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015

電影:KANO嘉農

這兩天花了三個多小時看完這部電影,當中吳明捷手指流血還不放棄的投完球那幾幕,以及最後還是輸了比賽,大家忍住不哭那一幕,令人心有戚戚。

電影中有些名言值得深思,例如我們不要想著贏球,但要想著不輸球。像濱田老師家的木瓜樹,樹根上種了一根長長的釘子,會使得木瓜更有長滿果實,綿延下一代的動力,就像大家要置於沒有退路的情況,才能激發斗志。近藤老師要求大家跑步,不斷喊著甲子園,耳濡目染久了,大家就會真的實現夢想,來到甲子園。吳明捷忍痛要完成比賽,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在甲子園的最後一次機會,放棄了,就沒了。

這是從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真的有個近藤兵太郎先生,在嘉義農林學校帶領野球隊,從1929到1937,這段時間,他把從沒有贏過比賽的野球隊,異軍突起,打敗全台灣的中學隊伍,進軍1931年甲子園,打入決賽,並且拿到亞軍。1933,35,36,37 KANO又再進軍甲子園,但都在預賽第一場或第二場就敗北了。讓1931這場賽事,成為台灣日據時代,最佳的成績。

近藤,發現蕃人會跑,漢人善打,日本人善守,於是在這個隊伍中6個日本人,4個漢人,5個蕃人的組合。他鐵血的訓練,把一些沒有經驗的學生,訓練成進軍日本的強隊。故事中穿插,台灣人不忍心小孩去打球,日本人八田先生造好嘉南大圳,以及嘉義噴水池建造好完工等橋段。但根據一些影評,批評導演扭曲史實,把不同年份的東西故意兜在一起。

劇情中有些不合理的畫面,也許導演想要呈現類似卡通化趣味化。例如,在KANO球隊為了撿拾八田先生的帽子,在稻田中踩踏的畫面,非常不真實也做作,因為綠色稻子的田下是泥巴,一群人踩踏後,稻子會踩扁陷入泥巴裡,不會彈回來,而且球員們不可能凌空微步,腳底不沾泥巴的。另一個不真實的畫面,是球員們踏入甲子園的那一幕,所有人遲到,而且全部在入場處東倒西歪的,要凸顯他們暈船趕來,要製造詼諧效果,但太做作。另一個是。嘉農與嘉中的第一場比賽,導演要製造KANO球員沒有實戰經驗,還故意演出球員打擊出去,竟跑錯壘包方向。很假的畫面,還有KANO拿到全島冠軍,在嘉義街上遊行,到了噴水池,聽說嘉南大圳放水了,竟然球員全跑到圳邊去和八田先生聊天。這時候的圳邊,以及水田的水溝邊,都是完整的水泥壁,那也是令人不可思議。此外,(片中1小時54分)就是錠君(北海道札幌隊長/主投)來南洋當兵,路過台灣,堅持到嘉農的練球場來看這個天下無敵KANO/英雄球場的真實狀況,他來到嘉義噴水池旁,這時候懸掛的布條旗與店家的招牌,所使用的是國民政府的漢字與標語,而非日本的漢字,用法也比較像是國民政府來台後的詞彙。(如截取畫面)

時代背景,有一點我不太確定,也無法考證,只是覺得怪怪的。故事用錠君坐船到台灣,換搭火車到嘉義,然後還要再往南洋走,來穿插整個故事,有點突兀,但這是導演的故意佈局。但在錠君來台灣的這個時候,片頭提到戰情危急,我不確定台灣是否空襲很多了,但故事卻把錠君的造訪嘉義與KANO球場,拍的很像來旅遊一般悠閒,街頭上百姓生活快樂,只有車站裏面有些穿的很新的軍服的台灣人被抓去當兵,卻看不出戰爭的慌亂與日本人對軍隊管理的紀律節奏。錠君可以自由進出車站,太悠閒了吧!

看完片子後,用心想,導演是希望激發什麼樣的情感認同?凸顯日本漢人原住民的種族融合?全場用日文演出,是要演給日本人或老一輩日據時代的台灣人,還是年輕的哈日族?他的目的在記錄台灣在日本統治下,某些族群的奮鬥歷史,用正面的和諧的角度來呈現?

比賽輸了,勾起我們年輕看中華隊(台灣隊)到國際棒球賽,那種國家隊伍的認同感。但是KANO對觀眾而言,是站在台灣人的角度,去激發台灣民眾對這個中日合組隊伍的認同?還是強調日本教練近藤對KANO的用心,讓大家感佩他?如果它只是一個紀錄片,是KANO在80年前的中日學生合作奮鬥史,他的輸贏值得觀眾感動的淚流滿面嗎?如果為了一群熱愛棒球的人努力的靈魂而感動, 導演從KANO的角度凸顯他們的努力,讓人感動。但我相信,北海道札幌隊,中京商業隊,松山商業隊,他們也有更加努力與熱愛棒球的隊伍,他們也是第一次進軍甲子園,中京還從此連續三年拿到冠軍,創下另一個傳奇。如果是記錄片,其他隊伍也有值得被稱頌的奮鬥歷程與故事,KANO除了來自台灣這個因素外,熱情跟他們都一樣。如果是這樣,觀眾為何要被導演的鏡頭拖引,只在乎KANO呢?

看電影,可以不必這麼複雜,感動過了就好了吧!但這部片子,就因為他的背景是台灣,含有日本,含有棒球,就讓wo認真一點去想想吧。以上只是自己的淺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