i-started-traveling/

他後來成立一個world domination summit 從事策展活動, 聚集人氣, 找尋許多關心 community, adventure, and service 共同議題的人來參加活動, 他的偉大宗旨是幫助每個人創新與成長, 同時可以幫助別人。2014這個活動將在7月中舉行, 以2013年5000多人參加的盛況, 今年有可能接近1萬人參加。網站如下:
http://worlddominationsummit.com/#story
第一場演講者是Benny Lewis, 他是創業家, 經營一個部落格"Fluent in 3 Months" 並且出書賺錢, 他透過到全球各地教導語言學習, 在2013年被National Geographic 封為 Traveler of the Year. 其他的演講者大多也是在他100 startup書中介紹的其他創業家, 最多的創業家都是在網路上聚集人氣然後爆紅。他舉辦這種年會, 一方面向有興趣創業的讀者收門票, 一方面和演獎者分享利潤, 他就是經營一個平台來左右逢源。對於演講者, 他們利用這個機會曝光, 把線上虛擬的商品. 帶到現場實體; 這種活動幫助他們, 他們也豐富活動的內容。

讀完他的網站與他的100 startup書, 他傳遞的訊息大抵就那些, 但是他不斷的重複, 變成那麼多文字, 他真得有一套經營的方法。

6/18/2014

$100 startup -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

這是一本小資創業的實用手冊,作者chris guillebeau是個網路創業者,他出版兩本書,第一本是the art of no-conformity, 這是第二本書。在他的部落格 chrisguillebeau.com 上,他以銷售他的一些祕笈 (unconventional guides) 來獲利,根據他的的說法,他每年可以有4萬多美金的淨收入,而他每週只工作10小時,其他90%時間都在旅遊和幫助別人,他覺得這是他的自主人生。

他推出的祕笈包括,build your own empire (創業的365天計劃), frequent flyer master (累計里程換免費機票), travel hacking cartel等等, 它可以根據內容的複雜深入度收取不同的費用,一切都在網路上交易,也透過信用卡或paypal 收款,他能夠愜意生活。從2011年他又開辦 world domination summit 活動,號召全球的創意人士聚集到破特蘭州舉辦3天的活動,讓許多人士分享他們創業與自主生活的經驗。

他在這本書,就是蒐集了50多個成功創業家的故事,並且整理成小資創業的準備與上市等重點,提供有心想要創業,但沒有太多資金的人參考。他強調的創業不需要大資金,也不是要轟轟烈烈創新的科技或獲利模式,只是小本在網路創業,然後小本收入,讓自己過得比上班族好,而且更快樂。

這本書內有幾個重點,需要的讀者可以從他的網站(100startup.com)中下載英文版的checklist,在中文版的頁次如括號所提。它是一本不錯的實用工具書,有些觀念還不錯。

-小資創業的6個步驟 (p.56)
-instant consulting (p.64)
-become your own publisher (p.90)
-   7 steps to market test (p.115)
-   one page business plan (p.120)
-   39 step product launch checklist (p.159)
-   one page promotion plan (p.182)

他的觀念很簡單, 我們需要的是自由與價值, 自由是追求自主人生, 價值是透過幫助別人來獲取合理的利潤。最好從自己的(專長+嗜好)出發,尋找別人的(問題)與產品的市場, 進而開發出商機。在網路上,最簡單的就是他個人的經驗,做網路出版,然後做顧問,然後策展,他訴求人潮就是網路的貨幣。他強調產品,行銷,兜售等技巧,許多觀念其實很淺顯易懂,困難的在於體會和實踐。

作者在文章中十分強調收費模式,因為任何的創業一定要想到如何收到錢?接著要用社群網路來做口碑,精準的接觸和打動客戶;價格要恰當;兜售的技巧要能打動更多人;對老客戶持續深耕與銷售;提供誘因給通路幫忙銷售(作者提供51%分潤給推薦與促成成交的網站)。畢竟這是小本經營,沒有大品牌的加持,也沒有大的廣告預算,作者需要的是靠人氣與社群的互相拉抬,對通路下線則捨得分享。

做者的觀念是,give them fish:直接提供顧客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給他們魚不要給他們釣竿, 直接切入,才能打動客戶。訴諸情感,展現熱情,積極的把自己兜售出去,建立更廣的人脈。書中很多的案例,可以在網路上搜尋並驗證成功的模式。

總之,看了這本書,讓我也在思考,當有一天自主創業時,我可以怎麼開始?做什麼?賣給誰?怎麼收費?怎麼行銷? 怎麼兜售?怎麼持續與擴展? HAHA,真有趣的一本書與思考問題!



6/13/2014

使用者界面與體驗(UI/UX)

今天參加某個使用者經驗的討論,有位從事這個領域10多年的專家,分享他對UI/UX (user interface/experience)的看法。他講的很棒,他也點破許多外行人的迷思。

他提到設計公司扮演的角色可以很簡單,根據客戶的產品規格與需求,進行設計,包含操作流程,操作界面與usability test,如果客戶已經有想法,設計公司就只是執行的角色。但是,他一直不認為設計公司要這麼被動,有時候設計公司還會要求了解更多產品的策略與歷史背景,了解消費者使用產品的操作流程與行為,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把設計做得更符合消費者要的。

有些公司口頭說法,非常重視UI/UX,但是他們卻忽略產品與服務的基本精神,而跳入UI/UX的枝微末節,捨本求末要求設計公司把UI做得美美的,忽略真正的消費者如何使用,在哪些環節會跳出而不用。

簡單說,一個產品/服務要成功,從基本的事業模式,定位,營運計劃,技術開發,到UI/UX設計,最後行銷推廣,每個環節都可能讓產品或服務失敗。設計師可以做的,是融入PM的想法,跟著產品開發的節奏與方向進行。以我們合作過的案例,我們PM先有設定的產品模仿對象,大致上也確定了期望的呈現風格,我們的操作流程大概確定後,我們找這家設計公司來幫忙做手機頁面與網站頁面的設計,包含外觀,色系,版面配置,主要元素的呈現等。設計公司提供幾個版型給我們選擇,它說明三種版型的設計概念與後續發展的空間,我們根據我們的想法,請他們再修改。確定後,設計公司就幫我們做切版,然後提交給我們。我們拿到設計版後,交給工程師進行按鈕功能的連結設定,畫面的銜接與返回,然後調整不同手機畫面的解析度,調整按鈕大小與位置,圖塊的顏色校正等等,然後進行UI測試。

User experience = feature +Usability; 功能性的特點會吸引消費者,但是實用性才會創造較佳的體驗。如何判斷usability?可依根據5個指標來看,消費者可自我學習(以app為例,消費者打開app 不需要看使用說明,就可以自己學會怎麼操作),消費者快速完成操作(消費者不耐煩等待,也不耐煩多按幾個鍵,最好用最少的步驟到達消費者要的操作結果),界面幫助消費者記憶與回憶(記住消費者使用過的行為,下次消費者再使用不需重複操作;如果消費忘記了,界面可以輔助消費者回憶),幫助消費者從錯誤中修正(按錯鍵不會損毀消費者的資料,操作錯誤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困擾,適當提醒消費者錯誤動作,預防消費者誤按)。滿意度與愉悅感(整體來說,有些趣味設計或是驚奇的使用經驗,會讓消費者更加滿意)。

如何提供產品或服務更好的UI/UX,先從PM的產品規劃開始,先設想好主要的消費者是誰,然後敏銳的觀察他們的行為模式與興奮點,這些觀察沒有一定的邏輯和項目,真的就看PM的用心程度,很多時候消費者的滿意會跟市場競爭產品,熱門趨勢,熱門事件,熱門話題有關,產品的設計與行銷推廣,必需在UI/UX設計就想到。

總之,今天的討論,只是從app頁面/網站頁面 設計的部分,設計其實包羅萬象,UI/UX 牽涉到消費者的接觸點與使用情境,這其中還有許多層次與變數待討論。說穿了,產品始終來自於對消費者需求與使用行為的掌握,這是在交給設計師前PM必須做的功課。

6/12/2014

穿戴式裝置的挑戰與關鍵點

穿戴裝置是2014年很爆紅的話題, 就台灣的業者,難免還是從硬體與技術面來觀察, 包含半導體大廠, 硬體組裝代工廠, 品牌商都希望在這波熱潮中賺取一票。但是服務才是關鍵, 服務的獲利模式與搭配的技術支援必須到位。

C-TIMES雜誌5月號的報導, Gartner 分析師指出, 目前穿戴裝置大多是配角, 而穿戴裝置要能夠對消費者產生價值, 必須是搭配裝置所蒐集到的資訊, 並且轉換成有價值的服務, 才能成就有規模的經濟市場。目前市面上, 訴求穿戴裝置的外觀設計, 穿戴的舒適度, 電池續點力與無線充電方式, 紀錄如何快速的儲存到雲端, 雲端介面如何好用, 這些都是枝微細節, 真正的重點是裝置本身如何提供消費者”值得參考的準確資料”? 以及蒐集這些資料的服務提供商如何提供消費者”願意付費的加值服務”?

就裝置本身, 除了智慧眼鏡需要運算影像需要4G傳輸與較高規格的晶片外, 蒐集個人生理資料或運動飲食資料的裝置, 並不需要太快的傳輸速度, 也不需要32位元的晶片; 就這類較低階的裝置, 長期來說, 低價競爭是免不了的, 也就是對設備開發商來說並不能期待太高的利潤. 穿戴裝置可能需要更佳的充電技術, 來提供消費者較長時間的使用, 因此, 電池廠或無線充電技術似乎看到曙光; 但是,無線充電產品對消費者的售價, 以及裝置本身的使用模式, 都將影響消費者的採用意願; 在穿戴裝置應用不明朗前, 這些技術發展,前途有待觀察。

就穿戴裝置的應用服務, 以這兩三年的經驗, 健身或個人生理量測的產品最早獲得消費者接受, 例如活動偵測器/智慧手環(Jawbon UP, Fibit), 心率監測, 智慧手表等, 它們的定位先從個人自我體能挑戰, 運動社群分享與個人紀錄追蹤等方向切入. 美國有一個網站Quantified Self, 它結合fibit 來提供參與者記錄 personal moved tracks, 並透過這個網站互相分享提升生活的品質. 這種自我健康量化管理的趨勢, 也許是穿戴裝置推廣的契機.

近期的穿戴裝置, 大多是透過藍芽或wifi 經手機聯網, 或是usb 經pc聯網, 因此, 初期大多使用者也是高端的智慧型手機用戶。當然, 有些服務必須本身就要有行動通訊模組, 例如失智老人或兒童的追蹤手環, 獨居老人的活動監測器, 智慧眼鏡等, 這些服務, 就必須在穿戴裝置裡面插上 SIM卡。跟老人或病人相關的模組, 因為面對弱勢族群, 最好透過政府或健保的補貼. 根據Gartner的預估, 長遠的穿戴裝置, 仍然將以智慧型手機當作傳輸媒介, 以減少裝置的重量,耗電與零件成本.

穿戴裝置位提供較完整的服務, 還需要精準的運算能力與後端的big data 分析能力, 舉例來說, 生理健康量測的數據, 一定要正確才有分析的價值; 減重的人在計算運動熱量與飲食熱量, 必須有效的計算邏輯才不會誤判; 運動競賽用的穿戴裝置, 其紀錄的時間距離高低路線等都需要正確, 才有公平性. 如何做到精確, 是裝置內晶片效能, GPS 晶片準確性, 感應量測模組的敏感度等的要求水準. 至於 BIG DATA的運算, 是需要相關產業專業人士, 資料分析師與資料科學家的協助, 才能夠提供對消費者有意義與有價值的諮詢服務.

6月APPLE開發者大會發表 IOS8的新功能, 其中內建新的 HealthKit SDK 以及 Health App,可整合所有與健康相關的個人資料在一個應用程式中,也擔任各個健康 App 之間的橋樑, 而HomeKit SDK,可整合智慧家庭電器,甚至讓使用者可用 Siri 聲控達到控制家電的功能。iOS的新介面, 可能帶來新的發展平台, 這部分等今年秋天IOS 8上市後, 看看有沒有吸引更多更新的app開發商, 開發出更豐富的應用。

總之, 穿戴裝置的熱潮讓全球逐漸飽和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與電信產業內, 看到另一片美麗的夢土, 但是. 目前只看到終端裝置可以支援, 最關鍵的服務端價值鏈還沒有看到何時趨於完整? 現在還算起步階段, 未來的發展值得我們努力與期待。

多層次傳銷人員的年所得推算

根據直銷協會網站公佈的2012年多層次傳銷調查,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字:

台灣有 363家多層次傳銷公司,其中15%為外商公司。這363公司,35%在2006年前成立,41%在2007~2011年間設立,2011年後設立85家(14%)。

合計重複從業人員 309萬人;不重複276萬人。其中年營業額大於10億元的公司佔12家,從業人員 188萬人,其中有三家業務人員超過10萬人,這三家總從業人員約135萬人;4家超過5萬人,合計27萬人;5家超過1萬人,合計19萬人。營業額1~5億的有58家,從業人員99萬人,其中3家從業人員各超過10萬人,合計50萬人;營業額小於1億的有303家,從業人員 28萬人。

從業人員有70%為女性,也就是說約217萬人。2012當年新加入的成員 85萬人,表示每年有30%左右的新血加入。

2012營業額為 658億元,最大12家佔422億元;中間58家佔185億元;其他303家51億元。前12家營業額佔64%,累積前70家營業額佔91%。

營業成本主要是進貨成本與佣金,進貨成本177億元/佔營收為 27%,佣金合計246億元/佔營收為37%;在前70家中,有3家的拿獎金人數超過3萬人;6家拿獎金人數介於1~3萬人;15家介於 5千~1萬人拿獎金。總計,有75.8萬人拿了佣金, 平均每人每年拿了3萬2千元獎佣金。

以上為官方調查的資料;
個人亂猜亂湊,以推算直銷從業人員的收入》》》》
亂假設數》》》
若算前12家,營業額 422億元,發放獎金約 120億元;從業人員188萬人,拿獎金的人數約 2~30萬人. 但顯著的年薪只有前1萬人有比較好的年薪。

 亂推估數》》》
10名年薪1億者, 他們拿走10億元;
100名年薪1000萬的高收入者,他們將拿走10億元;
1000人年薪100萬,他們將拿走 10億元;
2000人年薪50萬,他們將拿走 10億元;
2 萬人平均年薪20萬, 他們拿走 40億元;
20萬人平均年薪2萬元,拿走40億元。
150萬人沒有收入,或近乎0.

如果推算相當,這個產業收入的分佈非常不平均; 先進入者拿走大部分的獎金。

如果這個推測值得參考,真的多層次傳銷非常俱有挑戰。大多數人都在幫金字塔頂端的人打工,而他們從直銷取得的收入還不足以用來支付購買商品的支出。

6/11/2014

創業前先想清楚這5件事

這本書原文: the little black 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Fernando Trias de Bes(作者),由遠流出版社,希望讀者創業前可以從 5個角度做好思考。摘要如下:

1 關於創業者本身
1.1 你要有心創業,不是只想碰碰運氣; 也不是為了逃避個人或工作上的問題
1.2 你要有像消防隊員一樣的熱情
1.3 你要樂於面對不安全的環境與變動

2 關於合夥人
2.1 合夥終究會拆夥,從第一天就想好;如果自己做得來,最好不要找人合夥
2.2 事先講好拆夥的條件、工作與報酬, 不要朋友高興合作,最後終身遺憾

3 關於事業構想
3.1 事業構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執行形式;構想一定要彈性,不可行就要拋棄
3.2 從事熟悉領域與專長最好
3.3 先選擇有獲利的事業累積資金與成就,除非資金很多否則不要急著追逐熱門的行業

4 關於創業者的家庭
4.1 創業的最初幾年,家庭收入要多樣化
4.2 創業家的生活不可能在個人和事業之間取得平衡;家人的支持非常重要, 不要成就事業壞了家庭

5 關於成長的管理
5.1 一開始就想法創造獲利,先不要沖規模營收
5.2 當有機會成長時,記得放手給專業經理人來做大

讀了這本書,最大的心得是,創業要有創業家的特質,包含對創業項目的熱情興趣,對財富未必那麼渴望,對推銷夢想很有熱情。這裡並不是提到非常偉大的創業(例如建立幾萬名員工的工廠,跨國的連鎖通路等),而是中小型規模的創業。中小企業的創業,先不要設想完美的企劃書,也不需要大規模融資,也不需要到處找許多金主,因此,自己的投入非常重要,因此對家庭的關注就會減少時間。因為不大,創業者必須不斷思考如何獲利,先有獲利,才能夠累積資源再投入。

創業者必須承受不安全感,甚至樂在其中。這是上班族所欠缺的心態。因為,不安全,不確定,所以機會才會來敲門。創業者看事情,也會從看機會,而非看問題。每次有機會,他會很開心的想辦法從機會中找到門路。面對危機,他也是看到機會。這種心態,是上班族創業前必需學習的。

創業者尋找標的, 最好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切入,不要跨界跨得太遠,以免延長學習曲線。先挑選有機會quick win的產業或做法, 避免好高騖遠,想要大投資到熱門且競爭大的市場。畢竟熱門競爭者眾,大咖還可能使用奸詐來遏阻新進者。

作者強調的,不需要太多的計劃,只要構想不錯,就開始進入市場嘗試。做了再修正,不需要合夥人,但要尋覓成功後可以治天下的接班人。

商管書籍無用論

日前跟一位媒體界的老總聊天,他突然談到讀商管類的書籍,沒有什麼用處。他的邏輯,也延伸到讀EMBA無用論。他以他自己的成功例子,他認為每個人在職場上遇到的情境或待處理的問題,千奇百怪,根本不是商學管理學的學者所能夠跳列出來或是預測得到,因此,他們根據某些假設或某些情境整理的邏輯,根本排不上用場。

他也是和我讀同一所EMBA學校,但因為大學沒有像我那麼愛唸書,沒有成為書呆子。他讀EMBA也是當作交朋友建立關係的平台,根本不認為向學校老師學習是他的目的。他平常靜坐,讀讀一些跟他產業相關的雜誌消息,偶爾讀一些有關的名人傳記,偶爾讀讀小說排遣時間。他已經很久不讀商學類的書。

我跟他說,他的觀點不對,盡信書不如無書,但不讀書只會窄化自己的思考視野。即使他再聰明,當他面對問題時,他過去的經驗或是思考判斷可能有既成的模式,沒有透過閱讀或和別人交流,他很難增加新的觀念。另外,看商學類的書,一定要知道每個作者也有思考的習慣與侷限,不能夠全然相信或是奉某派為圭臬,這時侯就要善用他的聰明去設身處地模擬與思考。有些作者提供的思考邏輯,提出的特殊異見,一本書中的一句話,都足以讓我們受用不盡。

我最近閱讀創業的書,不同規模和不同目的的創業者,他們看到的創業樂趣不盡相同,面臨的創業風險(如專利,競爭者訴訟,合夥人拆夥,)更是千奇百怪。有些創業者講精實規劃,有些講做中學,各種做法都有人成功, 也有人失敗。真的,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一本聖經適用于所有情景,但是,多閱讀,從別人的經驗中,總可以汲取一些他們的經驗教訓,甚至於從別人的失敗中,避免犯錯。

談到與人的溝通談判,如何看人和選擇合作夥伴,這種處理人的書籍更是多元,有人用FBI的讀心術,有人拿心理學的性格分類來解讀,有人拿中國古書人物志或曾國藩冰鑒來提供參考。這種與人相處的道理,原本就沒有一套適用各種人的標準,更別期待,看了那本書後,就可以功力大增。但是,看看書,從書中作者的觀點,找出我們認同的,找到我們不認同的,讓別人的觀點。當作整理自己觀點的篩子,更清楚自己要怎麼改善。

看日本人寫的職場求生術,職場收納工具,圖解的對話技巧,漫畫的職場生活,這類的書有些很瑣屑,卻在微小片段中,偶爾帶給讀者一點啓發。日本大前研一,松浦彌太郎,稻禾等人都是豐富著作的作者,他們的書未必有嚴謹的思考邏輯和架構,卻盡可能的生活化或白話,讓沒讀過太多專業知識的人,可以輕易的接觸。

總之,我告訴我朋友,不要偷懶,多讀讀書吧。不要拿讀書無用論來當做藉口,放棄自己腦筋的運作能力,以及錯失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的學習機會。

直銷致富-閒聊心得

昨晚有個自稱生物科技代理商與創業者來拜訪我,原本想和他聊聊創業的經驗,以及他對生物科技的發展方向分析。首先,我了解他的背景,他曾是榮工處員工,曾經在3C製造業擔任外觀設計的工作,後來和朋友創業接工業設計的案子,後來拆夥後,他就開始從事生物科技的代理工作。我問他,如何跨這麼大的專業領域?他在生技產業價值鏈的那個位置?他鎖定的市場在哪裡?他懂得這個市場嗎?

他講了10分鐘, 言辭閃躲中,我猜中了, 他是直銷商,他根本沒有代理資格,他對產品的了解就只有 sales kit與教育訓練的內容, 他並無法說出產品與其他競爭產品的比較優勢,因為他不是真正的產業內人, 只是把公司告訴他的東西,告訴我。他一直拿7-11建立通路的方式,說他是扮演加盟總部的角色,他要找到更多加盟總部的事業經營人,讓更多人來致富,來經濟自由。他們的制度是從下線6代每代的收入抽5%作為收入,也就是消費者必須負擔30%來養這些直銷通路,當作通路佣金。他用金字塔的邏輯來說明累積財富的速度,他的算法如下:
1.如果你第一年底找到4個下線,每個下線每月貢獻10萬元,你抽5%,收入每月2萬元。
2.這些下線一年後又找到四個下線,你也再找到4個,每個也是貢獻相同,每月收入10萬(4x4+4=20 x 5000)。
3.第三年,4x4x4+4x4+4=84 x 5000= 42 萬元/月
4.第4年底,4x4x4x4+ 4x4x4 +4x4 +4= 340 x 5000 = 170萬/月,年收入就破千萬了!

WOW,好迷人的數字遊戲。我問他做了4年多,他的有效下線有多少?他說10多個,也就是,他的月收入在五到十萬元左右。但是,他每月必須貢獻十萬元購買公司的商品(或找到固定的好咖幫他購買商品)。因為他告訴我,一個主任級的直銷商必須維持每個月十萬元的貢獻(包含下線的貢獻/概略值)否則會被降級,這金額必須囤積貨物或是找到幾個高消費的朋友或親戚。

他謙虛説他自己的能力不行,但他相信身為直銷商,必須要有企圖心,有成功的夢想,而且他深信未來的機會在中國,他會再琢磨幾年。

因為中國市場很大, 他們公司去年在中國的收入15億美元,預估2017年要成長到105億美元,他需要串聯大陸的精英加入。我問他, 他憑什麼進入中國,他有人脈嗎? 他有常跑對岸了解市場嗎?他講了許多夢想的話-他只要找到4個精英,憑他們的人脈就可以經營整個中國市場,就像7-11的董事長,不必每天親臨大陸,就可以透過底下優秀人才經營大陸的門市與金流物流。

我點破他的盲點,你在台灣找不到那麼多每月貢獻一萬到 十萬元買直銷商品的人,有些親友短期贊助可以,但畢竟月收入一定水準以上的人才負擔得起。第二,你找來的菁英,他自己也得負擔每月十萬元的額度又要找到下缐。這種菁英不容易找又容易流失,從網站上找別人的經驗,菁英開發約30個對象才能找到1個,找到後三個月內流失率又超過50%。因此要達到他説的金字塔,真的很有挑戰性。第三,他們系統內已經造就近百位菁英,最棒的人每月坐擁百萬傭金,普通的也有三十萬傭金。但整個體系我想有幾萬從業人員。也是説不到1%的人做到財富自由。90%以上的人就是還在當基層墊底的人。甚至能力不佳者會囤積貨物來祈禱時來運轉。第四,每月有十萬佣金的人還得花很多時間去維持關係,畢竟下線流動率很快。他並未意識到維持關係的時間成本。

他説他有個伙伴是心理醫生,這人能掌握聽眾的心理,針對聽眾的心理弱點刺激聽眾接受成為直銷商下線。我問他,這種利用人性弱點招募下線,然後讓別人花錢買到自己未必完全需要的東西,卻無法退貨,甚至要下線自我催眠,去相信一個夢想,這樣的事情,他會心安嗎?

也許,直銷商接受成功的催眠,相信自已的產品是最好的也要別人接受同樣的催眠。這沒有對錯,因為䫢加入的新人也抱有一些對現況的不滿,亟需新的夢想。新人可以看到幾百位真正成功的前輩,他沒有勇氣説他沒有信心,他也抝𣎴過朋友的熱情,他也怕被朋友笑"沒膽"或"沒有踏出去的勇氣"或"書呆子不敢起而行"。

直銷本質上是一種銷售方式,並無對錯好壞。賣車,賣保險或賣房子都是B2C,但多層次傳銷則類似D2D2D,大家都是Dealer,也是商業行為。比較大的問題在於囤貨的壓力或是所購買商品的非必要性。至於賺錢的金字塔(多層次下線)只是勾勒美夢,強化聽眾(尤其數學差的人)的信心,內容有太多假設沒説清楚。

未來的世界會有很大比例來自直銷,個人在網路上做生意也更容易,微型創業也大有機會。多層次傳銷是一種直銷,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系統且穩定獲利會是值得找尋和參與的。但中間的研究功夫不能少。貿然加入,只衝著"別再想了,just do it " ,你得小心口袋的積蓄就飛了,要退出還捨不得賠本。Think Twice!

上網查了幾本關於直銷的書,這類的書並不多,但值得參考
山崎:富爸爸窮爸爸, 富爸爸商學院
鄭鴻:直銷致富
雷遠華:黑心傳銷直銷不告訴你的秘密
保羅皮爾澤:財富第五波

人脈支持力-讀後心得

這本書是由魯道夫先生著作, 封面的副標題寫著:90%的人際關係是無效的,某一章的標題寫著:認識的人多不等於人脈。

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用淺顯的文字,歸納出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認知,以為自己認識很多人,人脈很廣;以為人脈就是錢脈;以為嬌柔做作或是附和討好就是交朋友; 以為人脈只有一種類型,就是名片交換認識的人。這些觀念都有待修正。

跟另一本書問的問題類似; 當你需要500萬現金時, 你多快可以籌到這筆錢?當你把名片上的公司LOGO與你的職位稱號拿掉, 別人還看中你什麼?真正有效的人脈,不知是那一張名片的交換, 不是你記得對方是誰,而是“ 還有多少人,想到某件事,會想到你”。

人脈的支持度,可以自己拿5等距來衡量,1. 當你打電話給他時,他還記得你是誰/做什麼;他會知道你上一次給他的訊息。如果你請她幫忙, 他大多情況下可能會直接拒絕。 2. 當你跟他聊天時,對方記得你做過什麼,有那些特色專長,你的近期動態。如果你請他幫忙,他會衡量,盡可能不失禮貌的意思意思幫一下。3. 當你提出需求,先不管他有沒有能力, 但他有心樂於幫助你,或是基於感恩/報答/利益考慮等因素,他會幫助你;4. 不管你提什麼需求,不管基於什麼動機,他展現很積極的態度想要幫助你。5. 他會主動了解你的處境,體貼你的需求,你不需開口,他都會主動來關心你與協助你。借500萬創業,應該落在5的等級的朋友才會做吧!

有人脈未必帶來錢脈,作者提到需要人氣才有錢脈。人氣就是 popularity,你要讓很多人想要多看你的部落格,主動關心你的動向, 有點像把你捧成粉絲。人脈只是基本,類似行銷AIDA (aware,interest,  desire, action)知道你是誰是基本,對你產生興趣是旁觀者,對你有所顧慮/期待/欲望時是朋友,會採取行動的才是有效的人脈。因此,人脈的經營,是日積月纍的,還有一些眉角要注意。

許多交朋友或是成為策略夥伴的人,都忽略了人脈的支持度,而真正的朋友或有效人脈,應該不需要繁文縟節,也不需要太多虛偽的包裝。很多時候,真性情可以交到叫長久與經常互動的友誼。把持禮尚往來的人,並不適合做人脈。

老闆可以是你未來的人脈, 他的關係透過你在工作上的表現, 你也可以連接上他現有的人脈。部屬,小的供應商有能力或已有金流,各種人才,都可以廣結善緣,只是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時間與進度。

書中建議我們要經營幾種不同的人脈類型,才能透過人脈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有錢/資金的大咖人脈,可以幫助你在金流上的後盾;有才能的人,可以幫你處理技術或專業的問題;有謀略的人,可以幫助你佈局與延伸不同領域的關係,讓你更容易擴大;可負責堅持的人,才可以獨當一面, 完成交付的任務;有誠信的人,才能夠長期互動。

這本書頗有趣的, 值得再看。




6/05/2014

Computex 2014 臺北國際電腦展話題

這幾天國際電腦展,特別關注物聯網(IOT)與穿戴裝置的發展。從閱讀的資料摘要如下:

根據IDC的分析,全球今年度將有1900萬穿戴式裝置的出貨量,預計2018年來到1.119億個的出貨量。其中穿戴裝置分為三種類別,最熱門的是complex accessories, 例如NIKE+ jawbone fibit 的健康智慧手環,本身沒有上網功能,而是透過智慧型手機或電腦來傳輸連接網路。這是目前最被看好的,也是目前最多廠商推出的產品系列。第二類smart accessaries, 他們也是要透過手機或電腦來傳輸聯網,只是他們本身無法獨立運作,必須搭配app 或手機來使用,例如跑步使用的心跳帶,NIKE+裝在運動鞋下面的感應器等。第三類是smart wearables,本身就有連網功能,例如Google glass,智慧手錶等。IDC調查5萬名消費者,他們相信Apple, Google, sony 等品牌的產品。

根據GARTNER的分析,智慧眼鏡提供field site service最有發展潛力,預估幾年後,每年將有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智慧眼鏡必須結合擴增實境(AR)或是頭戴式相機,經由連接網路,把所看到的影像傳輸到雲端,再由雲端運算後,將資訊傳送到眼鏡上,眼睛本身就是光學頭戴顯示器(OHMD,optical head-mounted display),這些應用在醫療,遠距指導,運動教練等。也有些應用是把智慧眼鏡當作遊戲娛樂之用,於是眼鏡就如同顯示螢幕,可以接收來自電腦或手機的訊號。穿戴式電腦之父Steve Mann在2013年擔任meta新創公司的科學家,於kickstarter 上募集資金,將推出 meta pro space glasses,鏡面比Google glasses 大15倍,也可以接手機電腦,如何應用令人拭目以待。

市調公司預估未來幾年智慧服飾的市場規模約20億美元,智慧服飾可以把感測裝置或是娛樂應用結合到衣服上,例如長庚大學的智慧照護衣,提供心電圖(ECG),呼吸體溫等感測功能。國外有人在自行車衣內裝LED,當剎車時,LED燈光閃爍,警示後面的人。法商city zen science 的智慧衣,在布料纖維中植入感測器,可以監測心跳體溫動作與GPS位置,讓穿著者自我檢測身體狀況。微軟研究院設計的智慧內衣,幫助女性偵測皮膚溫度,壓力變化,判斷穿著者心情與壓力,透過手機提醒女性無暴飲暴食。cute circuit 設計的iminiskirt 可以透過ipone  app 來控制裙子上的圖案變化。還有智慧領帶或智慧衣服,透過app或內建程式控制多種變化。





6/04/2014

台大EMBA 百川講座-林富元先生演講

今天晚上林先生的演講,他提出幾個精彩的投資案例,說明他參與天使創投的經驗,並且分享台灣與矽谷投資人的差異比較。

基本上,他看投資案的方法,是先看市場的趨勢,它比喻買房子先看地點/土地的價值,看整體的landscape,包括上游,下游,技術,客人的需要,看看有沒有missing pieces,如果有,就會是機會點。其次,他看這個團隊,這群人是否夠積極有熱情?他們的核心價值是否正確?他們是否值得信任?接著看,這個投資案的價值,價值在未來,而不是他們預估的財務數字或是已經看到的隨波逐流。

他比喻說,年輕人找工作,面試的第一個問題是,你能幫我們公司做什麼?這是看credibility。中年轉業時,面試的老闆會問你,你做過什麼/或完成過什麼?這是看 reputation。他找創業的CEO,他要問的,你是誰?你要我如何信任你? 這是看 integrity。因為他要把他投資的企業交給你,這中間最需要的是信任。

他舉例說明許多創業失敗的人會列出的種種理由, 也舉例許多上班族痛苦的種種理由;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痛苦,但創業才能夠實現夢想與自由。

他比較台灣與矽谷對投資觀念的差異:台灣人只投資自己人/而非最好的團隊;只對熟悉或相關的領域有興趣/非多元有潛力的;重投資的安全性/而不敢冒風險;期望一定要賺錢/不敢放手給懂得人去經營;老闆心態重樣樣要管/而非授權;無釐頭的投資/而非尋求專業顧問團隊協助;期望政府支援資金/而非多元尋求股東投資。台灣相對保守多了。

他在投資的幾個領域,包括企業用的社群工具(collaboration tool),第三方健康支援的平台;電動車電池等。

林先生出版過幾本好書, 他推薦大家購買。今年下半年他會再出版關於投資經驗的新書。

新腦內革命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所寫的保健書籍,他提出一些觀點,很有啓發性。

首先,腦波分為5種,a(alpha), b(beta), r(garma), s(theda), d(delta), a波是最好的,  b是在壓力時反應的抗拒,  r是鬥爭憤怒波, s 和 d都是在睡眠或嬰兒時半休止的波。我們如何讓自己維持在alpha波,而如何避免b&r的焦慮症,以及克服憂鬱症的S&D波浪?

第二,細胞越年輕,越能夠防癌症,如何製造年輕細胞?如何透過破壞老舊細胞,使得新細胞取代老舊細胞?做法有刺激生長荷爾蒙的分泌,運動使得肌肉的老細胞被換掉。

作者強調2大原則, 管理腦部與細胞的代謝。腦部的做法有2: 欺騙他,讓他感覺你年輕而不斷更新細胞,讓他以為你心情好而放鬆身體;愛護他,補充頻果等幫助腦部的食物,運動讓身體放鬆帶動腦部的放鬆。細胞的做法有2: 破壞它,透過運動拉筋等讓老細胞破壞增加新細胞;保護它,補充健康蔬果營養素,避免內臟脂肪堆積造成細胞老化,補充水分,喝紅酒等來增加細胞抗氧化。

增加生長荷爾蒙分泌的方法
(1)正常做法:重力訓練(無氧運動)-破壞老舊肌肉-為了復原細胞身體分泌生長荷爾蒙- 進行單純的有氧運動 -新的肌肉生長成
(2)欺騙腦部的做法: 綁加壓帶-乳酸堆積 - 腦部以為身體受傷-立即送出生長荷爾蒙

作者推薦緩慢屈蹲動作,來加速腰部以下的肌肉破壞;
作者建議常保空腹,在正餐見留下足夠長的間隔空腹預防活性氧的堆積;深呼吸可以消除壓力造成的活性氧;多喝水與補充氫氣,可以降低體內的活性氧;
透過冥想增加alpha波,透過EMDR(眼動身心重建法)來降低心理的壓力;懷抱大願望或保持戀愛的心情增加身體的活力。
最後飲食保健,多吃頻果(以及其他蔬果),吃早餐,心平氣和細嚼慢嚥,適度飲酒。

大略翻閱,有些細節需要花時間實踐。值得推薦。

6/02/2014

大數據的商機-物聯網與穿戴裝置

本週是 computex 2014的展覽期,這次的主題包含熱門的物聯網與穿戴裝置。就物聯網和穿戴裝置,設備本身的貢獻在設備生產廠商,而最有價值的商機在於所搜集回來的資料的應用。

物聯網的應用, 例如台中都會公車行駛與載客的記錄,即時回報給中控中心,掌握不同路線的乘車情況,作為車輛調度或班次增減的即時參考。公車行駛的速度, 透過累積資料的分析, 可以預測某些道路壅塞的瓶頸點,作為交通警察派遣或紅綠燈調控的參考。 

穿戴裝置的應用,包含JAWBONE, FIBIT等智慧手環或是運動APP,這些裝置可以串聯到血壓計或體重計等等, 蒐集消費者的健康生理數據,甚至連飲食卡路里都可以記錄。雲端平台的價值,除了提供消費者儲存記錄個人生理資料的空間外,還可以幫忙分析消費者的健康指數,並提供健康運動或飲食的建議咨詢。這些建議咨詢, 就是建立在累積大量的客戶資料,經過大數據分析後, 給予的預測或判斷。

物聯網在災害預防方面, 例如土石流監控, 水災監控,居家安全監控, 電力節能分析等, 都是透過感知器蒐集第一線的資料, 送回雲端, 雲端根據大量的歷史資料,預測災害或異常狀況, 進而提供預警或是阻斷危險狀況。

歐洲有個 e call計劃,也就是在每台汽車安裝SIM卡,當汽車碰撞或是拋錨時,可以立即回報給中控中心,讓中心預測汽車和人員損傷情況, 迅速派遣救護車或是警車前往救助。汽車的事故原因可以透過汽車內部的感知器判斷人為疏失或機械問題。這也有助於保險公司的理賠判斷。對於VIP級的駕駛,SIM卡自動通報 信用卡或道路救援的VIP 中心,並提供VIP服務。

類似GOOGLE GLASS的新玩意,可以透過網路即時分析眼前這位忘記名字的朋友的姓名與背景,看到陌生的事物(植物,商品等)都可以立即影像辨識,並且迅速提供資訊。

未來的世界, 有許多無限的可能,在4G快速傳輸後,更能夠支援新的應用。這些需要感知裝置的配合,更重要的是雲端的大數據分析,從服務面創造消費者感知的價值。

Book:大數據 Big Data

端午節讀這本書, 頗有趣的。
這本書告訴我們, 大數據的三個很大特性:(1)大數據不是用抽樣的,是那全部的資料來分析,因此資料量很大;(2)資料的來源很多,資料格式很多種,資料結構無法預先設定,因此,分析是雜亂的。資料庫的設計,不能跟傳統的方式相同,在計算分析的過程,就很難要求數據的正確性。(3)放棄因果關係的邏輯, 反而在不知道原因的前提下,根據資料分析,找出相關性,就去推測未來的行為,而步必先解釋原因現象,然後推理未來的發展。

最後一點非常重要,不能夠根據分析,去找原因,然後再推論某些條件下,應該如何決定,再去驗證結果。反而,不過問可能的原因, 只用數字的關聯性,推測下一次類似的數字發生時,可能的結果。

未來的世界,因為所有人都在提供資料,包含社交網站的互動資料,包含每人的瀏覽行為軌跡, 行動活動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部門/醫療部門/企業部門/消費行為/通訊記錄/銀行金融交易記錄等都在累積中,人們的資料全都被記錄與分析。

資料的價值要看 option value,也就是說資料被重複拿來使用的價值,例如手機的通話記錄, 除了收費外, 也可以被拿來防詐騙,咋犯罪,分析行動記錄, 分析朋友關係, 如有更多應用,表示資料更有價值。可以整合不同來源的有些資料, 然後做出更有價值的判斷,例如從電信公司取得某些人的通訊記錄與瀏覽軌跡,從醫院取得某些人的癌症記錄,從政府機關取得人的收入所得和年齡或菸酒習慣,整合三方的資料, 來觀察某些人的癌症與使用手機行為與社經地位的相關性。再來,在搜集資料時,最好夾帶蒐集更多資料,在邊際成本不高下,多取得人的資料,有助於資料更多應用。

資料的價值鏈包含,資料取得者(如電信公司),資料分析者(建立模型,設計參數,演算與驗證的專業公司者),資料使用者(例如廣告行銷公司,透過前者的資料做精準的廣告投放)。

巨量資料分析是趨勢,卻也隱含風險,(1)個人隱私的保護, (2)依靠數據下決策, 可能因為模型參數不當,數據取得偏差,全部相信GARBAGE DATA做出 GARBAGE DECISION。(2)去人性化,造成資料決策的獨裁,根據過去1000位罪犯的行為, 預測眼前100個潛在罪犯,但者100人都需要被逮捕嗎?根據過去10000人的病理分析, 推測眼前這10人可能也會死于癌症而無可醫治,是否就放棄這0條生命?根據過去100000個就業人員的性格分析, 認為這1000人不適任醫生/法官, 能否就根據性格分析, 剝奪這1000人的工作權? 根據台灣2000萬人健康保險的資料分析, 眼前這個人75%可能會死於50~60歲,20%死於40~50歲,5%死於30~40歲,是否可以提供給他的男女朋友, 作為是否結婚的參考?

巨量資料提供預測的模型,最困難的在於演算法;如何建模,如何驗證是很大的挑戰。

巨量資料提供預測機率,但避免被政客濫用,造成資料暴力。例如預測禽流感爆發要求對某些居民強制隔離,預測颱風而要求企業全面停工,預測汽車零件缺失而要求全面召回,預測某些人犯罪機率高而要求警方監控,等等。

巨量資料的取得者如何保護個人資料的被使用?資料分析者如何惡意竊取個人資料?資料使用者如何為資料負責? 這些人如何避免不肖分子轉賣資料圖利?

這本書,特供一些看法,頗為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