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15

俄羅斯經濟:CU到EES

我和大多數的台灣人一樣,對俄羅斯這個國家感到陌生。我發現許多人不知道蘇聯在1991已經解體? 然後不知道解體前後,蘇聯和俄羅斯有什麼差別?新聞提到的烏克蘭,車臣共和國,爭吵底下,與俄羅斯有什麼關係?很少人知道兩者分別是蘇聯的加盟與自治共和國,現在一個不歸俄羅斯管轄,另一個為俄羅斯聯邦的下屬共和國?

簡單的説,1922到1991期間,蘇聯當時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這15個分別是,其中最大加盟國俄羅斯底下還有22個自治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後,加盟共和國各自獨立,獨立後自己選總統,自己有貨幣和軍隊,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都想加入歐盟。

1991~現在,俄羅斯這個加盟共和國繼承蘇聯當時的主要軍事,政治,經濟體,並且改為俄羅斯聯邦,底下有自治州,自治區和自治共和國。自治共和國如車臣,韃靼,薩哈,克里米亞等,可以自設總統,但貨幣疆界等都聽命聯邦的。

舊蘇聯的各國獨立後,烏克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較疏離外,其他各國也透過各種關稅區或經濟區合作方式,和俄羅斯緊密合作。

下圖是翻拍自Wikipedia提到EES(euroasia economic space),由俄羅斯,白俄,哈薩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合組的經濟聯盟。

另外從俄羅斯機場一本雜誌提到,舊蘇聯瓦解後,這些國家間仍需要經濟關稅的合作,近年來俄羅斯為首,白俄,哈薩克為輔,成立CU(custom union) CFMZ(custom free market zone) 讓彼此間的貿易更加方便,貨物流通更便利。

俄羅斯的酒:伏特加

俄羅斯的人都只喝伏特加嗎?
從俄羅斯的報導研究,俄羅斯近年來年輕人喝酒比例降低了,30%成年人不喝酒。他們國內的飲酒習慣,68%烈酒,30%啤酒,2%紅酒。烈酒最愛伏特加。

下圖的伏特加是國宴酒之一,一瓶才500多盧布約300台元。而俄羅斯啤酒也有名,最大出口商是Baltika 。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半島後,當地的紅酒與香檳很有名。

俄羅斯汽車:LADA

我去俄羅斯旅遊時,我問導遊,俄羅斯有沒有國產汽車公司或品牌?

他説有的,品牌名稱叫LADA,開玩笑是開到半路,要LA它,DA它!

在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在路邊停車或停車場,要找到LADA的車並不多,我用力找,拍攝到這幾張照片。


然後我在BRlC雜誌上看到對LADA車廠Avtovaz 的報導。摘要Avtovaz 製造商資料如下:
自1970年,已生產了2800萬台車(含4種品牌,lada, nissan, renault, datsun)。
每年產量約70萬台車。
2015的目標是市佔20%。
在60萬盧布的市場區塊,LADA市佔>40%。
LADA銷往27個國家。有350個LADA的經銷商。
5萬三千員工。員工平均薪資2萬9盧布,高於當地平均薪資2萬28盧布。

另外,我也看到報導,中國長城汽車在俄羅斯似乎也有很大的市佔。


俄羅斯電影:命運的捉弄

在俄羅斯旅遊時,有一天的搭車時間較長,導遊放這部影片給我們參考,瞭解在蘇聯時代的故事。這片子在1975年播出,聽說過去前30年都是賀歲時,居家必看的片子。

蘇聯的片頭一定會有下列雕像的畫面。然後開始播放。這片子並沒有政令宣導,純粹描寫幾個小人物的故事,我用畫筆簡單將劇情敘述如下。




如果想要閱讀簡介及欣賞一些畫面,可參考下列網站
 MPlus | 跨年夜,被命運捉弄的人們:《命運的捉弄》(1975) http://www.mplus.com.tw/article/122

或Google一下片名,就可看到一些其他的介紹。

認識俄羅斯:BRlCS雜誌

這本雜誌可以查閱www.vricsmagine.com 網站,是由俄羅斯的mediacrat 發行。Brics 分別是巴俄印中南非五國。

本期上半部分介紹中國(日後另外摘要),後半部包含五個國家的調查與介紹。本文專注在對俄羅斯的一篇研究報導。

The selected 15 the winning strategies of russian enterpreurial xhampions

認識俄羅斯:莫斯科商業策略

在莫斯科機場貴賓室拿到這本雜誌,了解一下俄國的經濟動向。
莫斯科的2013入境人數每年大約560萬人,2014上半年到達旅客中中國人佔16萬7,第二名德國14萬2,第三名法國7萬5。顯然,外國人到俄羅斯的人數很少,而俄羅斯人出國也不多。
本書提到俄羅斯和鄰國展開密集的友好合作與開發投資,尤其是土耳其和中國,俄羅斯已經在朝向開放和觀光,也積極開發邊界城市及區域。
莫斯科非常進步,有一篇報導就莫斯科觀光景點特別介紹。這個城市看不到鐵幕的肅穆,看不到冷漠,年青人衣着和歐美相仿,看到的也是希望與活力。
也許這雜誌有些官方宣傳,但是,俄羅斯的物產多,地域大,曾經輝煌過,這是不爭的事實。值得多一點關注和了解。


書中有些資訊值得參考。

俄羅斯電影:Leviathan 巨蛇

這部電影命名為leviathan,參考Wiki說明:《以賽亞書》描述利維坦為「曲行的蛇」,烏加里特史詩則記載利維坦為利坦(Litan),並形容其為「纏繞之蛇」。後世每提到這個詞語,都指來自海中的巨大怪獸,而且大多呈大海蛇形態。

本電影描述在俄羅斯海邊鄉下一個小鎮上,一個好幾世代居住在此的家庭,父親kolya 經營修車廠,與年輕繼母lilya 及小學生roma,他們三人在此。繼母和Roma相處並不融洽,而Kolya酗酒性情衝動暴躁,典型有大男人心態的對付Lilya。

故事從Dima(Dimetri)這位來自莫斯科的大律師來家中造訪開始,他是K的戰友,來幫K對抗鎮長強制徵收k的士地房間的事。這裡呈現R不爽L,L向K抱怨不得到肯定,反而D能安慰L。家庭內部微妙的關係開始透露。

外面的關係,鎮長V和教長關係好,就以徴收土地建一個通訊中心(包含對上帝的溝通),只剩下k 這塊0點67公頃的土地。V和警長,検查長,法官都關係好。這天宣判鎮方將支付36萬盧布徵收,k 原訴求350萬盧布敗訴。

K以V到宅恐嚇,去向警局報案,卻因態度差被拘禁。D要找法官,検查官都不得其門。

D取得了V的貪賄及恐嚇行為証據。拿這去跟V談判,V委託警方去調查D的背景,確認D只是個善辯講法律的律師,就綁架D並教訓他,讓D隔天就回去莫斯科了。

在K被拘禁的那一天,L四處求助,D竟與L在汽車旅館上床了。k 被釈放後,D和L公開做愛被K逮了。L擬與D私奔。正在此時,D被修理,連夜逃走了,L的私奔對象沒了,家庭關係也破碎了。

K在清理家中時,性起和L做愛,R目睹而逃跑去海邊看鯨魚骨殘骸。L隔天一早就去海邊自殺。

警方找到L屍體,通知K,然後警方就以K強暴及謀殺L為由逮捕K,並交由法庭判K15年刑期。R交其他人監護。

最後,k 的家被怪手開挖,夷為平地。而鎮長和教長在對岸的教堂做禮拜,他們期待不久的將來,這裡會有很大的教堂和休閒中心供民眾使用。

台灣和美國的電影通常會有邪不勝正的大結局。這電影卻給人一種無奈的現實,卻也真實呈現那種糾結的背後怪手,像一條海蛇吞噬著。

9/28/2015

認識俄羅斯:俄中商業雜誌

這期雜誌給我們了解中俄雙方合作的一些近況,有些有趣的話題。
中國向外貝加爾政府租借11萬公頃土地49年,這舉動引發俄羅斯高度關切擔心土地被中國搶走。
中國有6千多人到俄羅斯留學,卻有三億多人學英文。俄羅斯擔心中國和它們的情誼漸弱。
中國學生教材對俄羅斯的文學作品包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斯大林格勒」。
去年普京和中國簽30年合同,每年俄羅斯輸入中國380億立方米天然氣,每千立方米360美元。未來有機會提供到每年1千億立方米。而舖管道長4千公里長。這是西伯利亞的力量,預計4一6年后開始。
普京在中國受到92%的支持,高於俄羅斯85%的支持度。對西方採取強硬的態度,捍衛國家利益,以及個人魅力,是主因。俄羅斯與中l 國類似,民眾與媒體不強調民主而重國家富強。

9/18/2015

俄羅斯歷史(3)近代99年

1870列寧出生于中產階級。1897被流放西伯利亞。1916趁首都民不聊生回國伺機。1917和托洛斯基合作,四月宣言,麵包,土地,和平。引起民眾支持。
1917~23在位,亂搞農業,工業及新經濟政策,使得民不聊生。契卡秘密警察去控制人民言論。死前指派史大林為總書記。
1923~1953,史大林排除異己,黨國元老,異議分子殺掉近千二百萬人。搜刮農產支持工業,飢荒餓殺死上千萬人。二次大戰為了抵抗希特勒,尤其是史大林格勒殊死戰丶最後打贏了,但二戰俄國人死亡近二千萬人。任內又透過韓戰,越戰,建立冷戰危機。
1953~64赫魯雪夫,繼承史大林的殘暴與鬥爭,公開批鬥史大林。但因1961古巴危機處理不當下台。
1964~1982布里茲涅夫上台,冷戰。
1985~1991戈巴契夫熱愛外交環遊世界
把蘇聯解體了!
1991~1999葉爾欽擔任俄羅斯總統。1993政府軍政變不成。
1999普丁縂理。
2000~2008,普丁縂統。
2008~2012,普丁總理。
2012~2018,普丁總統。


俄羅斯歷史(2)中段300年

從1613~1917這300年是俄羅斯帝國壯大鼎盛期。
1649年Alexis的土地法,使農民變農奴。
1670~71,第一次農民起義,拉辛叛亂。
1682~1725(43年)彼得大帝,遷都,全面西化,並打敗瑞典,打敗土耳其,建立對外的出海港,建立海軍,建立文教制度,為現代化奠基。但他祟尚武力,很猜忌殘暴。
他處死長子,也終身遺憾。
1762~1796(34年)凱薩琳大帝,是彼得大帝孫媳,原是德國小邦的公主。因老公就位不到一年就死,接任老公的沙皇,為俄國少數女沙皇。他和德奧合作瓜分波蘭,發動俄土戰爭,併吞克里米亞島。他在文藝方面更大肆建設及拡大,也在科學文學方面有進展。但他私生㓉淫亂,在國內革命運動选起。最有名的叛亂是哥薩克人布加喬夫農民起義,歷經13年才平定。
1796~1800保羅沙皇被暗殺。
1801~1825亞歷山大一世,任內1812焦土政策擊敗拿破崙。但受農民起義困擾丶原本要改革。他是詭秘怪人,突然失蹤,聽說去西伯利亞當隱士。
1825~1855(30年)尼古拉一世,崇尚軍力丶保守獨裁。上位時因為軍方不擁戴他,要擁其兄康士坦,上任當年12月黨人事件,殺害許多異徒。他管制教育和留學,知識分子反對意見大。
1855~1881(26年)亞歷山大二世是好沙皇,放寬改革,採親民路線,可惜他的改革不受青睞,民意高張,多次暗殺他。也被暗殺死了。
1881~1894(14年)兒子亞歷山大三世,看父親被暗殺丶箝制革命丶專制統治。但民心已亂。他任內最有名是開始興建覀伯利亞鐵路。
1894~1917,尼古拉二世,末代沙皇,個性軟弱,朝政被皇后亞力山卓及妖僧拉斯普丁所控制。1905年在冬宮前侍衛槍殺抗議民眾。1915一次大戰到前線督軍利用戰爭轉移人民怨氣。但仍不敵革命。
1917年三月革命,退位。
1917年十月列寧革命,佔領莫斯科。
1918年擁沙皇的白軍,即將營救尼古拉,列𡨴派人滅了尼古拉全家。

這段故事,看到沙皇政權的多忌,不信任。殘暴政權。罔顧農民之苦。


俄羅斯帝國(1)前段750年

今天前往俄羅斯旅遊,利用10小時飛行時間,看完這本書-北方帝國的崛起與衰弱:俄羅斯千年史 。作者是段培龍 。

它採用歷史時序從AD862的基輔大公國開始,魯立克Rurik家族在novgorod先發跡,882年定都基輔,
-972年弗拉幾米爾效法拜占庭引入東正教奉為國教,
-1132~1462期間,因內戰及蒙古統治,叫領主時期。有名的古城蘇茲達,諾夫哥羅特,理桑都是領主國。
-1240瑞典入侵,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涅瓦河打敗瑞典,聖彼堡的涅瓦河可能就因紀念涅夫斯基命名的。
-蒙古人1242年佔領基輔,在薩萊城建立金帳汗國,直到1462年莫斯科大公國伊凡三世打敗蒙古,結束250年蒙古統治。
-在1453年拜佔廷滅亡后,1472年伊凡迎接東正教主教並引入拜占廷制度,以第三羅馬自居。伊凡是第一個大帝。
-1533伊凡四世接任,殘暴,自封沙皇之後沿用此名。他在位很多建樹,把國界推向芬蘭灣,和波蘭訂約。波蘭和西歐是天主教,和東正教時有衝突。
-1581,伊凡殺死王儲後三年暴斃,幼子不才。俄國陷入29年內亂。1605無君主波蘭入侵,奉波蘭人為沙皇。因波蘭人強迫信仰天主教,引起農民反抗。1612光復,1613選出沙皇romanov 開始接下來300年的王朝。

這段歷史750年,俄羅斯版圖不大且爭戰不斷,大多受欺負的狀態。



9/17/2015

物聯網-機器人pepper

今天的經濟日報有一篇報導鴻海為日本軟銀(SoftBank)合作開發機器人「Pepper」機器人將在26日繼續規劃1,000台申購活動。鴻海與軟銀也針對商務需求開發,10月將推出「企業版Pepper」,並內建標準應用程式,搶進公務應用並開拓更多潛在客戶。這種機器人的組裝作業員工人數目前約700每小時產量10台。

 

我們到Softbank 的網站, Pepper 定價是日幣 19.8 萬元(約NT 5萬),需簽 3 年租約,月租費日幣 24,600 元(NT 6千元);月租費包括日幣 14,800 元的基本服務費用( Softbank 的行動網路)與日幣 9,800 元技術支援及維修優惠。121cm (height), Weight 28kg, Battery Operation time: approx. over 12hrs (when using at shop), Sensors: Mic × 4, RGB camera × 2, 3D sensor × 1, Touch sensor × 3; Chest Gyro sensor × 1, Hands Touch sensor × 2; Legs Sonar sensor × 2, Laser sensor × 6, Bumper sensor × 3, Gyro sensor × 1; Chest Display 10.1-inch touch display; Platform NAOqi OS ; Networking Wi-Fi: IEEE 802.11 a/b/g/n (2.4GHz/5GHz) & Ethernet × 1 (10/100/1000 base T); Motion speed: Up to 3km/h. ( URL: http://www.softbank.jp/en/corp/group/sbm/news/press/2015/20150618_01/)

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softbank.jp/en/corp/group/sbm/news/press/2014/20140605_01/ 

 

2015 18 日阿里巴巴、鴻海將向軟銀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oftBank Robotics Holdings Corp,簡稱「SBRH」)分別注資145 億日元。完成注資後,阿里巴巴及鴻海將分別持有SBRH 20%股份,軟銀則將持有60%股份。SBRH 主要經營機器人業務,由軟銀間接控股。三方將聯合推動把機器人Pepper 和機器人產業帶到全球市場,致力於全球範圍內合作推廣和拓展機器人產業。http://www.alibabagroup.com/tc/news/press_pdf/p150618.pdf

 

日本的機器人原來希望做為陪伴老人或取代工人的倒是美國的True Companion 希望推出性愛的機器人它們的CEO海因斯(Douglas Hines)表示,Roxxxy最終將成為一台自主學習引擎,可以了解主人的喜好。而且性愛機器人有其市場需求,「我們並非要取代妻子或女友,這是提供給正處於感情空窗期或者喪偶者的解決方案」。但一些專家卻質疑Roxxxy的實際效果,畢竟這種產品的開發難度極大。這台售價7000美元的機器人已經吸引了數千個預售訂單。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story/6810/1190762-%E6%80%A7%E6%84%9B%E6%A9%9F%E5%99%A8%E4%BA%BA-%E8%8B%B1%E5%B0%88%E5%AE%B6%E5%96%8A%E7%A6%81

 

美國的 Google 陸續收購多家機器人公司其中的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今年 8  3 日公司創辦人 Marc Raibert 出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舉辦的第十一屆 Fab Lab國際會議時,公開 Atlas 在野外行動的影片。透過影片可見 Atlas 還無法將身體挺得筆直,但實際在樹叢與山林中奔跑時,還算是平穩且迅速。Atlas 高約 189 公分、重達150 公斤,是為緊急救援行動而開發的高機動性機器人,全身具有 28 個液壓驅動關節(hydraulically actuated joints),並搭載立體視覺攝影系統、雷射測距機(laser rangefinder)等。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3201279/Watch-Google-s-terrifying-humanoid-robot-running-forest-firm-pledges-soon-agile-humans.html

 

在物聯網革命一書, Jeffrey Rifkin 預測未來將有許多的機器人有些會取代工人有些會取代家裡的傭人。當然機器人的人工智慧,也許未來會有許多機器人也有情緒也可以成為結婚的伴侶甚至取代真實的人都不可而知。而機器人犯罪的威脅責任歸屬也將被正視與討論。

9/16/2015

溝通力:創意自信帶來力量

今天的讀書會,我摘要了IDEO的成功精華:溝通力。

創意自信前兩步驟,flip & dare 要在心態上自我建設,設定創意的目標,找到對的方向,然後多方嘗試允許失敗,擁抱失敗。這些都還在創意發想的個人心靈層面上。

第三步驟,要透過溝通,去找到客戶或老闆或資源者等人的建議與想法。所以,如何架構問題,重新建構溝通方式,然後才能問出核心議題,得到適當的答案。這很重要。

第四步驟,去做一些原型,去呈現想法給老闆們或願掏錢的消費者,這需要溝通技巧。原型是方便客戶或老闆了解創意的具象化。爭取老闆投入資源,爭取創投注入資金,爭取客戶掏錢,這都是一種溝通。具象化,可以感受到創意概念,這是很重要的設計與佈局。

第五步驟,找出熱情來,如何尋求別人對你的專長的肯定?如何尋求別人願意掏錢購買你的創意?如何說服親朋好友,你走在一條康莊大道通往成功?你要學會贏得別人的肯定,才能進而為自己添加自信。

第六步驟,團隊,要學會正面的語言來型塑企業文化,用正面的語言來激勵團隊,用包裝的語言來拉抬士氣,用美好的夢想來鼓舞團隊,用具體的進展來化解敵意抗拒。林林總總,都是語言的力量,在建立團隊的信心。

第七步驟,創意發想與團隊合作的工具,這些工具的目的,就在訓練團隊,凝聚團隊的創意信念,或是培養默契。重點還是在溝通,讓團隊成員更加認識這個創意與你這個人。

溝通,就是講好話,講激勵與信任的話,傳遞帶有夢想與信心的未來。說得簡單,很多主管還要多學習。

讀書會:創意自信帶來力量

今天讀書會讀這本書,大家有不同解讀。
創意,本身就引發許多的討論,什麼叫創意?突發奇想也是創意?台灣大學生的發明也是創意?台積電的製程改善算不算創意?有位學姊講她把牆壁的裝潢調整一下,也算不算本書講的創意?

創意自信的目的是什麼?成功,是結果?是靜態?還是過程?創意自信追求的是持續的成長,還是某一個成功的剎那?這也頗有爭議。

有位學長悲觀的思考台灣人的創意不足,沒有產生像APPLE, HP,等大公司的生態系統,認為台灣人只會抄襲精進而已。有位學姊則樂觀認為台灣人很有創意與小企業很有活力。兩個人的角度差很大。

有學姊說讀書就像看電影,每人個別自我投射,憑感覺講心得,書不必認真讀,不必深刻分析,憑感覺和經驗分享討論。

有位學長提到他們公司許多學理工的工程師,很會分析,很會講邏輯,卻沒有辦法把事情做成功,也不能為老闆指出一條可行的路。創意就是要跳脫框架,不要太多分析。

有些學長,不太發言,只希望正面思考,從大家表達的概念中,尋找自己想要的吉光片羽。他們來讀書會,不是要苦讀,不要苦思,只要撿拾別人的心得,然後自己投射。

有些學長則拿書中的段落或句子,來擴大解釋,例如書中提到要學習婉轉的表達方式,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的看法。所以,大家就忽悠來忽悠去,不要否定別人,最好不要辯論,然後各自表述。

總之,今天討論創意,就圍遶在創意主題上,大家盍各言爾志。在座一群聰明人,沒有誰比較優秀,互相交流。

其實,本書把創意的實現分成7個步驟(參考學長整理的心智圖),通常是指IDEO這類公司幫忙其他企業或專案,產品設計或服務流程設計,所需要走過的設計思考流程。每一章節連貫性而成為IDEO的設計思考架構。拆開來,或講一些片段,都不能說錯,只是很可惜沒有得到精髓。

我再總結本書的思考脈絡,供大家參考:
(1)flip:要創意,先要學會用新方式來思考。思考的角度是三個圓圈的交集:客人的欲望,商業的獲利模式,技術的可行性。
(2)dare:要掃除恐懼(恐懼未知,被批判,踏出去,失去主控性),要建立擁抱失敗與允許失敗的勇氣,要捨棄與別人比較的壞習慣,只要給自己信心,不斷求進步。
(3)spark:激發創意的方法有很多種,最重要就是保持好奇心,有新的角度與方式建構問題。重新定義問題,定義目標,定義所謂的成功。
(4)leap:起而行,就去做,在有限資源下增加更多創意,做好原型,再進行調整。
(5)seek:熱情的不斷尋找改善與精進的方法,精益求精。創意需要不斷的熱情,需要是喜歡的而不是苦差事。就像成功,不是結果或終點,而是不斷的探尋。--這點,我發現大多數的學長姊們沒有搞懂,反而叉題,不管全書的架構邏輯,單獨引伸到自我心靈提升的追尋去了。
(6)team:團隊合作完成創新。如何利用團隊的力量,讓創新可以發光並實現,如何克服抗拒,如何擴散理念,如何讓團隊覺醒,而朝向共同創新的目標。---我就在想,一群對讀書會抱有不同目的的學長姐,一群各自以為是的人,人人各自表述,這樣的團隊,有可能在讀書會上如何達到最佳效果?
(7)move:作者介紹10種工具來讓創意可以被激發與實現, 包括心智地圖,創意挑戰等。目的是讓組織內的參與者,共同朝向創意的自信團體前進。

這是一本好書,有很多的案例,來強調創意的產生到實現。如果,大家都認真念完書,先相信作者的想法,在作者的思考邏輯中,去思考與尋找內涵,那才是真正讀到這本書。共勉之。


9/15/2015

書籍章節:北方帝國的崛起與衰弱:俄羅斯千年史

北方帝國的崛起與衰弱:俄羅斯千年史   作者: 段培龍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18

第一章  北極熊現身
北極熊現身/基輔大公國的勇者/莫斯科大公國的盛衰/韃靼閃電入侵/八百年蒙古情結

第二章  帝國的建立
凝視西方的彼得大帝/躋身世界列強/開明睿智的凱薩琳大帝/宣戰拿破崙/莫斯科浴火之勝

第三章  帝國的覆亡
傾國之聲──農奴的吶喊/布加喬夫起義/鐵血專政的尼古拉一世/血腥暗殺時期/反改革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悲泣的末代沙皇

第四章  革命的悲劇
陰鷙的列寧/無產階級革命/蘇維埃俄羅斯共和國成立/惡魔般的史大林/大整肅活動

第五章  偉大的衛國戰爭
希特勒的「巴巴諾沙計畫」/列寧格勒包圍戰/史大林格勒決死戰/史大林格勒之劍/勝利後的強權

第六章  蘇維埃新帝國
二十世紀的夢魘──冷戰/美蘇的舊恨新仇/冷戰時期的俄國政局/開放!改革!民主!/開啟共產鐵幕/蘇聯的崩潰瓦解

第七章  新帝國崛起?
戈巴契夫的功過/葉爾欽的崛起/普丁──俄國的新沙皇/戈巴契夫、葉爾欽與普丁三位領導人風格的比較

書籍章節:普京政治经济学

普京政治经济学
作  者:关雪凌 张猛   出版时间:2015-09-01
這本書是透過人民大學的微信介紹的,第一位教授來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前苏联和俄罗斯经济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後一教授來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

章节目录
导论 普京的世界你不懂
一、为什么普京的世界你不懂
二、怎样解读普京的世界
三、普京政治经济学的命名
四、呼唤现实主义政治经济学路径的研究
五、本书意义与布局

第一章 崩溃边缘的俄罗斯
一、为什么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
二、休克疗法带来的自我毁灭
三、混乱的政治生态
四、快被撕扯成碎布片的领土

第二章 普京的强国理念
一、理解普京强国理念的两条线索
二、中央集权和国家主义
三、混合所有制和目的明确的保护主义
四、反西方主义和恢复传统主义
五、整控公共政治空间
六、严峻的外部挑战

第三章 驯服寡头
一、寡头财富与权力的二维码
二、国家衰落与政治振兴
三、驯服寡头:从分利集团到共容性利益集团

第四章 跨国公司与俄罗斯国家利益
一、限制外国公司与培育本土企业
二、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
三、普京管理跨国公司的政治经济学思路

第五章 俄罗斯资源民族主义的挪威模式
一、资源民族主义的双重标准
二、资源民族主义的中东模式与挪威模式
三、俄版资源民族主义
四、外交中的“能源牌”

第六章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俄罗斯
一、北约东扩何处是边界
二、俄美战略目标的不对等
三、乌克兰危机之后的美国地缘战略更加清晰
四、美国需要这样的俄罗斯

第七章 俄罗斯能融入欧洲吗
一、俄罗斯的斯芬克斯之谜
二、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努力
三、欧盟需要一个稳定的邻居
四、俄罗斯难以融入欧洲

第八章 双头鹰的东方战略
一、借太平洋之风扬俄罗斯之帆
二、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平衡器
三、俄罗斯的顾虑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现实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两个版本的经济全球化
二、政府职能:从“守夜人”到国家利益保护者
三、要平等还是要公正,要繁荣还是要富裕
四、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讨论
五、现实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的框架

物聯網-日本softbank 案例

SoftBank Innovation Program 是該公司今年7月提出邀請合作夥伴來提案與競賽協助該公司創新。該方案的重點分成四個大的領域: smart homes, connected vehicles, digital marketing, smart healthcare. 第一輪審核過的提案可以得到資金進行市場pilot run, 如果市場接受度好的服務進一階可以到Brightstar Sprint 的通路銷售。

http://www.softbank.jp/en/biz/innovation/

 

有了這台會善解人意的機器人Pepper, 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改變。根據Softbank網站過去兩個月已經出貨2千台了。下面有一則影片可以參考。

http://www.softbank.jp/robot/movies/20150618/

 

Softbank mobile healthcare, 提供消費者1fibit 手環與體重計每月收租金.

體重計單賣 15288日圓月租637日圓綁兩年約優惠用戶每月 590日圓。

http://www.softbank.jp/mobile/service/healthcare/

 

Softbank 在今年七月選擇與美國的Jasper 合作採用Jasper IOT平台協助企業自主管理他們的SIM,  Jasper 目前已經跟全球25個電信集團(100多個MNO( mobile network operator)合作) , Jasper control center可以幫助softbank的企業客戶擴展到全球市場。

http://www.jasper.com/press-news/press-releases/jasper-and-softbank-enable-enterprises-throughout-japan-deploy-manage-and

 

Softbank embedded SIM 則採用Oberthur Technologies (OT)M2M SIM 以及OTA 功能。

http://www.oberthur.com/presse/softbank-selects-ot-to-partner-on-m2m-iot-and-connected-devices-in-japan/?lang=en

 

Softbank 的子公司 Brightstar 與日本 IOT 平台廠商合作,組成SPACE的生態圈共同來推動 IOT在日本乃至於亞太地區的發展。

http://en.kii.com/news/may-21-2015-brightstar-kii-announce-open-space-ecosystem-bring-iot-mobile-products-market/

http://njiot.blogspot.tw/2015/05/softbank-brightstar-kii-space.html

 

關於BrightStar, 可以到下列網站做深入了解這家公司是由Marcelo Claure 1997年邁阿密創立負責國際手機的通路與行銷2013年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 Softbank2013年對它估值 22億美元而用1.25億美元買下57%股份, Marcelo Claure 2014年被任命為 Sprint President and CEO, 2015年把BrightStar CEO 交棒給該公司的資深員工Jaymin Patel.

http://www.brightstar.com/about/about-brightstar

 



物聯網:動態競爭的思維

上周有個創業家的聚會,我透過孫子道天地將法的覌念,摘要一下:

每當你創業時,請你要先想好,這個事業本質上有沒有道理?它能否做大?做久?持續獲利?

如果有道理,接著看時勢(天時),產品是否在潮流上?有沒有大競爭者獨大,或有一群先進入者?

天時後看地利,為何是我?我有什麼能耐,可以異軍突起?我有什麼條件,能攻或能守?當大競爭對手來搶奪時,我能退守到什麼地步?當小眾聯合時,我有什麼利基點?我的環境,上下游,有什麼可趁之機?

天時地利之後,要有人來幫,我的領導力,人脈,部屬,CEO是否都足以應付?

有將有兵,有供應商,有大客戶,有競爭者,接下來要有方法去管理。要有策略和布局,有短期戰法Quick win,以及布長期的機會。

以物聯網為例,穿戴,行動健康,智慧家庭,智慧車機,智慧工廠,行動支付。這些是篩檢後,公認都有切入的道理者。潮流上也都在勢頭上。

只是範圍太大必須再細化到你想要做什麼產品或服務。做那種硬體,那些應用程式,那種平台,那個小領域。

接下來想 why is your turn? 你沒比別人聰明,你不是先知,你憑什麼會成功?你有什麼資源或別人無法取代的?

你可用消去法,消去不該你做的,消去你沒本事長期占優勢的,消去你無法撼動的。再來挑你比較有機會的。

策略方向確定后,找人找伙伴找方法和布局,才可以展開。這部分就有許多創業的名嘴或𣈱銷
書在教的方法論。





9/11/2015

演講-劉順仁:財報與孫子兵法

今天下午劉順仁老師演講,提出領導人的重點,唯精唯一(一是指初衷,一個答案,整合的系統,獨特的能耐。精是選擇的標準,能力或精確的結果),1325(一個領導人,有三個重要支柱,看彼此雙方,用道天地將法五方向來思考)。(1=現金流量,3=營運,投資,融資,2=彼此,5=同前),上下督亢法(1=勝利的目標,3=上中下駟的競爭,佈局,我和你的比賽,我若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未必蠃,我用上對你中,我中對你下,下對你上,則2比1勝你。)

創業者,若用MBA的標準去篩選,或相信前人的案例説法,結果難以成功。

LVMH和香奈兒的故事,別太在乎別人的公司在做什麼,而只在乎自己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LVMH相信它的香檳王比iPhone6更有價值。

道(使命),天(趨勢),地(定位),將(人才)和法(佈局及管理)。許多成功的背後,很多因素,不是抄襲表面即可。

號令嚴明,只能管成熟事業,對新創事業,往往要不嚴不明。

龐涓調查孫子的軍人數,利用計算孫子的灶數推估,卻被孫子反間計,少放了
灶。言外之意,
數字=真相+誤差+做假
領導人必須記得,對手或下屬都會做假。

個案討論:
競爭對手間的布局策略-walmart. Kmart
Acer kenovo
下駟攻上駟-聯發科VS威盛,前者避開Intel , 後者跟著Intel 去挑戰而被打扁。前者重視謀略。
上駟打下駟-LVMH對一些小品牌,是用大行銷打扁小者。大資金在行銷。
中駟打法-艾默生,台達電,匯川,台達電如何打中國客製化市場?
平台-Amazon  打敗Walmart ;  Apple 打三星。阿里巴巴VsAmazon 又是另一種比較。 

總結:用兵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9/10/2015

行動健康-2015MWC新創企業介紹


 

 

參考20153月在巴塞隆納的MWC大會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行動醫療的新創企業的想法

以下列出簡報者,公司名稱,國家

Caty Ebel Bitoun, CEO, acvfit - France -

Jonathan Bloomfield, Performance Consultant, Support2Perform - UK

Patricia Sigam, Co-Founder / CEO, digitalMedLab™ - Switzerland 

Dale Athey, CEO, OJ-Bio Ltd - UK

Clara Wang, Co - Founder, Beijing Social Healthcare Marketing Mobile - China

Aurora Arrándiz, IT Consultant, Lovexair - Spain -

Katrina Delargy, CEO and founder, TIYGA Health - Northern Ireland

Jim Ward, Managing Director, Good4HEALTH - UK

Sami Herrala, CEO, 9Solutions Ltd - Finland

Chibuzo Anaso, CEO & Founder, Anasodiabitiz Inc -USA

Eero Punkka, Director, 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 - Finland

Pablo Cabellero,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Hygea Salud y Nutrición - Spain

Michael Dillhyon, President, Vital Connect - USA

Pasi Töytäri, CEO & Founder, RevoMedi - Finland

Richie Bowden, CEO & Founder, Assesspatients - Ireland

Navin Govind, CEO & Founder, Aventyn - USA

Karina Marcus, Director, AAL Programme - Belgium

Dee O'Sullivan, Director, myhealthapps - Belgium

Frederic Llordachs, Co-founder & Partner, Doctoralia - Spain - PRESENTATION

Vincent Lauer,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Fabulyzer -UK - PRESENTATION

Jakob Teilmann, CEO, Mobile Fitness - Denmark - PRESENTATION

Johann Huber, CEO, SOMA Analytics - UK

Erik Søndergaard Poulsen, Biomedical Engineer, Cortrium - Denmark - PRESENTATION

Michael Nova, Chief Medical Officer, Pathway Genomics Corporation - USA - PRESENTATION

行動健康-2015MWC主題摘要

行動醫療的主要領域

參考20153月在巴塞隆納的MWC大會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行動醫療的觀點以及有那些新創企業的創新。

主要探討的主題
1.      行動醫療的基礎個人的病歷與健康護照(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s, Personal Health Folders), 資料的互通與安全性。政府單位的資安規範醫療機構的資料格式化與互通都是基本的議題。一家公司GLOBO 提供一個平台負責 民眾與醫生的app 開發與管理以及醫療機構間的資料/裝置的安全性管理。
2.      巴塞隆納的行動醫療案例- Vincles Alliance: 提供手機/平板給75歲以上老人讓他們打 video call, share photo/video, share messages 與分享行事曆建立信任的老人生活圈排除老人的孤獨感進而降低老人的不幸與疾病。這種生意看來是由政府出錢補貼給企業企業再提供老人的照顧。
3.      大數據的應用-Patrice Slupowki, Vice-President Digital Innovation ORANGE( France) 提出如何利用大數據來創造新的營收大數據的來源包括,電信業者的資料穿戴裝置蒐集的資料智慧家庭或車輛的資料然後應用到不同的企業。
4.      心臟慢性疾病與老人的行動應用: PHILIPS Medical Systems (Germany), Catalan Institute of Health (Spain) QUALCOMM Life ( USA) 提出他們對心臟慢性疾病與老人的行動應用。以Qualcomm Life 為例他們有Care Coordination and Care Management Platform, 2Net 負責蒐集穿戴裝置的大數據資料, Healthy Circles則把病人的資料分享給醫生,醫護人員等。投過行動裝置的特性讓老人或病人的資料隨時被追蹤管理。
5.      藥廠的改變。PharmAssistant( Portugal), ROCHE Diabetes Care Spain, Alcatel-Lucent 提到藥廠或藥局如何利用行動醫療的技術改變他們的運作。
6.      創投業者如何看待行動健康: VITAnLINK (France), PEPPERMINT Venture Partners( Germany ),  Partner Personal Health Solutions (PHS Fund) ( Netherlands), Digital Health Forum( UK) 說明他們投資的標準與看好的領域。
7.      Connected Health 由美國中國各國分享他們的醫療資源與體系。
8.      醫療行為與流程的改變。由Mad*Pow - USA , 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 , TOTAL MOBILE - UK 分享行動科技如何改變病人與醫生的醫療行為以及後續的診斷決策流程。Jorge Fernández Miranda, eHealth B2C Product Marketing at Telefonica Digital – Spain特別針對數位醫療的影響作了專題報告。
9.      醫療聯網(ICT)的重要性考慮。mHealth Competence Center at Mobile World Capital Barcelona, MARAND ( Slovenia), HUAWEI, ORANGE Healthcare 分別介紹 IT 與電信網路的重要性。
10.  整合醫療照護: QUALCOMM Life 介紹穿戴裝置在醫療照護的應用, TUNSTALL Group Spain, HEALTHWAYS UK, University of Foggia Italy 介紹整合醫療照護的概念與實施方式。JAWBONE – Sweden  ADIDAS Digital Sports – Germany 都介紹穿戴裝置的其他應用。




9/07/2015

行動健康-衛服部的2個相關計劃

智慧型「健康管理存摺」 創新計畫 Health Management Bank (HMB) 
健康保險存摺 (My Health Bank) +健康促進全紀錄(Health Promotion Record) +雲端藥歷 (PharmaCloud) ->健康雲 (Health Cloud) Personal Health Record (PHR) 2

健康促進全紀錄 (Health Promotion Record)
透過all-in-one智慧型全方位健康管理工具,提升國民健康識能,協助個人養成健康新生活,落實全人全民健康的目標。內容包括:「衛教資訊」、「個人健康生活紀錄及管理,如運動、飲食、作息等」、「個人健康檢查紀錄和管理」、「個人健康風險評估及建議」、「健康提醒」。
全人全民健康
提高民眾健康識能,增進自我健康管理 個人健康風險評估及建議 提供互動式 保健資訊 個人健康 生活紀錄 及管理 個人健康 檢查紀錄 及管理 帶動智慧型健康量測裝置發展帶動穿戴式健康紀錄裝置發展 健康促進全紀錄平台營 造 健 康 生 活 環 境 發 展 健 康 促 進 產 業 17 

國人隨時隨處取得健康檢查紀錄與相關健康服務資訊

遠距健康照護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遠距健康照護
服務內容:
提供遠距生理量測服務
民眾使用生理訊號監測器(以血壓生理量測為主),透過App 進行即時查詢與個案自我管理 - 電子資訊即時回饋
資訊處理與分析後,以簡訊或mail電子資訊回饋至家人
建立後端視訊即時支援服務
異常狀況由進行即時互動健康照護指導與監測並結合醫護團隊提供後端醫療諮詢或緊急支援服務

執行現況
資訊與設備應用
-公版 App 推廣
iOS  Android 已上架供民眾使用 -開放遠距健康照護App Source Code: 鼓勵資通訊與醫材廠商申請與本部遠距照護資訊平台介接
-制定生理資訊傳輸設備與規範
推廣異業參與提供民眾使用,有助於國內醫材設備發展

照護資料處理
-遠距照護個人資料安全維護指引
為保護民眾個人健康照護資料安全,已於 1031110日公告,確保民眾權益與遠 距照護提供者有所依循
-雲端照護資訊平台資料
建立歸人之個人健康資料庫,促進照護資訊 互通共享,帶動加值服務發展

大數據-隱私議題

關於大數據時代個人資料與隱私的問題,非常重要有兩篇文章可以參考。
Big Data大數據的獲利模式》CH6-巨量資料時代的隱私權問題
美國,2012  2  23 日 《消費者隱私權保護法案》 具體定義消費者有以下權利:
/獨立控制 (消費者有權控制自己哪些資料可被蒐集,以及被蒐集後將如何被使用。)(企業必須提供消費者適當的控制方式, 以控制哪些個人資料可與人共享,或准許企業如何蒐集、使用、揭露的個資之規模、 範圍與敏感度,提供讓消費者能取得相關 資訊,並能輕易使用的機制。 )
/透明度  (消費者有權輕易取得並理解關於隱私權 及資訊安全執行狀況的相關資訊。)(明確告知 )(配合不同的螢幕顯示方式,與不同的裝置 隱私風險,評估其資訊揭示方式。)
/尊重消費者所處狀況背景(消費者有權期待企業以符合自己提供資料 當時所處的背景,來蒐集、使用或揭露此等個人資料。 )(如果未來有發現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大好處 的資料使用方式,業者須以比當初蒐集資 料時更高透明度、更醒目的方式通知消費 者並取得同意。 )
/安全性(消費者有權要求他的個人資料,受到安全 且負責任的方式管理。
/資料存取與限制性 (消費者有權在資料變得敏感,或資料不正 確時,視該情況對消費者造成的不良影響 風險度,以適當方式存取個人資料,及要 求該資料進行修正、刪除或限制使用。 )
/限制蒐集 (消費者有權對企業蒐集與保存的個人資料, 設下合理的限制。)(企業要有限度地蒐集必要的個人資料。)(除非法律另有規定,否則當該必要性以失 去後,必須徹底銷毀個人資料,或使其無 法用以辨識特定個人。
/說明責任 (企業必須負起責任要求公司員工遵守此等原則。)

歐盟,2012 年母法修正草案 《歐盟資料保護綱領》
/引進 「抹掉過去」 的權利
/尚未取得使用者 明確同意前,不得 使用其個人資料
/制定資料可攜的權利 ( Data Portability 使用者可以輕易存取自己的資料,並將自 己的資料自由地從一服務供應商到另一服 務供應商。 https://www.theaa.com/credit-card/transfer-plus-credit-card.jsp
/擴大說明責任 ( 250人以上的企業,需要設置「資料保護長」 (Data Protection Officer) (服務設計與開發初期就應該納入「隱私設 計」(Privacy by Design)原則,將相關 設定預設為「不公開」或「隱私權優先」(Privacy by Default


法務部簡報:個資利用與去識別化

個人資料-指現生存之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 證統一編號等得直接或間接識別該個人的資料(個資法§2(1)、細則§2§3
去識別化 -指個人資料以代碼、匿名、隱藏部分資料或其他 方式,無從辨識該特定個人(細則§17
資訊的自由運用-( 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分析巨量資料可做到以往無法分析的 事新型態的醫療、
 數位生活/犯罪偵查的精緻與 科技化…)
隱私保護的需求-( 濫用個資對他人造成 的傷害/不論個人生活、交友 狀況,生活全都露 個資洩露的風險、及 其衍生的犯罪行為歐洲法院「被遺忘的 權利」判決…)
個人資料保護法就是在平衡「促進資訊利用」 與「隱私權保護」兩種利益(個資法§1

可能的政策發展方向(建立去識別化標準 /建立隱私風險評估機制 /引入第三方機構 /規範重新識別行為)

9/04/2015

BooK:再見平庸世代

今天早上陳鳳馨早安讀書會介紹這本書,再見平庸世代,探討這時代下,
(1)大停滯現象。(參考作者前一本書大停滯,下圖,2012出版)
(2)機器人時代,中階工作者被取代。
(3)就業環境惡化,但少數創新者賺大錢
(4)未來能存活的上班族的特質。態度負責的人。合作者。
(5)如何創造價值來維持職場競爭力?


下圖來自誠品書店網路。



9/03/2015

物聯網:無線傳輸技術-LORA, Zigbee

今天上午的一個會議中,某個廠商拿了Inov 360的這張不同無線傳輸技術的“傳輸距離VS傳輸量”的圖,說明LORA是一種技術,有別於WIFI(短距離,大資料),行動(長距離,大資料),Zigbee(短距離,小資料),BLE(短距離,中資料),LORA(長距離,小資料)。

Inov 360 這篇文章,主題是探討未來LORA這類技術,將不再需要SIM卡,就像WIFI或ZIGBEE也不需要SIM卡。文章提到,未來的物聯網,將有很多應用都不需要SIM卡。只剩下少數個人行動通訊,為了跨國全球化的認證,才需要SIM卡。詳細看這個鏈接。
http://www.inov360.com/blog/sim-less-networks-the-new-eldorado-of-m2m-and-internet-of-things/

有趣的探討是,行動與WIFI仍然是傳輸大量資料的首選,因為資料量大,就需要較大的電池或功率消耗。要做戶外定位,用到GPS衛星訊號的,也需要大的功率消耗。

LORA的產品特性,比較像ZIGbee,是偏向小資料數量傳輸的,LORA要取代zigbee,是有機會的。但最好使兩者搭配,一個走長距離,一個走短距離。

作者提到,不要SIM卡,就是由同一個瓦斯公司或電力公司,他們會列管所有的裝置,每個裝置的LORAMAC是安裝時配發的,基本上這些設備不會自己到處移動,也不會漫遊到VLR網路,也不用去認證它們。

不要SIM卡,就是要解決不能移動,自動變換網路的問題,另外,就是要解決跨PROTOCOL的傳輸與互動。例如有SIM的用戶,可以在手機上串接不同通訊協定(如藍牙,WIFI等),是SIM可以當作認證的身份。但在法國實驗的SIGFOX只能管理但一個技術協定的網路,網路間是SILO無法interoperate。

物聯網-回顧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個詞,國內外普遍公認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時最早提出來的。在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的同名報告中,物聯網的定義和範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範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於RFID技術的物聯網。
  
自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註,其受關註程度是在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不可比擬的。

在2012年,當時中國物聯網還在熱頭,但是還是看不到市場標準與獲利模式。參考拓樸的研究分析: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 (時間:2012-03-14 12:32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 ITIS計畫  作者:侯宇明產業分析師)
http://www.compotechasia.com/a/____/2012/0314/21082.html

台灣在2014年,一大批產官學專家喊出物聯網的大未來。時間上落後了中國5年的時間。

到了2015年,換了一批新的領導階層,推動的主軸,從物聯網移動到互聯網+的相關應用。

物聯網:GSMA LPWA vs Lora Alliance

AT&T supports GSMA IoT LPWA initiative. 這是GSMA聯合26家國際電信業著共同發表的新聞稿,提出要儘快在2017年推出LPWA的技術來解決物聯網低成本,低功率消耗,低傳輸量,與低延遲時間,長距離傳送的需求。新聞稿可以參考 GSMA的網頁訊息:

http://www.gsma.com/newsroom/press-release/gsma-launches-low-power-wide-area-network-initiative-accelerate-growth-internet-of-things/

GSMA 的全球行動報,也補充一些說明。
http://www.mobileworldlive.com/featured-content/home-banner/gsma-launches-mobile-iot-initiative/

而市場上的評論可以參考這一篇:
http://www.fiercewireless.com/tech/story/att-among-those-backing-gsmas-low-power-wide-area-m2m-initiative/2015-08-24

當討論到LPWA,GSMA訴求的是採用合法的3G/4G頻段,例如800/900MHz。這時候,有另外一個聯盟 Lora alliance 則是訴求採用非licensed band ,也是800/900 Mhz頻段,企圖另外開闢一個IOT應用的無線傳輸標準。可以參考以下兩個鏈接:

https://www.lora-alliance.org/What-Is-LoRa/Introduction-Video

下篇是今年台灣IBM提到如何利用Lora來推動智慧城市應用。

http://www.inside.com.tw/2015/01/22/ibm-want-to-use-lora-technology-to-help-iot

http://www-07.ibm.com/tw/blueview/2015apr/pdf/P16-17.pdf

兩個陣營都有一些支持的電信業者。


物聯網-三年前的研討會-Smart connected devices

回顧2012年大家就在探討 smart connected devices,當時M2M已經普遍的在討論,只是台灣還沒炒熱這個話題。

http://www.connecteddevices-asia.com

M2M communications can exist in practically any environment and market. Currently,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s exist for cell towers, oil and gas pipelines, jukeboxes, vending machines, vehicles, security systems, electric metering, game systems, home appliances, and more. These implementations are yielding significant results. As more devices become networked and enabled, M2M adoption will increase exponentially and have many unseen impacts on our daily lives.

那時候還沒看到embedded SIM solution, 但是 SIM management platform 開始被討論。包含Jasper, Ericsson 都已經開始在推廣雲端的服務。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行動健康-2年前的一篇報導

2013年七月的拓撲研討會,當時台灣大哥大的副處長就提到過如何透過行動健康來推出創新服務。請見連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495

4G發展新應用,電信業者瞄準行動健康
數位時代 撰文者:翁書婷 發表日期:2013/07/05

拓墣產業研究所昨舉行「行動寬頻匯流,打造通訊新趨勢研討會」,其中行動健康深具發展潛力,被電信業者看好。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室副處長黃文華表示,至2015年全球約有五億人口使用行動健康應用,在整個產業中,電信業者可以結合自身金流系統,整和其他加值服務與硬體,並透過資料分析,提供使用者個人化的健康建議與服務,扮演Mobile health enabler 的角色。

黃文華認為行動健康的發展要比行動醫療的發展來得快,因為行動醫療牽涉許多醫療法規的限制,在法規沒有整合前,要發展並不容易,因此沒有牽涉太多醫療法規的健身運動,是進入行動健康產業的入口。

而民眾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健康風氣盛行、運動減肥與舒壓需求日增、人口老化、慢性疾病需要追蹤監測、智慧型手機普及與無線傳輸周邊裝置(如心率帶與血壓計)日益價廉物美等因素都是發展行動健康的好機會。

運動應用、營養飲食、減肥訓練、健身運動、睡眠壓力記錄咨詢、用藥提醒、血壓血糖測量、遠距照護監控、遠距醫療建議等領域都俱有發展潛力。

至於商業模式的部分,黃文華認為,行動健康主要營收並不靠民眾下載付費,營收來源主要來自於行動健康應用的增值服務與行動健康相關硬體設備的電子商務銷售或向廣告主收取費用。

行動互聯網-全球互聯網報告2015

根據Internet society 所做的2015 Global Internet Report,專家們花了很大的心血整理這份報告並且分析mobile internet 的趨勢機會與挑戰。

The Mobile Internet: Open. Affordable. Content That Matters

作者提到的5個行動互聯網的挑戰,以及建議如下:
1.智慧型手機可以拍照,也可以掌握消費者的位置,這將造成消費者隱私的問題。
2.行動互聯網,可能透過WIFI或其他方式連上網路,存取的app也會連到第三方的網路,這些界面都存在資安的問題。
3.app 雖然便利,但是app store 卻帶來開發商的成本,以及限制了市場競爭(通常是獨佔/寡占)。
4.隨著行動互聯網的普及與傳輸需求,頻寬是否足夠?
5.數位落差的問題,在未來行動互聯網普及後,是否可以解決?數位落差有三個層次的問題,accessi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relevance with language/content.

這份報告,提供許多精彩的圖解,讓外行人也可以很容易的了解。這讓我想到網路女王
 Mary Meeker 每年都會出版的市場報告,可以參考下列鏈接: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381


9/01/2015

行動健康-幾種獲利模式

1.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資訊
例如美國 Epocrates(上市公司),2012年收入约为1.2亿美元。
2.為企業員工提供遠距健康諮詢服務
偏重健康管理的平台, 包含減肥與健康促進。
3.為消費者提供健康諮詢服務
例如美國WebMD(上市公司),提供線上查詢與諮詢服務
www.webmd.com
4.中國丁香園和好大夫網站推薦好醫生及預約服務。春雨醫生收取月費, 提供健康諮詢。
協助消費者管理慢性疾病
例如美國WellDoc的糖尿病管理平台, 經FDA核准, 可幫醫生開立處方。
www.welldoc.com
www.bluestar.com
5.可穿戴裝置進行監測與數據採集
目前穿戴裝置廠商很多, 但是數據可靠性的問題尚未解決, 商業模式在設備銷售與大數據
6.健康大數據
利用大數據的分析, 提供病人, 醫生, 醫院,  藥商, 保險公司間的分析資訊, 進行資源重分配


參考資料來源: 鳳凰科技, 中國移動醫療的盈利模式 http://tech.ifeng.com/speakout/detail_2014_07/31/3764761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