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016

消費者eSIM 的未來趨勢:兩個不同看法

eSIM 是個趨勢, 最近McKinsey 有個專題, 提到eSIM對消費者與電信業者未來的影響。
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telecommunications/e_sim_for_consumers_a_game_changer_in_mobile_telecommunications

我個人對作者的內容,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以下就先摘要他的文章,然後提出我的看法。

首先, 我要說的, 本文對e-SIM的定義比較狹義, 是指同時存放不同電信業者SIM profiles,可以透過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來切換電信業者。所以他把Apple 在2014 內建在 iPad Air 2 and iPad Mini 3 tablets 上的 Apple SIM 不叫做 eSIM。

此外, 本文的 eSIM 也不討論行之多年 M2M(機器對機器)的內建SIM卡, 例如路燈, 瓦斯表, 電表, 土石流偵測站, 這些裝置內早已經有內建SIM(embedded SIM), 只是這些應用, 不需要切換電信業者, 通常只要固定在一個電信業者就可。本文的eSIM 將探討以消費者為主的,應用在穿戴裝置或消費者平板上, 可以自己選擇電信業者的embedded SIM.

本文對 eSIM 市場的推估, 2014年全球SIM 的產值 59億美元, eSIM 的產值 1億美元 ; 估計到2022 年SIM 的產值 86億美元, eSIM 的產值 54億美元, CAGR 分別是 5% vs 95%

本文作者對consumer e-SIM這個生態系統提出樂觀的看法, 但是合不合理, 還有待我下面的分析。先看作者的看法:
生態系的參與者: OEM(如Apple, Samsung), network operators, SIM vendors, GSMA.
理想狀況: 消費者購買OEM devices 後, 就可以自己變換電信業者, 享受最優惠的價格。事前不需要跟電信業者申請, 只要在手機上滑一下就好了!

技術與實現的邏輯, 作者認為由三個角色,說明如下:
(1)   Profile-generation unit. 最理想是SIM vendors, 其次是 network operators.  他們在雲端系統上, 可以儲存所要切換各家電信業者的 digital form - unique network access keys. 當來自手機請求變換電信業者時, 才在雲端 generate SIM profile, 並且下載到手機上的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e-UICC)
(2)   Profile-delivery unit. 這個功能就是要負責提供 encrypting function for generated profile before it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device. 理論上 SIM vendors 或電信業者都適合來扮演這個角色。
(3)   Universal-discovery (UD) server. 在consumer e-SIM 情況下, 消費者不需要跟電線業者申請服務, 而是跟設備商購買裝置就得到服務, 所以UD server 就扮演自動 service provisioning, 最好是MVNO 或是第三方業者來提供這個服務, 並且已經幫消費者處理好收費與選擇網路的彈性。作者認為 UD server 就像 domain name-server (DNS) service, 那麼簡單。

eSIM 帶給不同角色的利益:
(1)   汽車廠商或穿戴裝置廠商, 內建 “blank” SIMs 然後輸出到哪一個國家再開同那一個國家的網路。
(2)   電信業者, 則有機會扮演 leading role 來提供 convergent offers with multiple devices under a single contract with the consumer. 例如讓手機與穿戴裝置, 讓前往世界各國旅遊的消費者,可以享受方便。
(3)   消費者, 全球使用, 自由選網, 且最低消費。
(4)   手機廠商, 則可以控制它與消費者的關係, 不需要被電信業者做梗。同時拿掉SIM卡插槽, 讓手機平板空間設計更加自由。
(5)   SIM vendors 則可能扮演e-SIM-generation 角色, 增加收入來源.

eSIM 對電信產業的衝擊:
因為eSIM 將會讓電信業者失去對消費者的主導權, 對於行銷或通路,都會帶來影響。
(1)   Marketing and sales. 想像消費者購買一個平板/手機後, 它不需要找店員申請服務, 也不需要到電信公司拿到SIM卡,而是, 看看廣告或是在手機app 上選擇最便宜的電信業者, 然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不滿意還可以換。所以, 電信業者必須改變行銷方式, 如何讓消費者只要掃一個 bar code, 就可以sign up , 然後也很方便的讓消費者可以增加其他的穿戴裝置,享用主資費。同時, 消費者可以不必跟電信業者綁約了, 銷售方式就不同。
(2)   Customer touchpoints.未來消費者不需要到門市買手機或是辦門號, 電信業者欠缺接觸點。
(3)   Logistics. 關於customer-service 與 logistics 都需要重新設計流程,
(4)   Churn and loyalty. 未來太容易變換業者, 所以如何維繫客戶的忠誠度, 是一個挑戰。也有可能未來越來越多的預付卡服務產生, 電信業者與第三方預付服務業者合作。至於還有沒有綁約服務,則要看未來的第三方服務業者的包裝, 如果APPLE或三星自己做服務業者, 可以包裝2年舊機換新機的優惠。
(5)   Prepaid versus contract markets. 對於經常性綁約的月租市場, 未來的趨勢, 手機補貼可能會減少, 目前全球將近20%有綁約補貼, 未來可能會少於8% (2020).

eSIM後的市場業者與獲利模式:
(1)   Wholesale service provision. 批發商跟許多家電信業者批發門號與流量, 但不需要跟消費者說, 他是跟那一家業者批發的, 消費者使用的網路可能是批發商取得最低價格的網路,
(2)   Social-media and Internet-content service providers. 例如Google’s Project Fi  就是由社交網站業者來經營的,他們提供行動通訊與WIFI上網,也提供IP語音,方便消費者。採用的帳號,不是電話號碼,而是社群網站的帳號。他們主要靠廣告來賺取利潤,而不是拿上網服務來為消費者賺錢。
(3)  New pricing schemes. 當電信業者提供 voice over IP (VoIP) 或voice over LTE (VoLTE), 可能會降價或是綁補貼,來吸引消費者。
(4) Global roaming services.  許多MVNO是為國際漫遊節費,利用 e-SIMs 提供跨國的漫遊服務,包括漫遊上網,都可以享受最低的數據費用。

本文最後,提到 GSMA 正積極在推動跨國的 e-SIM 應用,而延伸帶來對現有電信業者的衝擊,作者最後只是丟出問題給電信業者,要他們想想,如何尋找新的定位,新德收費,新收入來源與補貼策略?作者也不知道,是否已經有聰明的電信業者將要領先嘗試,或是跟隨誰的腳步,相關的策略與提案都需要審慎考慮。

以上是作者的寫法,接下來是我的看法:
(1)先看 eSIM的定義範圍,作者很俠義的討論消費者的應用。但作者忽略了,eSIM的產生與機會很大一部分,是要解決物聯網,在工業用或M2M使用的範疇。
(2)再看消費者市場的eSIM應用,作者太天真的認為,穿戴裝置都需要內建SIM卡?穿戴裝置未來都需要連網,但可以採用的聯網技術很多,加上考慮低功率與省電需求,穿戴裝置不需要SIM卡,只要透過藍牙或是其他近距離通訊技術,就可以透過手機聯網。
(3)作者可能會ARGUE,這些穿戴裝置需要SIM卡 identity 或 security element的功能, 不需要行動通訊的模組能力。那也OK, 作者應該知道這些功能並不需要用到 eSIM,都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4)再看看那個consumer segment 或use case需要eSIM?我看只剩下手機,平板與少數的筆記型電腦。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協助全球化生產的流程問題,以及消費者國際漫遊的需求。手機業者尤其以頻果電腦,最積極要往這方面努力。但是頻果只敢拿平板來測試市場水溫,1年多的嘗試,並不太成功,原因是,購買平板的消費者,未必需要行動上網。頻果在手機方面,很大的比重,還是來自電信業者的補貼,他不敢挑戰整個大的補貼趨勢。
(5)就國際漫遊的市場,近年來,已經有許多的變相的國際節費方案,如WIFI分享裝置,如國外預付卡,如跨國的儲值卡,或是電信業者透過漫遊節費包,以及各國越來越多的WIFI熱點,其實,需要透過ESIM來解決國際漫遊節費的需求,應該越來越少。
(6)作者提到第三方的服務提供者 (UD server)做到類似DNS服務,這個想法的盲點,是忽略全球許多國家有監聽(數據監聽,語音監聽,VOIP監聽)需求,所以申請電話門號,需要確認申請人的身份。行動數據與門號要像DNS這麼容易的取得,是不容易的。作者完全忽略了法規面的限制。
(7)作者全篇文章,到了最後的獲利模式,顯然沒有清楚得交代。
(8)作者提到GSMA有在推動 eSIM, 作者卻沒提到,不同SIM vendor 有利益得衝突,目前還沒有做到相容性。
(9)作者可能沒有深思,整個生態圈是不同利益團體在分食一個日漸萎縮的行動通訊市場。SIM vendor 要來分一杯羹,那誰要投資?第三方的團體(包含MVNO業者)想要低價搶食,要低價就要採用低成本與低投資,也就會採用quick solution,這些團體是否會用到eSIM,值得懷疑。
(10)回到前面的第一點,我個人認為,eSIM的應用,是要解決物聯網數量龐大的裝置聯網之用。eSIM在物聯網的應用還需要面對Lora之類,低功率遠距離新通訊標準的挑戰,未必可以成功。至於作者提到的消費者eSIM應用,個人對作者觀點保持懷疑的態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