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15

蘋果橘子思考術(4)第 8~9章

第8章,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
蘋果橘子思考術訓練出來的人,會有精闢的見解,但要如何說服一群懶得思考,卻又從眾的人呢?

記得很多人都自以為自己很聰明, 他們不希望輕易被洗腦或改變認知。
參考 Daniel Kahneman 快思慢想作者的觀點,很多人看不見顕而易見的事,而有偏見。扭轉偏見不能單講邏輯,而要動點心機。

How to do?
(A) not focus on your point, but his point
(B) dont assume your point is perfect
(C) admit his point with some merit/value
(D) dont argue
(E) tell some stories, persuade by stories

做者用很多故事來説明如何說服別人,規勸人也可用故事。

如何說服民眾接受無人駕駛?
猜測-民眾擔心事故,造成一些人撞死。
F一但另一方面,無人駕駛能減少更多車禍。
說法-先聽,再用對方的話,再用喻言,加上數據。

第9章,放棄的好處。
學會放棄今日行不通的東西,才能解決明天的問題
學會慶祝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盲目堅持,往往身心具疲
放棄,是為了尋找新的樂趣

作者引用快思慢想的事前験屍法premirtem 去,思考萬一堅持想法,最後帶來的結果,用來修正決定。

作者成立網站,開放民眾把問題丟上網,由作者擲硬幣幫忙做決定,然後追蹤事後是否這樣做以及是否更快樂。結果發現放棄並不見得不好。
(這兩章的故事與細節,之後再補充進來)

蘋果橘子思考術(3)第 6~7章

第6章,如何善用誘因?
如果你告訴小孩上廁所可以吃巧克力,則他會分段上廁所,以取得最多巧克力。
如果你告訴學生,看越多書,可以拿越多獎學金,他們會看更多書。但未必有好方法可以稽核學習效果。
要不及格的學生,激勵他們達成90分以上,你的誘因要夠吸引人,也要讓他們願意。
如果你問一位美女,你願意為了100萬過夜嗎?他不假思索同意。若改問她,那把價錢降低到100元,她會認為你把它當成妓女。
你要找到一個好員工,給他們好的待遇,也不容易,人的declared preference vs revealed preference 藏有鴻溝,不容易得到真心話。

Q:為了讓加州居民節省電費,市調機構問居民,什麼原因會讓你們減少電費?4項根據票數排序:環保,社會公益,省錢,很多人在做。這是居民說的。
F:經過研究,居民最關心的從眾,如果鄰居都開始省電,他們就會省電;如果跟鄰居競賽,居民也會更積極省電。這叫說的不是做的。

Q:如何遏止從化石公園順手帶走小石頭?
做法:立標語,請不要帶走小化石,標語下放幾顆化石。
結果:這些化石都被偷走了。
心得:人性很微妙,你越宣導,他們越光明正大偷走。

Q:人為何會捐錢?
做法:作者提到微笑行動,原本是花錢從美國派出一批志工醫生到東南亞去幫唇齶裂學童做手術,每次只能服務100多位學童。白先生想要改變模式,培養當地醫生去駐點,服務所有學童所需經費只要25%。但微笑行動基金會董事不同意,他們的心態,是要每年風光的出去訪問,才有慈善行動的感覺。
新做法:作者成立基金會募款。它採用DM,PO上學童形狀,訴求捐款,並讓民眾選擇是否還要收到DM,大多數民眾會持續捐款,並且擴散出去。人的情感誘因,真的很難捉摸。

觀察:
(A)人的溝通需要捉摸,例如乒乓外交,就是先透過非正式的民間隊伍,互相交流,釋出善意,然後再慢啊慢的正式化。
(B)Zappos 招募客服人員,採用較輕鬆的員工文化,熱情活力的互動,使員工不在乎錢,而在乎氣氛。
(C)眼鏡蛇效益,英國到印度時,為了控制眼鏡蛇危害,獎勵抓一條蛇給一筆錢,結果更多人養蛇來賣給政府換錢。聯合國控制冷媒數量,只要銷毀三氟甲烷就可以領計點,結果中國印度製造更多冷煤來換計點。

誘因設計原則:
(A)找出人們真正在乎什麼?
(B)誘因要使人們要的, 也要是我們可負擔的。
(C)給出誘因後,立即觀察回饋進行修正。
(D)給了誘因,盡量轉換敵對成合作關係。
(E)不要以為給了一次誘因,就可以一勞永逸,錯,必須不斷修正。
(F)一定有人投機取巧,不要謾罵他麼,而是為他們鼓掌,然後設計其他誘因。


第7章,奈及利亞詐騙(nigerian letter fraud)利用預付金詐騙。
這種荒謬的信,許多人都相信不會被騙,那為何歹徒還要做?
歹徒在賭,總有少數傻子會自己跳出來,過濾出來給他們。
反制的方法,就是有些聰明人,假裝被騙而來浪費歹徒的時間,讓歹徒無心力詐騙。

蘋果橘子思考術(2)第 3~5章

chapter 3;許多人不了解“問題”在問什麼,就輕率的根據自己的理解的問題,回答了錯誤答案。很多時候,人們會從眾的回答問題,對別人的發言附和或共鳴,然後就往不同的方向討論下去,而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Q1: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如何改革?
QoQ:請問問題是什麼?是問美國小學生的數學競賽成績比中國學生差?美國學生的知識比東歐學生少,閱讀太少?美國學生在學校獲得的課程內容,知識或程度不如東方小孩?
R:每次討論到教育改革,往往討論師資素質差,學生課程規劃差,課堂秩序,老師教學技巧等。
F:卻忽略了,家庭教育是否需要加強? 是否需要教育父母如何陪小孩?

Q2: 小林尊這個日本瘦子,怎麼連續6年能贏得漢堡大胃王的寶座?而且12分鐘內吃下50個香腸漢堡?
QoQ:他是解剖學怪咖?他有吞什麼消化濟?還是他重新定義的問題?
R:他定義大胃王比賽,目標是要吃最多漢堡,但他不是思考“如何吞更多?”而是如何“更容易”吃下去?
F:他把熱狗扭成兩段,漢堡皮沾水,水中添加植物油,站起來扭動身體,讓胃部騰出空間。另外,他讓吃漢堡變成腦部認知的快樂行為,不知不覺吃更多。

chapter 4: 真相/原因藏在細節裡,但人們往往草率的從表象就下判斷了。

Q3:1990年代美國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是,更嚴格的槍支管制法?還是增加更多的警察?還是經濟變好了?
F:1970年代墮胎合法化,讓不被期待出生的小孩減少了,更少犯罪溫床的小孩進入社會。

Q4: 德國新教徒與舊教徒,誰賺的錢多?為什麼?
F:平均所得新教徒賺得多 1%。新教徒工作時間長,較多自雇工作者,女性較多上班者。

Q5: 美國黑人比白人患心臟病的比例高,為什麼? 黑人的高血壓機率,是白人的50%高,why?
猜測:貧窮,抽煙,飲食習慣。
F:當初從非洲運來美國的黑奴,必須抗脫水性,才不會半途死亡。因此,抗脫水性黑奴,他們的汗水上鹽分比較高。也就是鹽敏感性高的體質,這類人的心血管容易有疾病。

Q6:胃潰瘍的原因是什麼?
猜測:壓力大,胃酸多,辛辣食物。
F:幽門螺旋菌。馬歇爾醫生發現的,他是先確認每個胃潰瘍患者都有這個菌,他吞下這個菌到他胃部,然後得病,用抗生素去治療。最後拿到諾貝爾獎。

Q7:如何從健康者的腸胃中取得好菌,來治療病者的壞菌?
F:從他麼的糞便萃取好菌。

chapter 5: 像小孩一樣思考;試著從小地方發現可以改變的機會,在熱情中發現新事物。

Q8: 買彩券是貧窮人翻身的方法?
F:彩券的獎額除以收入,不到60%,中大獎的機率遠低於賭場或賽馬,大多數買彩券的人,都以賠錢為最終。

Q9: 魔術師,對小孩和大人,哪個比較好騙?
F:大人容易騙,因為他們的思考定型了,他們急於抓破綻卻忽略小地方,大人會專注,就容易專注而被聲東擊西,小孩好奇會東張西望容易看到破綻,大人眼花不易看到細微處,大人會分心去想邏輯或原理,想錯了就分心了。
心得:常常改變角度去看事情;不要用傳統的邏輯去思考;放輕鬆,學小朋友用放空的心情去看表演,在小地方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蘋果橘子思考術(1)第1,2章

chapter 1 描寫蘋果橘子思考術的基本原則:
1.了解誘因,是了解問題的根本。
2.知道該測量什麼?如何測量?用數字來簡化複雜問題。
3.傳統看法往往錯誤。不要接受別人告訴你的傳統看法,提醒自己想一下,質疑不假思索的看法。
4.兩件事情相關,不代表有因果關係。(兇殺案現場,旁邊拿著小刀在冷笑的人,未必是兇手。)(已婚的人平均壽命長,不代表婚姻增加壽命。)

chapter 2 提出建議,如果不知道,就不要裝懂,裝懂所做的錯誤決策,代價很高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出兵伊拉克。一群幕僚順著一個不知道的假設,然後出兵打仗,造成許多的人員死亡,也把伊拉克搞成戰亂不斷。

以下是一些例子,作者問了問題Q,我們根據數字得到的事實為F,但現實世界卻往R發展。

Q:足球罰球時,踢哪裏最可能進球?
Fact:數據顯示,踢中間幾率最高。
Reality:但罰球員,踢中間丟臉,大多踢左右,不進機率大。

Q:喀麥隆要解決英國的經濟問題,要從哪裡切入?
F:修改健保的浪費。
R:喀麥隆的兒子罕見疾病收益於健保,民眾選票要留健保,所以保留健保。

Q:股市分析師所做的財務預測,準度會比黑猩猩射飛鏢有高?
F:股市分析預測結果47%準確,黑猩猩射飛鏢機率50%。
R:民眾還是願意付錢給基金公司,跟著股市分析師走。

Q:海珊握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嗎?
F:不知道。
R:站在政治立場,或是選票考量,美國情報單位說有。

Q:跨國零售商應該在週末投數億元電視/報紙廣告嗎?
F:週末的廣告,打了跟沒打廣告,銷售成效差異不大。
R:行銷單位與業務單位,都希望卸責,於是就支持打廣告。

Q:昂貴的酒真的比較好喝?名家在雜誌推薦的紅酒比較好喝嗎?
F:盲測結果,不見得好喝。名家推薦的,部分是廣告買來的。
R:許多人要呈現自己的風格或是地位,需要用價格來凸顯。喝的人,會因為價格,對口感給予不同評價。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許多人都懶得動腦思考,只拿最簡單的事情就當做問題的原因,然後結案。法官判案,警察抓小偷,老師回答問題,家長教育小孩,老闆只是員工,常常都是馬馬虎虎做決定。這種習慣,東西方皆然,也因此造成許多問題。本書的目的,在於讓我們不要輕忽的決定,不要想當然耳。多一點思考,讓生活更有品質。

6/27/2015

物聯網革命(10)零邊際成本社會

這本書簡體版譯成這樣,繁體版則譯為物聯網革命。在本閱讀筆記今年4/15~4/21,我用5篇來摘要本書有關物聯網的幾篇文章。

最近決定重讀這本書,我也調整我的心態,先不批判,也不否認他的觀點,先看完他怎麼說,看他提出那些觀點,以及否定那些觀點。然後思考他的觀點的延伸價值。

我參考蘋果橘子思考術的邏輯,我想要完整的讀完這本書,然後提出我的心得。

我用正面的思考,用寬容的心態,找出一些可能的機會(即使還有許多未定數),思考我如何在面對這樣的趨勢下,找到我的定位與切入點。

畢竟,從國外的熱銷排行與知名雜誌的推薦,這本書一定有他的價值,不容草率的否定。

為了跟先前的物聯網革命有所區隔,爾後採用零邊際成本社會作為標題。


6/26/2015

思考快與慢-簡體版書目

  中文名: 思考,快與慢 作者: (美) 丹尼爾·卡尼曼
  譯者: 胡曉姣李愛民
  發行時間: 2012年07月01日
  丹尼爾·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興緻盎然的思想家,是現今在世的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判斷和決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戰而榮獲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打開了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對理性與幸福的研究以及行爲經濟學的新局面。本書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書中,卡尼曼會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他認爲,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爲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作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爲了使讀者真切體會到系統1和系統2這兩個主角的特點,卡尼曼介紹了很多經典有趣的行爲實驗,指出我們在什麽情況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什麽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失誤。

  序言

  第一部分 系統1,系統2

  第1章 一張憤怒的臉和一道乘法題

  行爲與注意力

  系統1遇到麻煩,系統2會出面解決

  沖突與自我控制

  看上去不等長實際上等長的兩條線

  兩個虛拟出來的角色

  第2章 電影的主角與配角

  瞳孔是人類思維活動的靈敏指示器

  爲什麽我們看不見那隻大猩猩?

  第3章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又累又餓的保釋官司更可能否定保釋申請

  脫口而出的錯誤答案

  今天得到1 000美元,1年後得到1萬美元,你選哪個?

  第4章 聯想的神奇力量

  啓動效應:讓人不知不覺微笑的鉛筆

  你會自覺投到盒子裏多少錢?

  第5章 你的直覺有可能隻是錯覺

  由記憶造成的錯覺

  什麽樣的信息更容易讓人信服?

  股票代碼上口,回報率也相對較高

  創新是發生在能讓人聯想無限的環境中的

  第6章 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從第一次的驚喜到第二次的習以爲常

  簡的錢包是怎麽丢的呢?

  第7章 字母“B”與數字“13”

  是什麽讓你相信了那些荒謬之詞?

  光環效應與群體的智慧

  眼見爲實的想法往往讓我們倉促作出決定

  第8章 我們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斷的?

  看照片預測競選勝出者,爲何其準确率可以高達70%?

  平均長度與總長度是完全不同的數量概念

  與強度等級匹配的描述

  思維的發散性讓我們作出直覺性判斷

  第9章 目标問題與啓發性問題形影不離

  找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來作答

  立體啓發法:遠處的物體看上去更高大

  情感啓發式:因爲喜歡,所以認同

  第二部分 啓發法與偏見

  第10章 大數法則與小數定律

  小樣本的出錯風險可能高達50%

  信任多于質疑的普遍性偏見

  對随機事件作出因果解釋必然是錯的

  第11章 錨定效應在生活中随處可見

  對錨定值的調整常常是不足的

  暗示就是一種錨定效應

  作爲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最低售價是多少?

  錨定效應何時适用,何時不适用?

  第12章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啓發法

  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有利于團隊關系融洽

  偏見會影響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第13章 焦慮情緒與風險政策的設計

  被閃電擊中與食物中毒,哪種意外緻死率更高?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風險事件演變成公共危機?

  第14章 猜一下,湯姆的專業是什麽?

  依據典型性作出預測是下意識的行爲

  典型性啓發的兩宗罪

  用貝葉斯定理來約束直覺

  第15章 琳達問題的社會效應

  琳達不可能隻是一名普通的銀行出納吧?

  少即是多的邏輯悖論

  第16章 因果關系勝過統計信息

  因果關系基礎比率與思維定式

  我們并沒有自己想的那樣樂于助人

  第17章 所有表現都會回歸平均值

  第二次的表現與第一次并無因果聯系

  回歸現象的意義不亞于發現萬有引力

  第18章 如何讓直覺性預測更恰當有效?

  偏離預測方向的直覺

  對直覺性預測的偏見進行修正

  兩位教授候選人,應該選擇哪一位?

  第三部分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第19章 “知道”的錯覺

  後見之明的社會成本

  真的存在能讓企業基業長青的秘訣嗎?

  第20章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

  士兵測評的有效性錯覺

  投資股票的技能錯覺

  主觀自信與專業文化認知錯覺的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專家預測的準确度比不上扔飛镖的猴子

  第21章 直覺判斷與公式運算,熟優熟劣?

  專家預測比不上簡單運算準确

  讓許多業内人士煩惱的運算法

  “閉上眼睛”的直覺判斷比主觀判斷更可取

  第22章 什麽時候可以相信專家的直覺?

  直覺就在眨眼之間

  專家型直覺的習得

  環境有規律可循,直覺才可相信

  直覺的對錯評估

  第23章 努力養成采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

  比起外部意見,我們更偏向内部意見

  規劃謬誤:過于樂觀的計劃随處可見

  減少決策錯誤的有效方法

  第24章 樂觀主義是一柄雙刃劍

  樂觀主義者過度自信的代價

  競争忽視:爲何大片會紮堆上映?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事前驗屍:部分克服樂觀偏差的方法

  第四部分 選擇與風險

  第25章 事關風險與财富的抉擇

  面對風險,我們不是理性的經濟人

  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論錯在哪裏?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論

  面對财富,你會選擇規避風險還是冒險一搏?

  損失厭惡:對方損的反應比對盈餘的反應大得多

  前景理論無法應對令人失望的事

  第27章 禀賦效應與市場交易

  人們爲什麽不願意割舍自己已擁有的東西?

  像商人那樣思考和交易

  第28章 經濟交易的參照點——公平性

  目标就是參照點

  我們爲什麽不願意改變現狀?

  商人提價或降低員工工資的行爲公平嗎?

  第29章 對結果可能性的權衡

  可能性效應與确定性效應

  著名經濟學家也難逃阿萊斯悖論的陷阱

  決策權重的大小取決于人們的擔憂程度

  四重模式:可能性與決策權重的關系模型

  可能性效應影響下的風險決策

  第30章 被過分關注的罕見事件

  你認爲一支三流球隊獲得NBA總冠軍的可能性有多大?

  畫面感越強,決策權重越大

  對風險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決策可能截然相反

  罕見事件又爲何會被忽視?

  第31章 能帶來長遠收益的風險政策

  寬框架還是窄框架?

  聰明的投資者不會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風險政策可能抵消風險厭惡的偏見

  第32章 心理賬戶是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的?

  你會賣掉盈利的股票還是虧損的股票?

  哪種選擇會讓你更後悔?

  因爲害怕将來後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選擇

  第33章 評估結果的逆轉

  開啓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跨界交流

  綜合評估引發偏好逆轉

  同類案件判罰的力度爲何不一樣?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情感的框架效應很難抵檔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們作出更好的選擇

  第五部分 兩個自我

  第35章 體驗效用與決策效用的不一緻

  如何測量體驗效用?

  記憶自我誇大了痛苦體驗

  記憶沒那麽可靠

  第36章 人生如戲

  比起整個人生,我們更在意人生的結局

  關于上一次旅行,你還能記起多少?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測量經驗自我的幸福感

  幸福的方法

  第38章 思考生活

  生活滿意度: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被放大了的幸福錯覺

  千萬不要忽略時間的作用

  結語

  附錄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斷:啓發法和偏見

  附錄B 選擇、價值以及框架

保健產業的商機-財富第五波

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是知名的經濟學家、身價千萬美元的軟體企業家及大學教授。所著的《上帝要你富有》(God Wants You to Be Rich)和《點石成金》(Unlimited Wealth)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皮爾澤二十二歲取得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MBA),於三十歲前賺取人生第一個一千萬美元,並出任布希、柯林頓兩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同時是NPR與CNN的評論員。曾任花旗銀行副總裁,過去二十五年間,皮爾澤創辦並主持多家軟體、教育、金融服務公司。

他的這本財富第五波,倡導保健產業的未來商機。有些觀點值得參考。當然,他預測直銷未來的發展性,讓這本書成為許多直銷商的參考範本,這部分見仁見智,僅供參考。

第一章 第五波革命從富有到保健
第二章 掌握嬰兒潮需求第一批需求人口∕保健產業的經濟意涵
第三章 我們吃的食物食物兩大問題/攝取和燃燒熱量∕脂肪不易消除∕問題的核心:空熱量
第四章 從食品致富落後的保健腳步∕保健新寵:豆類∕豆奶商機∕素食漢堡的奇蹟
第五章 抓住保健商機的人打開黑箱∕創造保健公司
第六章 你該知道的保健保險新經濟奴隸∕醫療成本高漲∕要治療還是治癒
第七章 發達之路──配銷經濟學背後的生物學∕零邊際成本時代∕網際網路的衝擊
第八章 最佳起跑點──直銷∕直銷就是知識經銷∕剩餘所得的價值
第九章 捷足先登提供工具和服務∕名醫顧問團∕健身教育──訓練保健專家∕搶占保健金融商機∕當個保健投資人
第十章 潛力無窮留心DNA∕幹細胞──淘汰心臟手術的新希望

這本書已經多次改版,以上內容只供參考。可以上博客來網站搜尋本書最新的書目。

6/25/2015

大健康產業趨勢與主題

中國很會透過一些政策的聲音,來炒作投資與市場機會,然後包山包海無限擴容。

自從國務院提出《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後,健康服务业的范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都被很大力的放大未來的發展性。這也吸引了許多台商希望到對岸去分食大餅。

當許多大型的研討會或論壇盛大舉辦下(例如5月份數十萬人參與的THIS 健康產業峰會 health industry summit),但許多專家也提醒大健康產業的定義與劃分並不明確, 還需要許多規範。

 健康服务原本跟醫療相關,今年把預防保健納入,甚至把體育運動也叫做健康產業。接下來,从教育培训、医疗、康复、医药制造、医药批发,到零售、营养、保险、金融、保健、环保、种养植、养老乃至房地产等等,只要和健康搭上点边,就自称‘大健康’产业。

大陸傳統的天士力、天狮和广药集团,從藥品健康食品切入。阿里巴巴等從互聯網切入。許多設備商從物聯網應用切入。老人照護與銀髮商機都被放大,甚至老人養生村,老人住宅等房地產投資也都算做健康產業。
 
 台灣也跟著起舞,最近政治大學公企中心成立大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來介紹產業趨勢。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也找來許多學者專家探討大健康產業,這些探討,凸顯出大健康產業的範圍太廣,缺乏聚焦,而且獲利模式不明確,值得探討。

政大5/16~31,6個週末的課程: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分享專業知識及國外案例;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講授醫療經營管理;
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講授預防醫學;
政治大學教授苑守慈講授大健康創新服務及營運策略、
連賢明講授健保政策對健康產業的衝擊和發展、
謝明華講授新世代保險趨勢;
仁寶技術處長周冠謙講授穿戴式裝置在健康照護的應用及商業模式;
R&Z Group創投公司副總經理戴秋華及創意點子創辦人陸意志講授創投事業與投資評估;
臺灣科技大學教授宋同正更透過工作坊的型態教授創新服務設計的技巧。

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大健康產業營運佈局及管理策略人才培訓班」自7/11~9/5每週六。
♦課程內容:
數位大健康產業
高階醫療簡介
抗衰老產業的趨勢與發展
台日健康照護產業
智慧醫院
由中醫藥看大健康
穿戴裝置與雲端運算
健檢與預防保健
兩岸高端健康管理產業分析
兩岸醫美產業營運模式
國際醫療評鑑工具
大陸興業實驗教戰守則
長期照護面面觀
功能醫學與健康管理
健康產業的各式輔具(醫療器材)
新一代4P健康IT
互聯網醫療與健康管理
國際生醫健康產業園區的規劃
台灣國際旅遊醫學的發展定位
養老機構的經營與管理
健康產業的投資策略與發展潛力


物聯網-淡江大學開放課程

淡江大學資工系張志勇教授在線上開放的課程,造福有興趣多了解物聯網的朋友。值得參考。老師介紹的網址如下:
http://ocw.tku.edu.tw/courses/1/32/33/物聯網

課程名稱,點連結就可以收聽他的課程。
物聯網:1.1-物聯網的定義 
物聯網:1.2-從物體變聰明來看物聯網 
物聯網:1.3-近似於物聯網的科技 
物聯網:2.1-物聯網應用 
物聯網:2.2-全面感知 
物聯網:3.1-智慧城市計畫~智慧行車記錄器 
物聯網:3.2-科學園區計畫~物聯網 AP 
物聯網:3.3-產學計畫~智慧社區平台 
物聯網:3.4-真菌人文樹道 
物聯網:3.5-物聯網的未來與挑戰 

6/24/2015

Google 模式 (How Google Works)

今天的讀書會,是看這本書,由CEO艾力克.施密特和Google前產品部資深副總強納森兩人合著。首先,我們可以透過他們內部的簡報,是透過 54張手繪簡報,輕鬆看懂Google模式
http://www.smartm.com.tw/Article/343838cea3

今天讀書會的重點收獲如下:
(1)前言 , GOOGLE非常重視產品,因此他們找人先找工程師,談的谷歌文化也會以工程師為先。董事會談報告,不談商學院寫的BP,也不會有太多財務數字。重點在產品能夠創造驚奇,產品可以掌握速度與卓越。公司內有許多超優秀的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
(2)文化,把全世界頂尖的人才湊在一起,激盪的活力。產品經理的工作就是集合眾人的智慧創作出警世之作。GOOGLE倡導別聽公司裡河馬的意見,許多年資老的或是官大的,說話不一定要信。員工的自由度高,但強調團隊合作,以能夠創造最大影響的人員為核心,參考貝佐斯的「兩個披薩」原則(團隊成員不能太多), 驅逐無賴,捍衛天后。極盡所能地建立「贊同」文化,互相肯定,支持新創意;建立樂趣文化,而不是玩樂文化。要賺錢但不必為惡。
(3)策略:首先,技術洞見才是堅實根基,不斷組合創新,別只聽顧客的。建立平台,建立全球性的開放網絡。
(4)人才招募是最重要的事務;google強調招募有熱忱的人,學習型的動物,有領導力,容許觀點差異的人才。他們透過多層的面試關卡,也做 reference 或情境測試(如洛杉磯國際機場測試)。面試人才要全員出動,每次面試只要30分鐘,最多不超過5次。不對人才素質讓步,優秀人才應該得到高報酬;對想走的員工,就放手讓他們走,但嚴謹的控管他們是否帶走公司任何機密。不想解雇員工,一開始就別錄取他。
(5)決策:根據資料做決策,知道何時該搖鈴突破僵局,每場會議都需要主人,把80%的時間花在80%的營收上。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需要教練,建立mentor制度。
(6)溝通:預設開放,讓大家說出真相。以旅行報告當行政會議的開場,自我檢討,明智地使用電子郵件。成事得靠好關係,不是靠層級制。
(7)創新:創新的環境背景就讓員工放任去想,執行長必須身兼創新長(CIO),以使用者為先,一切水到渠成。訂定幾乎無法達成的目標, 失敗了,但輸得很漂亮. set unattainable goals and then fail well. listen to the lab coats not the suits, and get the lab coats to produce prototypes not slide ware.70/20/10的資源分配法則,特別是 20%時間計劃不需要任何金錢酬勞
(8)結語 ; 想像難以想像的境界;問最困難的問題,發覺真相;不管問題多大,其實都是資訊問題; Ask yourself what could be true in 5 years? Opportunity is everywhere, smart creatives are everywhere, ambitious people who want to build a team of the latter to pursue the former are everywhere. all you need is a BIG idea. Big ideas will attract the best people.

作者呈現出最光明面的文化與人才招募與維持。但是,我們思考,對台灣的企業適用嗎?台灣的家族企業有辦法塑造這樣的文化嗎?我們透過這本書,回頭想想,我們在未來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如何培養這樣的文化?從新一代的領導人開始做起?


6/23/2015

物聯網-兒童健康錶

台灣大哥大於4月17日起於全台myfone門市開賣Omate KidFit兒童智慧手錶,搭配3G fun心預付卡一網打盡包,Omate KidFit兒童智慧手錶只要2990元(原價3289元)。3G fun心預付卡一網打盡包內含通信費100元(可使用於通話或上網)、國內數據傳輸量100MB及網內語音通話100分鐘,方便家長追蹤小朋友所在地及控管的行動電話費用。

http://corp.taiwanmobile.com/press-release/news/press_20150417_257931.html
http://www.omatetw.com/#!omate-kid-fit/c1fmq

遠傳電信宣布開賣LG首款兒童穿戴裝置KizON,此款手錶擁有安心定位的功能,給予孩子最全面保護,讓寶貝孩子的同時,也提供家人之間更安全、便利的通訊環境。LG KizON搭配遠傳199方案,手錶只要990元,再加送150則網內簡訊,可說是讓孩子開心、父母安心的兒童節禮物。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330003283-260412

2015/03/03 設計總是以愛為出發點,曾經成功推出兒童追蹤裝置Guardian以及寵物防走失裝置「puppy」的台灣新創團隊Beluvv,再度推出最新穿戴設備「Cubi」,企圖挑戰kickstarter上兒童穿戴式裝置的群募金額記錄,並希望在兒童智慧手錶市場掀起流行旋風。
http://www.meetclub.tw/article/view/id/35532

智慧健康/醫療物聯網-兆良生技案

物聯網火熱,許多怪事情都會發生。這家公司也做智慧手錶,也在高級飯店公開發表新款智慧健康手錶。對照去年與今年的報導,這家生技公司提出的大夢,是否詐騙成真,尚待觀來:

20150623中天新聞 華爾街之狼! 兆良科技詐騙近10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fLBHatAZg
發佈日期:2015年6月22日
兆良科技公司負責人羅栩亮,誆稱擁有先進生醫器材,宣稱和歐盟百年醫療器材大廠合作,­還跟宏都拉斯簽署跨國醫療合作備忘錄,沒想到一切都是騙人的,既沒有技術也沒有廠房,­羅栩亮出售未上市股票,詐騙近十億元,儼然是電影「華爾街之狼」在台真實上演。


20140605 經濟部生醫產業發展資訊服務網
http://www.biomedical.org.tw/industrynews/industryNews_more.asp?nrO5ysiJx86jusyInplSiYlNil==
兆良與宏都拉斯簽署醫療合作備忘錄

在國內研發與生產多項先進生醫手術器材的兆良科技,在其主導下與合作伙伴斯洛伐克醫材大廠Chirana Group及台北醫學大學,今天下午共同與宏都拉斯醫療專案簽約代表Mr.Juan Rada簽署一項為期3年金額達5億歐元 (約新台幣200億元)的跨國性醫療合作備忘錄,正式為國內生醫與醫療產業開啟中南美洲廣大醫療市場的大門。

兆良科技成立於2011年,登記資本額為3億元,該公司擁有奈米級醫療器材材料研發技術,專長拋棄式微創手術器械,目前有15個產品線。該公司已規劃IPO計畫,將於年底前公發。

兆良繼2012年與歐盟百年醫材大廠Chirana Group策略合作,透過其行銷通路平台,以及先進的生醫器材開發技術,共同開發歐盟與亞太醫材市場。

如今再借重Chirana Group在中南美洲醫材與設備累積超過50年的經驗與口碑,並且結合台北醫學大學的優質醫療團隊技術與專業的醫護管理制度,在董事長羅栩亮的有效整合下,成為一支集合市場行銷、生醫技術、醫療設備與專業醫療服務的團隊。

兆良董事長羅栩亮表示,此次兆良團隊與宏國簽署的跨國醫療合作備忘錄的主要內容,即是透過兆良團隊的成員專業分工,協助位於中美洲的友邦國家宏都拉斯,有效提升與改善當地二十餘所國家級醫療院所的醫療技術、設備與管理水平,以提供當地居民更完善的醫療品質與服務。

而這項為期3年的跨國醫療合作備忘錄,總計金額高達5億歐元 (約新台幣200億元),兆良團隊已預訂於今年6月間前往宏國簽署正式合約。此次由民間企業組成的生技醫療團隊與宏國簽署跨國醫療合作備忘錄,象徵國內的醫療產業鏈在有效整合下,正式啟動開向年逾百億元商機的中南美洲醫療市場。

6/22/2015

電影: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愛的萬物論)

這部電影是以宇宙物理學大師 Stephen Hawking 的愛情與生活故事為背景的電影。男主角eddie  
redmayne 因此片奪得2014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故事從1963年霍金從牛津進入劍橋攻讀博士學位,在學校遇到珍(JANE),兩人擦出愛的火花。霍金後來發現得到漸凍人的症狀,醫生診斷他活不過兩年,珍發揮愛情的力量,願意陪霍金走過餘生。1965年,兩人結婚。後來馬上生下2個小孩。

霍金的症狀愈來愈嚴重,但是他還是能夠專注在他的研究,以時間為主題來做博士論文研究,他發展黑洞理論,認為黑洞其實不是空心的,而是輻射出太大的能量,造成內部的質量變化。這叫霍金輻射學說。因此而得到博士學位。

霍金不良於行,也需要有人為他料理生活,有一陣子,珍的教會鋼琴師Jonathan Jones義務來為珍照顧小孩,陪伴小孩扮演父親的角色,日久生情,兩人彼此喜歡。珍後來又懷孕第三胎,這時候包括鄰居與霍金的父母都懷疑,這個小孩是jones的。珍與jones 分開一段時間。

Jones離開後,霍金因為感冒引發肺炎,必須氣切(失去聲音),找來護士 elaine 來照顧霍金。elaine 懂得如何用識字版與霍金溝通,又找他的前夫來幫霍金設計手動語言器,幫助霍金可以透過小電腦來寫作與發聲,霍金與elaine 兩人陷入愛情。

霍金寫的書時間簡史,造成轟動,他到美國獲獎並發表新書,都是elaine 陪同。珍則轉與jones相親相愛。

片頭是霍金坐在輪椅上,珍在旁邊,三個小孩在大廳裡面跑跳。片尾來到這一幕,原來英國女王召見,要封霍金為爵士,霍金已經與珍離婚,但他還是邀請他與小孩一家起來王宮面見女王。然後時光回溯,霍金新書發表,與珍分開,小孩出生成長,拿到博士,結婚,生病,相遇相愛。

人生真的很短暫,愛情從唯美到現實到分開,他的病從醫生說的2年到現在已經50多年。他活著,就是帶著使命,不管是不是存在上帝。




人性的弱點-卡內基的人脈經營術

卡內基成功學經典:人性的弱點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成功學大師卡內基,幾十年來他親授人際關係&溝通技巧的法則,都很實用。嚴格來說這些也是權術的應用是比較委婉間接的做法有異於The 48 laws of power的直接.

***與人相處的技巧Fundamental Techniques in Handling People
-少批評,指責Don’t criticize, condemn or complain.
-多真誠的讚賞Give honest and sincere appreciation.
-投其所好Arouse in the other person an eager want.

*** 使人喜歡你的6種方法 6 Ways to Make People Like You
1能使你處處受歡迎的做法--真實地對別人發生興趣Becom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other people.
2給人留下好印象的捷徑--常保微笑Smile.
3如果不這樣做,就是自找麻煩- -記住他的名字Remember that a person’s name is to that person the sweetest and most important sound in any language.  
4成為健談者的簡單訣竅--傾聽,鼓勵談論他們自己 Be a good listener. Encourage others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 
5如何引發別人的興趣--就著他的興趣談話。Talk in terms of the other person’s interests.
6如何使別人很快喜歡你- -讓他覺得重要Make the other person feel important - and do it sincerely.

***如何贏得別人的認同12 Ways to Win People to Your Way of Thinking
1你不可能在爭辯中獲勝-贏得辯論的最佳方法,就是勿辯。 The only way to get the best of an argument is to avoid it. 
2必然招致敵人的方式,以及如何避免四處樹敵-尊重對方意見,永遠不要指出他的錯誤。Show respect for the other persons opinions. Never say, Youre wrong.
3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錯誤 If you are wrong, admit it quickly and emphatically.
4從友善開始-友善的開始。Begin in a friendly way.
5蘇格拉底的祕訣-如何讓對方說“是,是”Get the other person saying yes, yes immediately.
6處理抱怨的萬全之策-讓對方多說話。 Let the other person do a great deal of the talking.
7如何贏得他人的合作-讓對方覺得這主意是他的。 Let the other person feel that the idea is his or hers. 
8一個為你創造奇蹟的公式-誠實地站在對方的觀點看事情。Try honestly to see things from the other persons point of view.  
9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同情對方的意念及欲望。Be sympathetic with the other persons ideas and desires.
10每個人都喜歡的訴求-激發對方比較高尚的動機。Appeal to the nobler motives
11. 電影、電視都那麼做,你何不試試呢?-表演你的意念。Dramatize your ideas.
12.當你無計可施,不妨試試這個-拋出下一個挑戰。Throw down a challenge.

*** 影響別人而不冒犯或引起反對的9種方法 9 Ways to Change People Without Giving Offence or Arousing Resentment
1如果一定要批評,請從這裡開始--用稱讚及誠實的欣賞開始。Begin with praise and honest appreciation.
2如何批評才不致招怨 讓別人間接地注意自己的錯誤。 Call attention to peoples mistakes indirectly.  
3先談你自己的錯誤-在批評對方之前先談自己的錯誤。    Talk about your own mistakes before criticizing the other person. 
4沒有人喜歡被命令-提出問題而不直接發出命令。    Ask questions instead of giving direct orders.
5顧全對方的面子-讓對方保存面子。    Let the other person save face.
6如何激勵人們成功 -稱讚最細微的進步,並且稱讚每一個進步。Praise the slightest improvement and praise every improvement. Be hearty in your approbation and lavish in your praise.
7給人一個好名聲 -給對方一個活下去的榮譽感。    Give the other person a fine reputation to live up to.
8使錯誤看起來容易改正-採用鼓勵,讓人們覺得錯誤容易被改正。 Use encouragement. Make the fault seem easy to correct.
9使人們樂意做你建議的事-使人們樂意做你建議的事。  Make the other person happy about doing the thing you suggest.

6/18/2015

萬物簡史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這是一本將近600頁的英文巨作,中文本則切割成4本來分開論述。2004年去澳洲度假,在機場購買這本暢銷書,尚未細看。摘取博客來的書目與原文書目

Part 1 Lost in the cosmos 迷失在太空裡 

1 如何建造宇宙 how to build a universe
2 歡迎來到太陽系 welcome to the solar system
3 伊凡斯牧師的宇宙觀 Evans's universe (看到恆星的死亡)

Part 2 The size of the Earth 地球有多大  

4 探測地球 measure of things 地球周長,
5 敲石頭的人 stone brakers
6 腥牙血爪的科學競爭 science red in tooth and claw
7 化學鍊金術 element matters

Part 3 A new age dawns 新時代的序幕 

8 愛因斯坦的宇宙 Einstein's universe
9  mighty atom 費曼:「一切東西都是原子做的」,
10  getting the lead out 地質學家帕特森做冰蕊研究發現 1923 年之前,大氣裡沒有鉛。
11  muster mark's quarks 物理學家葛爾曼從愛爾蘭名作家喬哀斯的一句十三行詩中, 擷取夸克(quark)這個名稱。
12  the earth moves 中亞的哈薩克在遠古時期曾經一度跟美國的新英格蘭相連接, 紐約史坦登島其上有一角落曾屬於歐洲, 蘇格蘭高地跟大部分的斯堪地那維亞,曾是美洲的一部分。

Part 4 dangerous planet 地球危險! 

13 彗星撞地球 bang
14 腳底下的火球 the fire below
15  dangerous beauty  黃石公園座落在岩漿庫上的超級火山,  漫步,就像踩在厚厚的炸藥上。

Part 5 life itself 生命的崛起

16  lonely planet 地球是宇宙唯一有生物的地方,但適人生存的地方, 只占地球表面積 4% 。
17 風雲難測 into troposphere 地球上每一秒內有一百次閃電打到地面上; 同時有約 1,800 個雷雨正在進行,每天的總數共 40,000 次。
18 浩瀚的海洋 the bounding main
19  the rise of life 太古時代, 那時地球上的氧氣還沒有今天火星上的多, 空氣中有毒的鹽酸跟硫酸蒸氣。
20  small world 生命大多數的變化是發生在微小、單細胞、
21  life goes on 三葉蟲統治了地球三億年,時間是恐龍時代的兩倍長,
22  goodbye to all that 地球上曾經存活過三百億~四兆的物種,  99.99% 已滅絕。
23 驚奇生命數不盡 the richness of being
24  cells 你身上每天都有數十億個細胞因此而死亡。
25 達爾文的非凡見解 darwin's singular notion
26 生命藍圖 the stuff of life 細胞裡的 DNA

Part6 the road to us 生命的旅程 

27 冰封大地 Ice time
28 難解兩足動物之謎 mysterious biped
29  restless ape 最早的現代人到底如何出現?
30  goodbye 動物繼續滅絕中

文華選書(2)前幾年舊書的amazon暢銷排行

端午假期,找出書架上的舊書,查查他們在amazon 暢銷書排行榜的排名(如書下列的數字),有些書的排名令我訝異。

文學小說類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Khaled Hosseini
1,747
Siddhartha, Hermann Hesse 
2,963
The Brothers Karamazov, Fyodor Dostoevsky 
3,447
The Da Vinci Code
4,508
Steppenwolf, Hermann Hesse
13,524
Narcissus and Goldmund ,Hermann Hesse
14,141
The Glass Bead Game: (Magister Ludi) ,Hermann Hesse
45,666


非文學類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40
The Elements of Style
134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456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554
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
714
1776 by David McCullough 
1,127
The Innovator's Dilemma: The Revolutionary Book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Do Business 
1,419
Talk Like TED: The 9 Public-Speaking Secrets of the World's Top Minds 
2,232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2,727
Blue Ocean Strategy
3,321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Clayton M. Christensen,
4,284
The 22 Immutable Laws of Marketing: Violate Them at Your Own Risk!
4,340
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
5.281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11,480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veryday Encounters,by Julia T. Wood 
19,728
How to Deliver a TED Talk
24,531
Start Late, Finish Rich: A No-Fail Plan for Achieving Financial Freedom at Any Age
33,477
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 How You Can Be More Creative
38,976
1001 Ways to Energize Employees
63,366
Leadership Gold: Lessons I've Learned from a Lifetime of Leading
81,166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82,262
Seeing What's Next: Using Theories of Innovation to Predict Industry Change
99,544
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 How to Make a Fortune in the Next Trillion Dollar Industry
117.046
Rich Dad's Cashflow Quadrant: Guide to Financial Freedom
118,055
Rules & Tools for Leaders
118,358
Whoever Tells the Best Story Wins
135,471
The Big Switch: Rewiring the World, from Edison to Google
154,357
Macroeconomic Essentials: Understanding Economics in the News
174,494
Power Phrases: The Perfect Words to Say it Right & Get the Results You Want 
211,156
You Can Read Anyone
215,142
24 Essential Lessons for Investment Success
308,213
To Be a Trial Lawyer
334,344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335,011
Kotler on marketing
367,421
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 Logic in Writing,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
393,855
Live Rich
406,459
The Granularity of Growth: How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Growth and Drive Enduring Company Performance
441,385
The Other 90%: How to Unlock Your Vast Untapped Potential for Leadership and Life
592,430
The Steve Jobs Way: iLead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605,916
Use your head, Tony Buzan,
632,862
Power Speak
677,360
Manage for Profit, Not for Market Share
837,338
Executive 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s 
876,517
Catalyst Code: The Strategies Behind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Companies
878,927
The Solution Tango: Solving any problem in seven easy steps
879,162


權術 48條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心得

這本書從厚黑心理學的角度,也把孫子兵法的精神帶到辦公室或平常的待人接物。

社會上,的確有些人是用這種權術招式來唬人,甚至爬上高位。

但是這種工於心計耍人,把部屬當敵人,把組織帶進不信任的氣氛,組織內爾虞我詐,我這樣對待部屬,可以預期部屬也這樣回報。這樣的文化,是很不快樂的。

這本書,提出人性的弱點-貪心,懶惰,恐懼。 有心人士,會利用這些弱點,來獲取厚黑學的利益,就看每個人工作的目的,是否也要這麼做?

看書,不要盡信書。書的內容是人寫的,難免有偏頗啊!讀書也要慎思啊!

6/17/2015

權術 48條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下集

25.不要輕易接受別人賦予的角色定位,重新創造自己的角色。能改變遊戲規則者,才能取得權力。
26.學會不沾鍋,碰爛泥巴的事,請別人出手,發生什麼壞事都不關己。
27.掌握部屬相信的事或欲望,把你要做的事,冠上部屬的信仰或欲望,言詞模糊,卻讓他們充滿被祝福與期待,進而死心塌地為你完成目標。(說話的技巧,激勵部屬或客戶,讓他們抱著希望努力達成。)
28.只要你懷疑或猶豫的事,就不要做,那不會成功的。若決定了,就要決心勇敢去完成。
29.行動前,計劃前,都先想到ending。ending讓你知道成果的喜悅,而忘記過程的艱辛,也讓後續的步驟,充滿信心。
30.讓對手部屬都覺得你做事輕而易舉,得來全不費功夫。肯定你的能力。切記在行進間不斷抱怨困難,以及不斷求援。在進行前就要先做好準備。
31.與別人談判,給老闆決定或下達指令給部屬時,減少選項,讓所有的牌都在掌握中。
32.事實或真相往往醜陋或令人不悅。要達成目標的道路往往困難重重或是可能失敗,但不要告訴部屬,老闆,夥伴們任何事實/真相,給他們幻想吧!人在幻想中,前進比較快。
33.找出競爭對手的弱點,拿自己的優點去壓制對方的弱點。
34.你如何對待自己,將讓別人如何對待你。不如自己當自己是國王,別人就會伺候你為國王。
35.掌握時間(timing),出現的時機點要恰到好處。要有耐心,不要匆忙,時機不成熟寧可退下去繼續等待。
36.對於你與敵人共同爭取的東西(例如某一項技術,或是夥伴,或是某個女人),你要得到它,最好先忽略它。當你刻意忽視它,反而是對它的報復。
37.利用視覺效果來凸顯你自己,也讓別人看不清楚你幕後在操作的事。
38.在團體中,行為上必須讓老闆同儕跟部屬都認為你是同一國的,但在想法上超越他們。
39.試圖攪亂一切,就像先把水池弄糊了,不知不覺中趁機撈魚。最好就是激怒對手,讓對手失去冷靜,而你用冷靜戰勝它。
40.免費的最貴。別貪小便宜或將就接納別人的贊助。反之,試圖施惠給別人,讓別人對你感激,進而營造權力。
41.不要沿著巨人走過得路。也不要承接別人風光完成的任務,接下來,你做的好是應該,做不好是你無能。
42.當你的部屬有威脅者,或是潛在作亂者,絕不姑息縱容。你讓他唱反調,唱久了,你再也無法管得住整個部屬,要拔除要趁早。
43. 預防底下的部屬不服從,要先掌握他們的心理弱點,他們顧慮什麼,擔心什麼,懼怕什麼?順著他們的心理,讓他們全心服從。
44. 模仿對方的行為,讓對方看不到你背後做什麼,模仿會激怒對方,也讓你找到機會出奇招。
45. 改革的方法,口號要叫得夠大聲響亮,讓人人都知道要往那遙遠的高山前進,但是改變的步程要慢,讓他們慢慢習慣而往前走。
46. 不要讓部屬覺得你是完美的,雖然你要站在鎂光燈下,偶爾讓他們知道,你也有缺點,讓他們心裡舒坦。
47. 不要超出目標太多。設定目標大家一起努力,但不要超過太多,適時而止。
48. 做事的方式要常變動,不要讓別人容易抓出你的行事軌跡與風格。一成不變的方式,最容易被趁隙攻擊。

權術 48條法則(the 48 laws of power)-上集

這本書在昨天選書當中,算是很前面的一本。講起權術,跟厚黑學沒什麼兩樣。作者兜出48條厚黑法則,教育讀者如何來營造出自己的權力與影響力。

1.不要功高震主,或是光芒蓋過老闆。
2.不要太相信身邊的人,朋友往往最會扯你後退。倒不如善用失意的敵人。
3.不要輕易透露意圖。最好讓人猜不透。
4.多說多錯,沒必要的話都留在嘴裡。
5.刻意維護聲譽。
6.刻意妝點門面,每次出場讓人印象深刻。
7.儘量借人之力成事,把自己的心思多放一些在謀略上。
8.讓別人來找你,求你,問你,藉以抬高身價。
9.不要透過爭辯來取勝,如果別人不服你,用行動讓他口服心服。
10.遠離不幸或倒霉的人,小心壞磁場會感染。
11.讓別人沒你不可,養成對你的依賴。
12.選擇性的大方或誠實,讓別人相信你,對你卸下心房。
13.找別人幫忙時,要讓他感受到他潛在的利益。
14.與人相處,要做到讓人感受到你是他的好朋友,願意對你掏心掏肺,分享內情。
15.有人背叛你或威脅你,要讓他嚐到苦果,痛毆到他無力回擊為止。若蜻蜓點水,小心他會狠狠把你擊倒。
16.小別勝新歡,偶爾缺席來凸顯別人對你的尊重與你的重要性。
17.讓部屬間對你捉摸不定,無法預測你的行為,因而有一種莫名的敬畏。
18.藏在人群中,勿佇立在山頭。山頭上即使有堡壘,但是暴露在明顯的位置,就容易被孤立或是眾矢之的。躲在人群中,危難來時,還有人墊背。
19.對待陌生人,小心你的態度與語氣。小心他的來頭可能不小,別得罪了。
20.別輕易押寶,有些時候保持中立是最明智的。
21.居於優勢時,面對笨拙的對手,最好表現出比他笨的樣子。笨蛋驕傲起來的時候,就是他要輸的時候。不要罵笨蛋,你說他笨,他豁出去時,你可能會贏得很辛苦。
22.居於劣勢時,寧可以退為進,保存實力,伺機而動。
23.戰場上,集中力量-聚焦,比較容易獲勝。分散了反而容易顧此失彼。
24.學會諂媚奉承,不管賢愚強弱,面對奉承者,都會減弱氣勢。

待續

6/16/2015

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的預測

今周刊在5/4版本,報導這位暢銷書作家曾經是P&G的口紅PM,為了分析與控管某一款口紅的庫存,因而投入RFID的研究,並發明internet of things這個名詞。他曾經是belkin的總經理。

他提出,目前物聯網最困難的關卡在於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也就是機器如何自動蒐集與分析資訊,進而將資訊做成有用決策,下達指令。這就是人工智慧。進一步說,我們人可以感受到某個人的行為怪異,進而警覺而有預防措施,但是機器需要的就是有足夠的data base 指導他分析,如果案例或敏感度不足,就會做成誤判或沒動作。

他看好特斯拉真正推出物聯網產品。看好無人駕駛的未來的應用。

他對Google apple兩家公司在物聯網的領域,沒看到明顯的投資與產品,反倒看好新創小公司,他預測未來的物聯網,不會有一家獨大的公司。

他今年出了一本新書:how to fly a horse: the secret history of creation,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財星雜誌選為2015必讀5本書之一。

6/15/2015

電影-太平輪觀後心得

週日抽空看一下吳宇森主導的電影-太平輪,這部片子描寫1945~1949年間幾個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悲傷。

雷將軍,國民政府12軍軍長,第一幕他的軍隊引爆日軍的彈藥庫,成功的擊敗日軍,他成了國民英雄。在上海,邂逅了蘊芬(女主角),結婚。國民政府與共軍作戰,他率領數萬大軍與中共對峙在徐州附近,他想突圍,蔣介石不准,他的軍隊在沒有補給苦守在冰天雪地中,友軍又投共叛逃了。他的軍隊只好完全被殲滅。悲劇!

蘊芬(章子怡)是上海銀行家的女兒,嫁給將軍後,有一段快樂的日子。當國共內戰,她首先坐上太平輪到台灣。住到一個日式建築,這棟建築內曾經住過一個日本女孩叫做雅子,而女孩的房間掛著澤坤(金城武)的畫畫,還留下一本筆記本兒,述說這位女孩對澤坤的愛慕。蘊芬在一次看病的過程,認識了澤坤,將雅子的筆記本交給澤坤,勾起澤坤對這段跨過姻緣的回憶-傷痛。蘊芬在台灣,盼著老公光榮戰勝會台灣接他們回去。她懷孕了,註定要守寡孤獨撫養小孩長大。悲哀!

澤坤(金城武)讀大學時候就跟雅子相好。他爸爸是基隆的醫生,媽媽是接生婆,他是醫生。被徵招到華東去當醫官,正好被雷將軍俘虜了,送到奉化戰俘營,因為會講普通話,被送回台灣。他常跑上海去買藥材,正好和蘊芬坐同一班太平輪到台灣。他媽媽反對他與日本人交往,把雅子的信全都燒了。他相愛,卻愛不到。悲哀。

于真,東北姑娘,不識字,為求生活,到了華東自願加入紅十字護士照顧傷兵,國共內戰期間,她為了生活去做妓女,卻不幸被欺侮。他為了租房子,他和一個通訊兵大慶拍照,用照片謊稱已經結婚也有小孩。在上海動盪中,他表演出小老百姓的悲哀!最後,他登上太平輪的最後一趟旅程,在船上遇到大慶。結果,船撞小船沉了!

佟大慶,是雷將軍底下的通訊兵小隊長,負責查修通訊線路。他為了取得眷糧,謊稱已經結婚也有小孩,就跟于真兩人和拍一張照片。他在軍中,表現出軍中缺糧的無奈,底下的兵為了生存,通敵背叛國軍。他則是以秉持忠貞,面對軍長與國家。在國軍全軍覆沒下,故事離奇的讓他從砲火中逃到上海,還能夠登上太平輪。奇妙的劇情,但是呈現小兵面對政治皇帝亂的無奈。可悲!

共軍軍長,表現的很得到民心,悠哉悠哉的得到農民的糧食,也得到農民幫忙挖地道可以從背後殲滅國軍。

這段國共戰爭的故事,導演刻畫的一面倒,共軍是仁義之師,國軍是被遺忘而吃樹根吃馬肉的。我們不知真相,很難判斷導演的表達是否允當?

故事情節都太戲劇化,唯一可以理解的,是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小老百姓與小兵,他們的命都不是自己的,隨時都可能喪生。在人生的悲哀無奈中,人們可以依靠什麼?似乎只能聽天由命。

導演把台灣描寫成天堂快樂景象,所有台灣人都樂觀歡樂,嬉笑玩樂,街道整齊,街上的中年婦女人們最多,她們表現和樂融融。上海如同人間煉獄,上海的警察比暴徒還凶狠,看到學生就打,看到妓女出來抗議也打,所有女人都被男警察打的頭破血流。

看這部片子,劇情不感人,卻不斷滲出悲哀淒涼感。看完,心情很悶!

從國民黨政府在大陸失去民心這件事,不知道現在的國民黨有沒有檢討過,為何他們會失去中國的統治權?他們是否能夠鑑往知來,才能長治久安。我也在想,共產黨會不會在執政這麼久後,也逐漸與民心脫離,進而影響他們的政權穩定?統治,真是一門大哉問。

6/12/2015

物聯網-資策會推薦oneM2M

馮明惠博士介紹。
 若2020年220億的産值,160億來自應用服務,30億硬體,各15億在傳輸或中介軟體。顯然,物聯網賺錢要來自服務,在數據處理上,提供附加價值。

oneM2M建議的七個領域,剛好是物聯網最大的市場。建築,健康,商業,交通,公共設施,居家及製造。

資策會計畫引進然後建PaaS。


物聯網-oneM2M的標準與日本應用

今天資策會的研討會第二場是由日立的木下泰山博士介紹相關的標準。

三種物聯網傳輸協定-http,mqtt,coap.
日立推広Coap協定做物聯網用,它的header 只有4byte很小且有DTLS的資安。它的設計是用OSGi做為GW(閘道器)而不要所有都到雲端。

日本物聯網最大應用在於社會公共工程如下圖的防災,鉄路,公路,橋樑,農業,醫院等。
日本火車購買2~300萬個感應器去偵測通過的每莭車廂狀況。
防震建築埋感應器去偵測建築結構的異位。海港的天車(crane),風力扇葉上偵測扭曲及受力度。
土石流偵測,以前用幾百萬的設備,現在改用無線傳輸方式,成本降低很多。
在農場,核電廠,醫院,救災機械人等都可用感應及控制。
這些都可用日立的感應器,走WiFi或其他無線傳輸。

OT(作業技術人員)的knowhow如何𨍭成智慧並用lT実現,就是lT +OT=loT。

物聯網-國際標準與應用案例交流會(1)

今天下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由資策會主辦,邀請日本KDDI山崎德和(OneM2M副會長)及日立副總及資策會馮所長演講。

OneM2M是由許多電信組織組成如ARlB,CCSA(type 1)及HGl(家庭),健康協會,智慧卡等產業界組織(type 2)組成。
Onen2m 的重點在定義common service layer (下圖綠色)介於客戶應用和網路之間。目前應用都是silo存在,如車網,家網,販賣機都各自提供,OneMZM則是橫向串連不同物聯網。

成員約200多家,其中ETSI就有112家會員。ETSl的會員包括Alu,gemalto, cisco, ericsson, G&D  等公司。

正在建驗證架構,也在1月發表第一版規格書(含12個技術)。它的重點是,避免碎片化,降低資本支出(共享平台),營業費用及上市leadtime(開發時間)。可在網站下載文件ftp.onem2m.org/work programme 深入研究。




它在同一個vertical中,用軟體CSE取代以前gateway 的角色。在𣎴同vertical 間用mcc串連起CSE。

Security 是最重要的。(1)多重目的,(2)存在偏遠地,(3)存取限制

Onem2m 和alljoyn之間是合作而非競爭。下圖看到相關的整合。除此外,未來也要和OMA LWMZM及GSMA的標準合作。

6/11/2015

自我探索與成長的課程

昨天晚上,有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跟我推薦一個很好的心靈課程,邀請我參加。

談話中,我發現幾個人性的弱點,使我有些被打動。好奇心(第一個弱點),對老朋友難以直接回絕(第二個弱點),他告訴我因為我的社會地位全勤上課可以完全退費(第三個弱點-貪小便宜),他勸我要學會改變脫離舒適圈(第四個弱點-欠缺自信),他勸我不要停滯要積極學習與成長(第五個弱點-對現況不滿),他鼓勵我去找回生命熱情與發覺夢想(第六個弱點-人怕被說老),他說他們對社會有責任希望台灣會更好(第七個弱點-有為者亦若是)。

他介紹的課程,分三階段,第一階段 自我探索,會有40~50個學友共同相處 5 天收費18000,半個月後第二階段,會有篩選過學友,共同探討成長與提升的方法,大約 5~7天。再半個月後,開始第三階段,將會一對一的培養自我成為領袖,為期3個月。他歷經快一年(中間沒有銜接的很好)終於快要結訓了,才把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

參考網路上的資訊,我想課程大綱大致如下。這種課程起源於美國,最早的life spring 公司利用這套課程吸引許多人,但因為使用的技巧造成學員心理創傷甚至自殺,這公司被告,後來破產。它的學員,把它帶到亞洲,從香港擴散開來。有的課程幫助許多人成長,有些則變相成老鼠會。

I。自我探索:(1)請列出自己對現在TOP 10的不滿點;(2)請就每個不滿點,列出原因,講出事情發生的原委;(3)請列出自己心中的夢想,或是想做一直還沒有做的事情;(4)說明自己夢想沒有達成或是沒有他出去的原因。

II。態度探索:(1)自己是不是欠缺熱情;(2)自己是不是安於現狀?(3)自己是不是欠缺改變的決心?(4)自己是不是不相信別人的指引?(5)自己是不是腦筋僵化,跳不出思考的框框?

III。玩信任遊戲:(1)和同組的同學玩信任遊戲,結論要讓學員表現出不信任別人。(2)分組玩玩紅綠賽局遊戲,類似囚犯賽局,不同組之間原本要合作卻一定出現背叛,然後老師就要大家分享為何彼此不信任?(3)分組團康,同組的人一定有人不合群造成失分,而造成自責。(4)老師刻意製造情境,讓不相信老師說話的人或是抗辯的人,被集體批判。

IV。正義(爭議)的思辨:(1)老師拿出幾個個案來討論,個案中講到人性的醜惡,講到有些正義的思辨,老師引導同學激烈辯論,然後大大潑冷水,讓大家信心崩潰。(2)當大家失去判斷的當下,老師要大家相信他,只有他說的才是真理。也要鞏固全班對老師的唯一信任。任何有其他意見或想法的人,一定要接受懲罰。

V。分組交心:(1)分組的小組長代表老師,引導每一個人交心,請每個人講出最脆弱的不滿或是夢想達不到的地方,(2)請大家給他批評(不能關心,只能批評,讓他心死而後生)。(3)請他把別人的批評帶回去,好好想想。人性在被批評後,往往信心會崩潰。(4)輪流批評,讓每個人都收到許多批評。(5)老師歡迎每一組被批評最慘的人來分享他的收獲。被批評的最慘的,信心最脆弱的,通常會把情緒帶到最高潮,將近崩潰。這時候老師,是唯一有指引力量的人,可以鼓譟大家賜予他力量活下去。讓這群脆弱的人感到新生與溫馨。

VI。救生艇遊戲: 過了1-2天,大家熟悉了,這時候來玩這個遊戲,最容易看出誰的人緣與誰和誰的關係。假設所有50個學員,船要沉了,船上只有6艘救生艇,每個人有6張票,可以投給6個人,票數最高的6人可以獲救。投票是公開亮票,人際的親疏與自私都被攤出來。從票數最少的44個人開始陸續死掉,最後6個人,原本慶幸餘生,卻會被老師用合群的團隊意識,鼓勵他們跳海自殺。

Vll。溫馨收場:經過幾天相處,大家成為朋友,也共同成長,彼此有團隊共識,也意猶未盡。這時老師會溫馨地把第一階段完成,並邀請大家共同前進第二階段。

VIll。第二階段的自我成長:成長,就是要設定夢想,實現夢想,讓自己更成功。但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與目標都不一樣,那要怎麼練習?老師說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群體都熟悉的事情起來練習。我們就拿邀請更多人來參加「自我探索」為一個共同努力的目標的練習。也就是設計如何說服朋友(最好是有影響力的,有錢的人)來報名參加自我探索。這樣幫助群體成長,也幫助朋友,也為自己做功德。練習的步驟:(1)如何選擇目標?(2)如何踏出第一步?(3)如何化解他們的心防?(4)如何包裝與說對話?(5)如何引導他們進來?(6)如何防止他們半途而廢?(7)實地演練與觀摩。

lX。第三階段,領袖培養:每個人自我成長後,應該要回來擔任義工,培養自己當講師的能力,才能夠把好的理念宣揚出去。領袖的意思,就是要累計許多的下線,自我成長只練習培養出一批第一代下線。領袖培養的目的是要協助第一代下線培養出第二代下線;並且讓第一代的人參加自我成長課程。領袖最好還要協助第二代長出第三代,第四代。好的領袖,可以開班授課,桃李滿天下。

我朋友並未告訴我課程內容,他只能分享他的感受,他覺得受益很多。我看有些課程的公約,要求學員不能透露課程內容,也不能任意半途退出。

有些客訴或抱怨,在於課程的進行中,老師會用突發狀況做機會教育,有些狀況會造成與學員的糾紛,尤其有主見的學員更會爆發衝突。衝突發生後,老師和主辦單位會用集體的力量去壓制,造成學員的壓力。

成長本來就要跳出舒適圈,也要改變。






6/10/2015

物聯網-中介軟體與平台的需求

蘋果公司的homekit 在去年8月推出後,歷經一年,並沒有太大的聲量,6月9日的蘋果大會,對homekit的著墨也很少。我們可以說,蘋果的homekit訴求一個封閉系統的生態,相關設備還要經過蘋果公司的認證,這樣的可選擇設備可以說很少很少,設備商願意加入的意願也會降低。

大多數的物聯網應用,如智慧建築,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防災,智慧電錶等等,是屬於點對點的資料傳輸,設備間的互動很少,而且屬於企業或醫院或某些機構獨立封閉營運的應用,因此,系統設計可以把服務從終端感應器,閘道器,傳輸,雲端處理,後台,整個一條鞭的提供服務。比較不需要太多的跨平台互通性,或是跨平台傳輸的整合。

目前唯有智慧家庭為核心的應用,包括家庭的攝影機,家庭的防盜設備,溫控,電氣自動化,節能,到居家看護,整套以家庭為核心的關聯服務,面臨到傳輸標準,設備互通性,設備擴充性,與資訊安全的漏洞。也是許多國際物聯網標準想要涉入的領域。

智慧家庭受到所有業者重視的原因,是因為個人化的3C市場基本上已經有手機為核心滿足了,企業的應用(包含工廠自動化,物流金流資訊流的自動化)大多一條鞭的整合且封閉,小業者或服務提供者難以和大的IT廠商或SI廠商競爭。剩下家庭這塊,似乎可以和個人化銜接,而且需要跨服務與跨設備互動,似乎是塊沒有領導業者的蓬勃新生地。

話雖如此,智慧家庭的標準十分欠缺,也暴露許多資訊安全的漏洞,以下簡單說明:
(1)感應器到閘道器間的傳輸標準混亂:例如DROPCAM 透過 WI-FI, AT&T的車庫門窗感應用ZWAVE,昨天介紹的LINKNEXT是用藍牙,許多台灣廠商用ZIGBEE。不同品牌之間的產品,因為傳輸技術不同,相通性就不佳。消費者要放進新產品,就不容易。
(2)家中要不要物聯網閘道器,各家服務架構分歧:DROPCAM 不需要閘道器,全部讓裝置連到雲端與溝通;AT&T的方案除了攝影機外,其他都需要物聯網閘道器來整合。有了物聯網閘道器,就限制其他感應器必須和閘道器匹配。反之,沒有閘道器,卻增加不同感應器之間的互通性與整合的困難。
(3)家裡的閘道器,與其他家電,與攝影機等的溝通靠什麼標準?homekit,google,samsung, OIC(intel主導的聯盟), Allseen(Qualcomm主導的聯盟) 都在設計讓家中不同聯網裝置間如何互通與互動。
(4)這麼多裝置(感應器或閘道器或獨立聯網物聯網終端)的身份辨識,安全防護與handshaking 機制,有一些雲端平台(如GOLGI)就在處理這類的需求。
(5)資訊安全的問題;包括消費者個人隱私的保護,感應器或控制器的密碼或啟動碼不會被竊取(例如駭客竊取到用戶的車庫控制指令,或是大門鎖的數位密碼,就可以輕鬆的侵堂入室了),感應器與閘道器的配對與擴充性(今天裝了2個感應器,明天加裝1個,不會連到隔壁類似的閘道器去或被商家動手腳密藏針孔吧),後端平台的資料如何不會被竊取或駭客入侵,攝影機的資料處理,如何不被中途劫走等等。

目前投入智慧家庭物聯網的業者,包括系統整合商,硬體(感應器或閘道器或攝影機)廠商,資安保護的伺服器或終結軟體廠商。不同角色,都在凸顯自己的價值,與發表白皮書。但他們都是技術論壇與討論,鋪陳出技術的可行性。

但從現實來看,多少消費者願意付費使用?消費者對居家監控/自動化控制/節能等需求,有迫切的需要或感受到價值嗎?這才是基本的商業問題,如果沒有消費者願意付費,技術再統一再完美也無法成就這個事業。


6/09/2015

物聯智慧和AllSeen

這次臺北國際電腦展,除了Linknext (nextdrive)的智慧插座產品吸引人外,另一個就是智慧家庭的產品,TUTK與ALLSEEN的合作展出。

物聯智慧(TUTK)具有一個KALAY的物聯網平台,我們先前介紹過,他的專長在於雲端的驗證系統,他把SDK埋到許多產品的SOC上,然後讓這些埋了SDK的設備之間可以輕易的透過他的雲端平台溝通。每個設備都有UID(統一的ID)在設備上則用一組QRCODE讓消費者輕易的用智慧型手機掃描然後配對安裝管理。

TUTK的特性在於有埋SDK的裝置與埋SDK的裝置之間都到雲端溝通。欠缺LOCAL到連接技術。LOCAL端,要嘛就是用一台HUB去管理家中所有的相關設備,只要HUB有TUTK SDK就可以了。但是他對LOCAL設備間就沒有一套好的管理機制。

AllSeen則是由Linux基金會2013年底所成立,是一個全球性跨產業的物聯網聯盟,目的是為了加速物聯網智慧家庭的應用與創新。創始會員成員包括LG、海爾、松下、高通與夏普等。 AllSeen力推AllJoyn開放原始碼平台,目前廣招會員加入,共同來制定居家物聯網的生態體系。舉例來說,LG的電視機和手機,海爾的冰箱,松下的空調機,夏普的洗衣機,他們智慧聯網後,透過ALLjoyn的原始嗎(SDK)可以互相溝通,互動。例如LG的電視聯網到雲端,在家裡面,LG電視可以控制松下空調的溫度,電視關掉後,可以連動客廳的燈泡關掉,啟動洗衣機或電冰箱。這些連動,也可以透過APP來控制或設定。他們在家中(LOCAL)可以走ALLJOYN的規格溝通,不需要每個都連上雲端。

ALLSEEN平台重點在於不同裝置LOCAL端的互通,這些裝置通常不包含多媒體影音處理(如IP CAM 或是多媒體音響等)。這方面卻是物聯智慧具有成熟的影像傳輸及處理技術,也有跨平台(例如跨到小米系統,聲寶家電等封閉系統)的能力,ALLSEEN結合Kalay平台上多元的雲端服務功能,可以讓AllJoyn功能更完備。


今天再稍微想一下,終於搞懂他們的合作關係。

6/08/2015

物聯網-全球M2M的聯盟

今天注意到全球有幾個物聯網聯盟正為物聯網的未來制定標準。

M2M世界聯盟
9個營運商成員阿聯電信(Etisalat)KPNNTT DOCOMORogers、新加坡電信(Singtel)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澳洲電信(Telstra)VimpelComTelenor Connexion,正在部署採用GSMA規範的全球 eSIM解決方案。
全球M2M協會
GMA是一個由六家領先營運商組成的協會,包括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Orange、 Telecom ItaliaTeliaSoneraBell Canada和軟銀(SoftBank)該協會在2015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上舉辦現場展示會,展示其利用嵌入式SIM實現的多國本土化服務(Multi-Domestic Service)
oneM2M 
是結合許多電信聯盟,共同為M2M的服務標準,跨平台的相容性,制定共同標準。包括日本 Docomo, KDDI, 中國電信等業者都有透過本國的電信協會加入。





6/07/2015

物聯網-台北國際電腦展2015

6月5日參觀臺北國際電腦展,雖然今年媒體報道這個展覽沒有大咖,也沒有太多新主題。但還是前往參觀看看有沒有新東西。
最讓我注意的是 LINKNEXT 這家公司的產品。他們的第一代產品是一個WI-FI 的USB插座,透過這個插座,消費者可以把隨身行動碟當作NAS(網路儲存系統),遠端儲存照片檔案等。未來的第二代產品在,則是能夠與網路攝影機透過WIFI鏈接,把網路攝影機的記錄儲存在行動硬碟上。也有感應器透過藍牙和這個插座連接,當感應器感應到小偷入侵,就可以啟動網路攝影機。

3D列印是另一個重頭戲,金寶集團的XYZ列印,現場展出機台可以列印樹脂成品,NOBEL 這台機器只要US$ 1499元(相當NTD 45K),而DA VINCI 機台則約 NT 80K上下。還展出機器人的外殼可以3D列印。

有趣的貓臉辨識技術,讓貓根據體重與經驗,給予適當的貓飼料。

BENQ展出影像分析的個人化廣告,以及環境偵測的自動化調整。

台中榮總OSCE教室參觀

6/02/2015

物聯網-computex 2015 研討會

意法半導體執行副總介紹幾個智慧城市的應用,智慧街燈,停車,電表,開車,垃圾收集,甚至要含智慧家庭。

技術上,感應器sensors,actuators系統平台,個人裝置,通訊,介面,處理引擎和大數據分析。

他介紹intel realsense depth camera 這種3D的攝影技術,真的有許多有趣應用,未來用手勢就可以操作電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