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醫師在民國 77年到台中念書,當時就開始經營補習班,他到88年才開業在太平
後四種為月營業額200~400萬的診所,分別是(都会型VS鄉下型, 低健保高自費VS高健保低自費)的組合,來設算他們的獲利,計算模式分兩種,1種是類似自營診所醫生拿走 50%的營收,助理拿走13~18%的營收後,另一種是中央廚房式的管理,醫生佔 2%營收,助理佔3%營收,減少後勤人員2~3人,降低醫材成本1%,結果將使診所的獲利明顯增加。總之,林醫師指出透過聯盟式的組織,(中央的行政管理,醫務管理,教育訓練,展店規劃),可以創造出整體獲利的提升,並增加所有人員的生涯保障。是個對社會好的經營模式。
論文的後半段,採用 diamond strategy 的分析邏輯,來分析他的經營策略。關於鑽石策略的規劃步驟,可以自行參考達頓商學院的論文如下
http://store.darden.virginia.edu/SF-InspectionCopy/the-power-of-one-the-strategy-diamond-framework/S-0237INS.pdf
利用 five element of strategy diamond,林醫師分別從診所的角度與病患的角度,來說明以及思考他的經營策略。 因為時間的關係,林醫師簡要的說明他怎麼利用這個模型來分析經營策略。
總之,站在醫師端,他認為經濟邏輯是:創造醫師安心、穩定的開、執業環境
患者多、口碑佳,增加收入(開源)。透過規模優勢降低進貨成本(節流)。制度佳,資源完善,醫師安心(趨吉)。配合法規政策,降低違規風險(避凶)。不斷調整的經營策略,歷久彌新(永續)。
結論:他希望創造患者、醫師、助理、股東4方皆贏的新藍海—贏在看不見的地方。
基本原則:診所經營不操作短線,只求做到患者、醫師、助理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重要考量:協助加盟診所形成組織文化及達到最佳獲利模式的經營成效。
最佳團隊:透過體系內診所可相互支援的整合性服務,創造質量兼具的經營團隊。
最終願景:以「追求技術成長,持續提供患者全方位牙醫診療服務,成為值得信賴的卓越牙醫診所」。
心得:
林醫師令人感動的地方,是他經營的出發點,是在人性。他關心許多個體戶或小規模診所的醫生與助理,長遠會有生涯延續性的瓶頸,他期待建立一套制度,來幫助他們;我相信很少醫院會關注到醫院助理的辛苦。同時他發現許多醫生沒有開店的經驗與能力, 他的這套制度,實在幫助他們,並且持續訓練他們;對於患者,他們需要好的牙醫體系,才可以享受優質的就醫環境,以及更新的醫療技術。林醫師從人性出發,讓患者、醫師、助理皆贏。
林醫師的論文,是實務經驗透過會計學的分析, 加以證明獲利模式的可行性與獲利性,並透過策略工具的輔助,讓他檢討過去的經營策略,並思考未來的轉變或調整方向。這些工具都只是輔助的,最核心還是在他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或是面對什麼問題需要調整。
工具是死的,市場與經營是活的,學校老師未必知道實務但很懂得工具。經營者借助老師,善用工具,可以幫助他釐清思路,持續成長。
此外,這個社團的最大價值,就是有一群熱心的老師,以及一群願意無私分享的學長,搭建一個平台,彼此互相學習與成長。
到了民國 99年牙醫的 PGY制度實施後, 帶動另一個機會, 他透過招募新血培育新血的機會,逐漸建立連鎖的制度。
這篇個案是他的碩士畢業論文,也是他多年經營的心得結晶。他的成功模式,包含天時地利人和,他相信現在如果有人要複製這套,未必有機會。這是他的信心,也是我們在管理策略上常講的,獲利模式複製的不可能性,模仿的模糊性。
目前台灣 有4大牙醫連鎖(德威Dentway、國維Dr.Well‘s、ABC、WICC亞太口腔臨床醫學會),各有優勢,林醫師建立的體系,是沒有品牌的,這也是他在思考的, 有品牌的連鎖體系有其價值,卻也有品牌牽絆的負面效果; 沒有品牌,卻透過後台的資源整合,如果達到成本控管,效率提升,醫生/助理的生涯保障等等效果,未嘗不是另一種的經營模式。
他這篇論文的指導教授是會計界名師,因此,他的前半段,架構在會計邏輯下,分析不同型態牙醫診所的獲利模式:
這篇個案是他的碩士畢業論文,也是他多年經營的心得結晶。他的成功模式,包含天時地利人和,他相信現在如果有人要複製這套,未必有機會。這是他的信心,也是我們在管理策略上常講的,獲利模式複製的不可能性,模仿的模糊性。
目前台灣 有4大牙醫連鎖(德威Dentway、國維Dr.Well‘s、ABC、WICC亞太口腔臨床醫學會),各有優勢,林醫師建立的體系,是沒有品牌的,這也是他在思考的, 有品牌的連鎖體系有其價值,卻也有品牌牽絆的負面效果; 沒有品牌,卻透過後台的資源整合,如果達到成本控管,效率提升,醫生/助理的生涯保障等等效果,未嘗不是另一種的經營模式。
他這篇論文的指導教授是會計界名師,因此,他的前半段,架構在會計邏輯下,分析不同型態牙醫診所的獲利模式:
首先,他先解讀普遍中小型診所(開店成本在 350 to 1050 萬診所, 內有1-4牙醫)這類診所面對的問題很多, 最主要就是要自己處理很多後勤採購與行政庶務的作業,對於沒有經驗的牙醫師還需要面對繁瑣的法規,採購與客戶管理等等陷阱或風險。這類診所,如果牙醫師意外事故,助理人員的工作就不保,病患的治療就得自求多福。因此連鎖診所解決許多個體戶診所或小型4~5家合夥診所的問題。
然後, 他列出10種模式的損益表,前六種為月營業額20萬~150萬的中小型診所,分別是(
然後, 他列出10種模式的損益表,前六種為月營業額20萬~150萬的中小型診所,分別是(
都会型VS鄉下型, 低健保低自費VS低健保高自費VS高健保低自費)的組合,來設算他們的獲利,醫生拿走 50%的營收,助理拿走13~18%的營收後, 診所再減掉相關費用,減掉開業成本攤提後,其實最後是賠錢的。
後四種為月營業額200~400萬的診所,分別是(都会型VS鄉下型, 低健保高自費VS高健保低自費)的組合,來設算他們的獲利,計算模式分兩種,1種是類似自營診所醫生拿走 50%的營收,助理拿走13~18%的營收後,另一種是中央廚房式的管理,醫生佔 2%營收,助理佔3%營收,減少後勤人員2~3人,降低醫材成本1%,結果將使診所的獲利明顯增加。總之,林醫師指出透過聯盟式的組織,(中央的行政管理,醫務管理,教育訓練,展店規劃),可以創造出整體獲利的提升,並增加所有人員的生涯保障。是個對社會好的經營模式。
論文的後半段,採用 diamond strategy 的分析邏輯,來分析他的經營策略。關於鑽石策略的規劃步驟,可以自行參考達頓商學院的論文如下
http://store.darden.virginia.edu/SF-InspectionCopy/the-power-of-one-the-strategy-diamond-framework/S-0237INS.pdf
利用 five element of strategy diamond,林醫師分別從診所的角度與病患的角度,來說明以及思考他的經營策略。 因為時間的關係,林醫師簡要的說明他怎麼利用這個模型來分析經營策略。
總之,站在醫師端,他認為經濟邏輯是:創造醫師安心、穩定的開、執業環境
患者多、口碑佳,增加收入(開源)。透過規模優勢降低進貨成本(節流)。制度佳,資源完善,醫師安心(趨吉)。配合法規政策,降低違規風險(避凶)。不斷調整的經營策略,歷久彌新(永續)。
結論:他希望創造患者、醫師、助理、股東4方皆贏的新藍海—贏在看不見的地方。
基本原則:診所經營不操作短線,只求做到患者、醫師、助理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重要考量:協助加盟診所形成組織文化及達到最佳獲利模式的經營成效。
最佳團隊:透過體系內診所可相互支援的整合性服務,創造質量兼具的經營團隊。
最終願景:以「追求技術成長,持續提供患者全方位牙醫診療服務,成為值得信賴的卓越牙醫診所」。
心得:
林醫師令人感動的地方,是他經營的出發點,是在人性。他關心許多個體戶或小規模診所的醫生與助理,長遠會有生涯延續性的瓶頸,他期待建立一套制度,來幫助他們;我相信很少醫院會關注到醫院助理的辛苦。同時他發現許多醫生沒有開店的經驗與能力, 他的這套制度,實在幫助他們,並且持續訓練他們;對於患者,他們需要好的牙醫體系,才可以享受優質的就醫環境,以及更新的醫療技術。林醫師從人性出發,讓患者、醫師、助理皆贏。
林醫師的論文,是實務經驗透過會計學的分析, 加以證明獲利模式的可行性與獲利性,並透過策略工具的輔助,讓他檢討過去的經營策略,並思考未來的轉變或調整方向。這些工具都只是輔助的,最核心還是在他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或是面對什麼問題需要調整。
工具是死的,市場與經營是活的,學校老師未必知道實務但很懂得工具。經營者借助老師,善用工具,可以幫助他釐清思路,持續成長。
此外,這個社團的最大價值,就是有一群熱心的老師,以及一群願意無私分享的學長,搭建一個平台,彼此互相學習與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