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2020

讀書會:紀乃文(資料分析 與結果)

分析層次(S單一/M多層) VS 依變數(S單一/M多個)
SS: 回歸
SM: SEM
MS: HLM
MM: multi level SEM (M-plus)

資料非獨立性 (non independence)
資料應該是獨立的 (三位老師的教學表現應該獨立)
但現實中,同時有些學生同時修課要評這些老師的表現,則可能會有比較,會有時間排擠,
學生的情緒,也可能影響資料獨立性
最好就用 2階 HLM 或 M+來處理

EX由於32個主管,評估166個成員,則違反資料獨立性
受到情緒影響,也會違反獨立性
因此,採用HLM 處理

分析分多層次時
85個人,分成7個團隊
要評估每個團隊的凝聚力(組內共識),要做到資料加總,需要考慮組內共識存在與否與, 也要看 ICC1, ICC2
參考 文章 lebreton senter (2008, ORM) 很受用

moderation mediation 被干擾的仲介效果
第一階段的干擾
X-Me -Y
而 Moderation - Me

第二階段的干擾
Me & Moderation -》Y

單層次的(只有1個階段的Mo)
用 Hayes PROCESS

若同時有1 & 2 階段的 Mo)
multilevel SEM


研究結果的呈現:

相關係數矩陣 (敘述性統計)
看出相關性的顯著性
若很多項目的相關係數高,又顯著,就要考慮 CMV (共線性 r>0.6)

全距受限 range restriction
平均數不能偏高或低,最好高地都有
標準差不能偏低
(例如填答者都填 4~5分,很少人打1~2粉)

結果,如果與原先的預期不同,則要解釋抽樣,樣本的問題?
解釋原先理論/文獻 VS 我們的抽樣對象 是否有明顯差別的情況
(ex 服務業的滿意度對績效指標的影響, 理論用航空業, 我們用銀行業,跑出來結果不同, 則可以試著去討論與解釋產業別的差異)
不要立刻修改假設
也不要刻意遺忘
別人會注意挑毛病的

研究限制最好先承認說明
ex 因果方向的無法確認,為何?先說明
ex 資料收集方式可能會被挑戰的地方,要先提出來
找其他研究文獻,如果也有類似的現象,拿來說明我們沒有太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