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8

氣功-陳國鎮和李嗣涔

曾任東吳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系主任的陳國鎮教授是這四位好朋友中的關鍵人物,由於健康因素,二十多年前曾勤練氣功、學過針灸,對經絡和中醫藥理用力頗深。後來,他學佛。他說:「開始學佛只是一種自我訓練,可是,對於個人的學術研究卻有很大幫助,打坐時,先靜下來,腦內成見一一清除之後,才開始面對問題,此時,解決問題的靈感,自然而然呈現在眼前。所以,解決問題,不是用想出來的,而是憑感受,從直覺而來。」

 四人之間,以陳國鎮和李嗣涔相識最早,民國七十六年時任國科會主委的陳履安有意進行氣功研究時,找了幾位教授去談,陳國鎮回憶道:「隔年,大家都提出一個測驗性的研究,我研究「氣功的外氣」(氣功發放),結果發現練過氣功和未練過氣功的人,對皮膚的電阻出現顯著的不同。學電機的李嗣涔教授則提出「氣功狀態下對腦波變化」的研究。他的研究發現,共振態腦部的a波,比平常高出好幾倍,而在入定態下,α波不見了,毫無訊號。」

 陳國鎮補充道:「李教授所說的共振態就是指禪裡修中的專注、一心一念,而入定態則指禪定,即進入心無恚礙的境界。」

 陳李兩人具有深厚的物理電機背景,他們後來進一步研究還發現一些練過氣功的人,或天生具有特異功能的人,可能出現類似神通等特殊能力。

 面對這些實驗的結果,也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啟示。誠如陳國鎮說:「生命的結構可分為四個層次,那就是人的生命,不僅只有軀體,除了軀體(物質層次),還有體力(能量),信息(心理和生理的信息)、心智功能(靈魂)等四個生命層次。若以電腦比喻,電腦硬體就像人體,接上電力,電腦才能啟動,但是,也要有各種軟體,電腦才能執行運作。」

來源: http://www.chikung.org.tw/txt/article/2000/00081301.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