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2016

演講:柯承恩博士,創意創新創業

未來產業變化的趨勢
-供過於求造成市場重於技術
-製造能力從大量同質化到少量特性化
-對消費者的價值從硬體,轉向軟體或應用
-產品價值,消費者従重視功能轉到體驗
-交易行為,從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
-企業從重視自己的製造能力到消費者行為,大數據分析非常重要
-智慧製造,工業4.0
-未來商品價格的提升,從降低成本的方向轉變到差異化的創新

柯老師比較三家企業,蘋果A,鴻海H,台積電T
毛利率:60%,49%,7%
淨利率:23%,36%,3%
研發費用率:4%,8%,1%
員工人數:11萬,130萬,4萬多

三者各有專長,在價值鏈不同位置去差異化,只是其價值及獲利有所差異!

價值創造的三部曲:
創意篇,
問why? 甚至問why not?

藝術家的創造力來自於看到一個事物,他能想像,用一種他熟悉的方式,將它表現出來。

梵谷的畫丶蕭邦的小狗圓舞曲丶作家描寫雪景,都是創意的呈現。

如何加強創造力:
對事仔細觀察,對人擴大接觸,看事有広度的視野,某些點有深度的思考,沒有經驗或不熟的要多問多學習,養成創造力的習慣,勇於冒險。

創新篇:
創意能為買主創造價值而願意付銭。
創意靠個人,創新靠團隊。

創意是作曲者,靠天才,創新是樂團合奏,靠EQ協調,要有領導者去建立環境或人際互動的機制,促成團隊合作。

創新需要開放的包容的文化,鼓勵冒險容忍失敗。

Medici effect 當高手齊聚時,高手交流即會擦出火花。

創新要有方法,程度分調整丶重組丶全新的創新。類型分業務丶產品丶流程、溝通的創新,每個再分二種。矩陣則有24種組合。

創新須容忍失敗,那有風險,有失敗成本,企業可接受的程度在於一定範圍,這範圍的拿捏是相對的。

組織內的創新,應該切割一個單位獨立去試,看得到成本和風險程度。當然領導者的心態很重要,很多老闆過於保守或計較,雖囗說創新,則會扼殺創新。

創業篇:
當手上資源不足時,看到機會,願意冒風險去開發或借資源,去試着抓住機會!

沒有技術,沒有資金,沒有顧客,沒有通路,沒有人才。創業者投入資源或用資金借資源,去完成自己的創新,然後成就機會。

台灣第一代創業是用資金買技術,隨著產品市場改變,需要思考第二代的成長曲線。

創業者對第二代的傳承是個議題,讓第二代易子而教或另外創業是個方法。

三部曲:
個人有創意;
組織有創新,領導人塑造環境激勵創新;
領導人有願景敢冒險,取得資源去創業,開創第二條成長曲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