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14

送走2014-閱讀餐廳的人們

一年又將盡,中午到某飯店餐廳用餐,坐在角落慢慢享用,也利用機會聆聽旁邊幾桌用餐人們聊天聊什麼。這種聆聽也是種田野調查,被調查者是一群有錢或有閒情的人們。
旁邊二人座是工作上有往來的一對中年男女,二人各有小孩,女的沒提到老公,男的有提及老婆但被女方嘻笑過去。女的在講買屋租屋,男的分析股市房市變化,似乎是老朋友聚餐,也像老情人相會。

對面3個中年男子,坐中間的男子穿着深灰夾克,講話台灣國語腔,初看沒什麼料的,言語中透露他開公司在台中高雄都有,他在屏東高雄許多開發䅁的土地都是他仲介的。他和其他人提到他也在莫斯科車城和海㟥威看土地開發。哇!

左前方四位女子,背對我穿紫色衣服者話少卻似乎最富有的,那套衣服是設計過的。面對我穿紅色衣服的話最多,他從批評林佳龍市長要拆BRT說起,講到他朋友旅遊住豪華套房一晚20萬元,晚餐吃血燕窩像海菜芽一樣濃。左前那位穿藍色衣服,他是新加入的,被紅色衣服那個介紹給2個貴婦,叫做老師。老師首先稱贊紫色衣服那位大姊,說大姊要多出門,才能讓台中市街頭增添多美。老師提到他朋友買一個古董花2千萬,買個什麼又花1千萬。紅衣説國家地理雜誌辦的北極之旅要價79萬元,老師則説他老公給他2個行程選擇,非洲看動物遷徙或北極看極光(住極光屋)約39萬元,非洲可坐直升機跟動物跑,北極則穿救生衣躺在浮氷上看極光。右方黑衣女子話也不多,只在討論北極行時,透露他有朋友住在加拿大,他從加拿大去阿拉斯加較快。他聊到北極阿斯基魔人吃生鮭魚喝氷山融水…又聊到去巴黎5天花50萬元⋯一群貴婦的閒聊。

對明天即將到來的2015年,大家充滿希望,那是值得慶幸的。




12/27/2014

閱讀蔡萬才先生

從百萬拚到4兆! 蔡萬才打造富邦帝國的傳奇一生(摘錄)
財訊雙週刊作者: 文/林文義 | 財訊雙週刊 – 2014年10月17日

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在10月5日突然過世,12月23日舉辦追思會,許多政商名流前來追思,往者已矣。但他的努力有些值得借鏡學習。

他把一家只有10位員工,年營收100萬元的小公司,在50年間,發展成資產4.7兆元,年營收4800億元(富邦金加上台灣大哥大的規模),員工超過三萬人的超級企業集團,這是傳奇。運氣很重要,他的人格特質與佈局得當也是主因。

1929年出生於苗栗竹南的蔡萬才,早年與大哥蔡萬春到台北發展,六一年受蔡萬春之命籌組國泰產險,並由此起家。1972年起當選3屆增額立委,1978年設立富邦建設,做起不動產生意,但房子蓋好後卻碰到中美斷交,蔡萬才非常擔心這批建案銷不出去,沒想到案子推出後居然大賣,蔡萬才覺得是「富邦」這兩個字取得不錯的關係。富邦就是「富國成邦」,意思是做生意是要貢獻社會,不能凡事只想著自己,富不是富自己而是富國家,所以往後富邦集團成立銀行、人壽、證券就全部取名富邦,不再用國泰這個名字了。

蔡萬才先後四次精準併購香港港基銀行、台北銀行、ING安泰人壽、中國華一銀行。富邦的策略透過併購達到「多元通路,多元產品」的目標;像銀行、電信、購物台等都是通路,而通路就是一種價值,透過通路累積客戶、累積關係,最終就能累積財產。

久經商場險惡的蔡萬才始終強調,事業在擴張之餘要留意風險,做生意講究「入山要先看山勢」,做一件案子要先評估風險。在今年初富邦集團的旺年會中,蔡萬才向員工演說時特別強調:「自己的風險管理,這個是每天都不能放鬆的」,這句話蔡萬才留給兒孫輩們最重要的「商道」吧!


今周刊報導蔡萬才先生的幾項成功秘密(摘錄):
祕密1 低調、保守/悄悄超越國泰 悄悄改寫歷史
  
祕密2 堅持、嚴格自我要求/面對總統、客戶的錯誤也不假辭色
  蔡萬才的自我要求一直非常嚴格,只要他認為是對的事,一定堅持到底,絕不退讓,就算對方是總統也一樣。
  
祕密3 強力管控風險/秉持寧可少賺、不要賠錢理念
  蔡萬才的硬脾氣,不是只有用在公司經營,他教子嚴格也是業內聞名。即至今日,每周一中午,蔡萬才固定和兩個兒子進行午餐會報,兒子要把一周來的大事向爸爸報告。因為這樣頻繁緊密的聯繫,讓富邦「鐵三角」(指蔡萬才父子三人)一直以來的溝通,始終無障礙。至於由蔡萬才親自召開的主管會議,則是每半年召開一次,所有子公司副總以上層級都要參加。富邦內部人士說,這麼多年來,「總裁」在每次會議上強調的主題,一定都緊抓著「風險控管」,顯然在記取上一次九八年金融風暴的慘痛教訓後,風控就成為他老人家心中最重要的事。
  
祕密4 眼光準、出手重/緊盯目標 一出手必定使出全力
  此外,蔡萬才堅持旗下事業不玩高槓桿遊戲,一來無論富邦金或台灣大,董監質押比都掛零(註:持股都沒有設定質押),可以說是金管會眼中的模範生;二來富邦要麼不出手,「要麼一定謀定而後動,股權絕對集中掌握。」
  
祕密5 因分家激起的鬥志 /分到的國泰產險 是集團最小的一塊
  一九七九年,由蔡萬春、蔡萬霖創辦的舊國泰集團分家,五兄弟中排行老四的蔡萬才只分到國泰產險(富邦產險的前身)、與國壽的一些股權。相對二哥蔡萬春這一脈分到國泰信託、租賃、國信食品、來來百貨等事業體,老三蔡萬霖分到國泰人壽、建設、國泰醫院等,只有蔡萬才的版圖最小。
 
祕密6 摔跤之後謹記教訓/沉潛養傷後 掌握三個跳升機會
  但富邦銀並非一路挺進、毫無窒礙,一九九八年,讓富邦狠狠跌跤的本土型金融風暴爆發。那一次,蔡萬才的兩個兒子蔡明忠、蔡明興一連踩了國揚、新巨群等幾個超級大地雷,幾乎要賠掉富邦銀半個資本額;蔡萬才震怒,甚至在員工面前重話訓誡兩個兒子,還把很多重要印鑑、房地契等,重新收回自己管理。在老帥親自運籌帷幄下,往後十年,整個集團出現三次關鍵性的升級,
  第一個階段讓富邦本業——金控的體質強化。
  第二階段,則是富邦集團開啟全新的電信版圖。
  第三個階段,是富邦成功地在中國攻下灘頭堡。

祕密7 「不爭」的老二哲學/很多第二 集結起來就成為老大
  有市場人士分析,富邦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幾乎都是市場老二;比壽險,即使吃進了ING安泰人壽,也還是比不上國壽的規模;比銀行,中國信託可能還是略勝一籌;比證券,元大證才是老大哥;比電信,中華電占盡優勢。

(下圖是台中市日月千禧酒店旁的天佑台灣塑像)

4G 應用服務推動小組開幕儀式

12/27 在台北市福華文教由經濟部工業局舉辦4G寬頻服務普及與產業發展推動計劃。找到產業界,政府單位與地方政府的代表,共同進行4G 科技專案的啟動儀式。6家電信業著,7個不同縣市政府代表,共同參與了這個活動。開幕儀式後,由6家電信業著分別闡述他們在智慧城市規劃上的構想與已執行的成果。

中華電信標榜他們做的台北市公車系統;
台灣大提到智慧學習,行動支付
台灣之星建議延長示範期間
亞太提到消防救災
國基訴求大數據分析
遠傳提到數位醫療與交通應用

蓋德科技gCare智慧手錶

智慧手錶製造商蓋德科技12/24推出三款gCare智慧手錶,鎖定高齡族群,主打結合醫療院所、安養機構和生活服務業者的雲端照護服務,單支售價在7,990到9,880元之間,但搭配雲端基本應用服務專案,月租費只要149到299元,手錶本身採取年租模式,完全不收費。

蓋德科技的智慧手錶訴求高齡使用者,因此gCare手錶系列皆具備一鍵緊急求救、定位、軌跡管理、跌倒偵測和隨需服務的功能,並且均可直接安裝SIM卡使用,確保使用者無論在哪都可以撥出緊急電話和可以被聯繫。搭配連結血糖機、血壓計、體脂計或體重計,就可以在手錶上管理所有生理健康數據,使用者的親屬也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這些數據,若情況異常也會通知使用者本人與其親屬,以防不測。
此次蓋德總共推出gCare 700、gCare 800和gCare 900三款第三代智慧手錶,其中gCare 800和gCare 900搭載Android 4.4系統,可自行下載其他App,gCare 800主打運動管理,gCare 900則有心律量測功能,可以顯示心電圖波形(ECG)和心率變異分析(HRV),錶面上有一貼板,測量時手戴手錶並將另一手手指貼上,即可測量心律。

德第三代智慧手錶整合第三方業者包括秀傳、高醫、哈佛健檢、雙連安養中心、福田居家…等照護、健檢和生活服務業者總共14家以上。
蓋德從五年前便開始生產智慧手錶,光跌倒偵測這個功能就做了四年,目前外銷到11個國家,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為主,蓋德第二代智慧手錶光在中國大陸就賣了2萬支以上。蓋德明年將會與中國的中小學合作,免費發送300萬支智慧手錶給孩童使用,以期快速開拓智慧手錶的孩童照護市場。

資料來源: 數位時代報導 2014/12/27

12/25/2014

物聯網-目前 ibeacon 的市場嘗試

iBeacon運用Bluetooth Low Energy (簡稱為BLE,藍牙省電模組),也就是一般業界習稱的Bluetooth 4.0,iBeaocn利用藍牙4.0低功耗的特性,以一個小型的iBeacon基地台,建立起一個訊號區,讓接近這個Beacon並且手持相容智慧型裝置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特定的訊息。其原理為由Beacon不停的對四周的手持裝置「廣播」藍牙訊號,附近的手持裝置在接受到這樣的訊號之後,會透過App將這樣的訊息回傳到雲端,並由雲端提供該手持裝置應該接收到的Location -Based訊息。(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iBeacon引起的全球商業行銷新型態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45&id=365415#ixzz3Mpgbyftg )

2014.10.7 IT home news: beacon 在商家進行推播的服務:
國內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與KKlabs合作,11月將在「典藏咖啡館」位於台北市長安東路的店內佈署iBeacon,消費者手機、平板電腦上只要安裝電子書App,在店內消費即可閱讀典藏出版社提供的免費電子書,離開後3小時內自動停止免費電子書服務。

iBeacon訊號發射器,外型相當迷你,內部使用鈕扣電池供電,約可使用3到5個月,訊號範圍約30公尺。典藏咖啡長安店有4、5層,每層約佈署一個iBeacon發射器,就能感應到消費者的行動裝置,提供免費電子書閱讀服務。

消費者開啟iPhone上的藍牙通訊功能,進入店內就會收到免費開放電子書閱讀服務的推播訊息通知。Android手機則必需確定支援BLE,且使用的系統為Android 4.3以上的版本,才能支援iBeacon,但Android手機用戶進入商店後不會自動收到訊息通知,必需自行開啟App。

2014.10.28
由遠傳電信投資的時間軸科技,在今年4月發表店家優惠聯播平台「Qbon優惠牆」後,11月更進一步推出iBeacon inside的虛實整合服務體驗,首發將與遠傳電信的信義威秀門市合作,在信義威秀附近逛街、看電影的消費者,只要靠近當地的遠傳門市,就可以透過iBeacon(藍芽訊號)收到Qbon 發送的優惠訊息,體驗即時(Real Time)在地行銷。

iBeacon在台灣已經多次現身,包括台北國際電腦展時,進行展館內導航,以及最近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的「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也是利用iBeacon來進行導覽,參觀者一靠近指定展品,手機就會自動進行相關文物解說,甚至可進行相關遊戲,讓參觀者由互動遊戲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2/18/2014

物聯網應用-防走失智慧手環

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與畢嘉士、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合作推出NFC防走失智慧手環,民眾發現失智老人走失可以手機感應後自動向協尋中心通報,幫助親屬找回失踨的家人。

國內約有20萬的失智症患者,如果沒有防護措施,則有超過4成的走失者找不到家,造成家庭及社會問題。根據統計台灣每天平均有24.6個非自願性走失者,失踨老人協尋中心成立以來共接獲6200多起通報個案。

民眾發現配載防走失智慧手環的失智老人,只要開啟智慧型手機上的NFC感應功能,輕觸老人家的智慧手環,手機就會自動開啟瀏覽器進入協尋通報中心網頁,按照網頁上的通報流程輸入通報者手機門號、通報者手機GPS所在位置,由協尋中心協助通知警員或家屬。該NFC手環為屏東基督教醫院開發出的專利,以公益方式授權給老盟,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贊助開發,民眾若有需要可向老盟申請。首批4千支的防走失智慧手環限定申請對象為台北市、新北市,及屏東地區的民眾申請,若為中低收入戶或領有失智障礙手冊可以免費使用,若沒有上述項證明者則需付費,包括手環成本200元,還有24小時通報處理的協尋中心服務費每年500元。

民眾在手機上協尋通報頁面時要先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系統會根據所在位置告知附近的警局地址(含電子地圖),指引民眾協助失智老人前往,若民眾當下有急事不方便協助帶往警局,可點選「不方便」,協尋中心會在幾分鐘內撥話給熱心的民眾,同時向附近警局請求派附近的員警前往帶回警局。

這種做法,是採用NFC的晶片,作為被動的感應。類似做法是寵物的搜狗網,是利用QRcode或NFC晶片綁在寵物身上,走失的時候,讓其它的好心人士掃描,並且到網路上登錄。

這類做法,有人說不叫物聯網;卻也有人說是。不去無謂爭論,也許當防走失手環換上藍牙晶片或是可以主動告警,就會被歸納成物聯網吧!

物聯網-BLE防丟器的應用

最近研究物聯網,發現有一種應用,是通過藍牙的技術來建構小型的物聯網,然後,可以防止貴重的東西遺失,或是透過其它的人來找回遺失的東西。

貴重的東西可以是手機相機,寵物或是人,這個裝置通常就是一顆50元硬幣大小的東西,他透過藍牙和手機連線。這東西為了省電,通常不會太多功能,頂多就是在遠離手機app時會發出聲響。市面上的產品有一家叫tinyfinder, 有位部落客寫了評測文如附件。

http://wen1015.pixnet.net/blog/post/40514884-%5B心得%5D-tinyfinder-迷你藍牙追蹤器-防丟器

在amazon,pchome 賣場上也有許多類似的防丟器,他們的價格大約在幾百元到1000元,差別就在於晶片偵測手機app的靈敏度,app可以支援的防丟器數量,以及防丟器本身的外觀與附加功能(有些防丟器可以選擇不同的提示音樂)。

有些防丟器,號稱可以透過物聯網找回失物,他們的概念是,如果全台灣所有的人都把手機安裝這隻app,每個人都打開藍牙,在方圓30公尺內如果有失物,就會透過這個綿密的網路,把失物的位置傳送到平台,並透過平台資料庫通知失主,他的失物在哪裡。聽起來非常美好,但前提短期間內不容易做到。

有篇報導指出,每年許多人的手機遺失,也有許多筆電遺失,如果裝了這個防丟器,可以幫助失主,提醒他,然後找到失物,太棒了。但是問題在於消費者願意付這個錢來購買防丟器?隨時開著app和防丟器連線?

有人把防丟器掛在寵物或人身上,最大的問題在於藍牙的死角會造成寵物跑到死角時,防丟器開始亂叫。或是在戶外,叫聲太小也聽不清楚。最麻煩的是當該叫的時候不叫,或是電池沒電力,防丟沒有發揮效果。

掛在人身上,就有點像電子腳鐐,可以協助看護傭人保持與病人的一定距離。問題出在看護傭人的手機必須經常開著app與藍牙,而且病人不能亂拔掉防丟器。

12/17/2014

遠山的回音(5)-讀書會心得

今天晚上的讀書會,探討遠山的回音這本書。導讀者淑芬學姊,他用感性的方式來導讀,是另一種的讀書會方式。

摘要本書金句,在括號中註解今天的心得:

在是非對錯的疆界之外,有片曠野,我將在彼方與你相會,(13世紀盧米的詩)(本書的主軸,描寫人生中沒有是非對錯,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回頭見)

如果你活的夠久,殘酷與慈悲其實是一體的兩面,端看你如何決定?(魔怪對阿育老爹說,然後阿育老爹喝了忘情水,不帶回小孩,忘記看到的一切)(本書各章描寫不同的愛,但每一章都面對一種割捨的抉擇,give and take 的抉擇,就是殘酷與慈悲。1.父對女的愛,把女送給人後的自卑,2.兄妹的愛, 貧窮相依為命或分離享樂?3. 姐妹的愛,痛苦的相約束或痛苦的分離?4.主僕或同性戀的愛,納比被男性公開需要的愛或納比對異性隱秘得不到的愛?5.陌生人的愛,真心卻無能為力的善與虛偽卻可以實現的偽善?6.養母女的愛,代溝與愛上同一個男子的悲哀。7.高牆內的小開與難民營中的男孩,8.母子關係不如陌生女子與母親的關係,9.女對父的愛,父送安養院後,女得到人生的自由。

要批評別人的內心想法,必須以謙卑與慈悲的角度來判斷。(納比看妮拉無法照顧華達提先生,放任他的那種無力,不忍苛責妮拉)

每個人都要活過之後,才知道自己生命的宗旨。(納比在華達提死後,悵然若失,才發現,他活著,是因為有個需要被他照顧的人,他不結婚,因為在男性主任身邊,他已經有家的感覺。)

有些人隱秘,濃烈,不求回報的愛,反而造成其它人的不幸。(納比對妮拉的愛,讓他幫妮拉找到一個養女,卻拆散一對兄妹和一個家庭,這是他最大的後悔)。

他擔心這本書會讓他對她的虧欠曝光,(叔叔,別走,別離開我);她在書上寫了兩句話,乾淨利落,善意的慈悲:“別擔心,書中沒你”。(愛得利斯到羅西的簽書會,心懷愧疚,卻看到羅西的狡猾)

那些東西都是我們掙來的,我們沒有任何需要感到抱歉,--你是去哪裡(喀布爾)得到倖存者罪惡感症候群? (愛得利斯回國後本想贊助羅西,被他老婆數落,然後就縮回去了。)

他在喀布爾醫院裡面那種強烈的迫切感,回到美國已經模糊不清。他對她的承諾,變得輕率而錯誤評估,他的力量,意志與性格都嚴重錯估了。最好他忘掉,因為他的能力做不到。(距離與家庭環境,影響了在災區的那種同情心)




手機支付和行動支付新趨勢


支付寶用iphone 指紋辨識功能支付

2015年ICT預測:4G爆發、物聯網及行動支付跨入新紀元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705

行動網路有多夯?一年吸引 190 億美元投資,六大成長動力非看不可!http://share.inside.com.tw/posts/11436

GOMAJI的O2O,"手機付款" 與 App策略
http://www.inside.com.tw/2014/12/16/gomaji-o2o

12/16/2014

書:帶人的藝術

年終考核到了,許多主管在怨嘆底下無適合的人才,也想攆走不好的人,卻怕工作做不完,只好將就用人。
這本書敎我們把人的專長激發出來,用結果導向的問題去解決問題。4個原則七個步驟如附圖。

12/10/2014

行動支付moneycoin

今天數位時代在松菸文化園區展出meet taipei 創新展覽,其中行動支付的廠商,moneycoin 最吸引人。在各家業者推出行動支付之際,他們已經先推出服務。
暘碁資訊的MoneyCoin電子錢包APP不只能用手機執行刷卡付費,還有儲值、票券兌換、優惠集點、公益捐款、快速加入會員等豐富功能,消費者可在零售店家、餐廳、網路商城、計程車、自動販賣機或電視型錄上做使用。
志英衛星車隊與皇冠大車隊為現在台北地區與MoneyCoin配合的智慧型計程車隊,只要叫車時指定使用行動支付,車隊便會派出智慧型計程車供民眾搭乘,乘客於結帳時出示QR Code給司機掃描即可付費!
MoneyCoin與黑松合作推行智慧型販賣機,預計年底前會在台灣鋪設200台,只要將個人信用卡加入MoneyCoin電子錢包內就可用手機買飲料。

12/09/2014

淘寶網個案討論會

台大EMBA的校友個案討論,由郭瑞祥院長主持阿里巴巴(淘寶網)個案。
這是台大團隊撰寫的個案,資料來源大多是公開資料,因此對領導人的決策和重大策略的推出過程較沒有深入的撰寫和說明。但是台大團用心比較BAT三家大業者的資料,把三家過去15年的發展歷程給整理的很清楚。

與其看整理的資料,不如從馬雲的演講來看他的遠景與風格。

馬雲在史丹佛的演講(2013/6/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xJhgYZXL8
Alibaba Founder Jack Ma: Ideas & Technology Can Change the World

馬雲1999年對員工的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9-C4_8dVo
Alibaba IPO: Jack Ma's Original Sales Pitch in 1999



12/07/2014

巔峰對決:馬雲對馬化騰

劉世英著,上海交大出版描寫馬雲和馬化騰競爭的故事。
書中經典名言摘要如下:
核心資產:阿里-數據。騰訊-用戶。
馬雲擅長講道理,作創業導師,習慣站很高看全局。馬化騰則是工程師及産品經理,習慣站一缐看問題。
馬雲講得玄,理想大,例如貨運天下,要開創新局。馬化騰實用主義,只會抄襲和模仿的公司。他不是先做但都後發先至。
馬化騰說12年前我們種了一棵果樹,關心的是果樹能不能賺錢:現在我們有很多果樹,開始關心果園氣候適不適合。
馬雲是市場規則的破壞者改寫新規則:馬化騰則是市場競爭的破壞者,蠻不講理的爭奪。
阿里就像魔方,各個面向都做,但不深;騰訊就像金字塔,一項項堆疊,紮得深入。
阿里從B2B阿里巴巴,到C2C淘寶, 到直營的B2C(淘寶商城)到聯營的B2C(天貓)。都在電商領域;騰訊則從QQ為基礎,先做遊戲,在遊戲上賺錢,然後做門戶,然後拍拍網(學淘寶),財付通(學支付寶),螞蟻搬家(2006趁火打劫打淘寶),QQ網購(2011 打淘寶商城),2012入股京東來打擊天貓。
著眼于敵人,受制於敵人; 馬化騰是個工程師,抄襲然後做的更好是他的強項,但也因為太過於拘泥抄襲,而被無形中牽制了。有了京東,那他原本的QQ商城呢?QQ是他的社群強項,卻受限於社群之內,而難以突破社群外的客戶。
淘寶旅行,採用平台模式槍入旅遊市場,百度的去哪兒則在搜尋市場上站穩腳跟,騰訊併夠同成網與藝龍網,淘寶又成立一淘網進入線上旅遊搜尋,三大在拼場時,攜程網仍然穩站酒店地位,只是不知最後會被BAT那一個併購?
奇虎360周鴻偉在雙馬之間的戰鬥-周最早開發了3721(是一種流氓軟件,植入電腦後就會進行偷窺),後來賣給中國雅虎,馬雲入主雅虎後,周創立奇虎360,然後會在電腦裏面殺掉雅虎助手(原3721),而馬雲則透過雅虎助手封殺360安全衛士。後來,騰訊推出QQ醫生,很快普及到QQ用戶,奇虎360安全衛士,擔心市場受影響,就主動提醒客戶卸載QQ醫生,QQ醫生改名QQ安全管家,重新載入電腦,並開始封殺360;360又推出保護器,揪出QQ偷窺的證據。正當騰訊和奇虎在熱鬥的同時,馬雲和奇虎合作,奇虎幫助馬雲抓出釣魚網站,避免惡意交易,而馬雲則投入許多廣告費在奇虎360的平台上,雙方互蒙其利。2011馬化騰則投資金山軟件(16%成為最大股東),金山軟件與奇虎在2010就互相封殺過,馬化騰入主後更加競爭。2012金山推出的獵豹瀏覽器,企圖與360瀏覽器一拼高下;另一方面,馬雲牽手360在手機瀏覽器上勝過騰訊與金山。
2013年馬雲投資18%新浪微博,開始切入社交網站。2013年馬化騰投資搜狗(拼音輸入法,瀏覽器,導航頁,搜尋),打擊360在移動搜索方面的領先地位。
微信上,2012騰訊的微信上市,馬雲投資陌陌,馬雲和微博合作,馬雲又做了來往(行動電商),而馬化騰則開發微信電商,藉助社群力量做大。
接下來,還有在團購,娛樂和打車方面的競爭。兩大馬的競爭,爭得你來我往,真的很精彩。


12/06/2014

電影:愛在巴黎破曉時(le weekend )

一對結婚三十週年的夫妻尼克和梅格到巴黎度假,回味30年前到巴黎度蜜月。二人都在大學擔任教職,哲學和生物系,尼克因被學生告訴,可能失去工作:梅則厭倦工作想退休做些喜歡的事。唯一的小孩則遊手好閒,和媳婦住在家中。

尼克和梅將近60歲,但多年沒性生活,也因觀念差異常吵架,尼克十分倚賴老婆,擔心他移情別戀,渴望親宻卻沒有滿足,尼克想寫小說,卻被吐槽。

梅渴望自由,想學很多新事物,對性冷感。嘴巴批評尼克卻心中很忠心,嘴巴講要離開,卻擔心尼克消失。

他們到巴黎住入一個䀚貴飯店,

電影:卡夫卡變形記

卡夫卡某天早上起床變成一支怪蟲(像大蟑螂)。

他是經濟支柱,生病後先為家人帶來騷動,傭人走了,媽病了,妹不能去法國學音樂了,爸生氣的用水果砸他。

家中沒收入,他爸外出工作,他妹也去工作,全家因他變形也變了。他只能在一旁默默的看。

後來他們把家中房間出租給三個紳士。並煮飯給紳士,彈琴取悅他們,卻在關鍵時刻,卡夫卡跑出來了,嚇壞紳士,不僅不付錢還保留賴著旳理由。

他妹妹受不了,開始抓狂並計劃攆走卡夫卡了。當晩,卡夫卡就死了。隔天一早清潔人員清理掉卡夫卡的屍體,故事結束。


電影:挪威的森林(限制級)

村上春樹的小說,也是獲坎城影展金獅奬的電影。

電影描述以渡邊徹為第一人稱的愛情故事。赤裸裸的把年青人對性的渴望呈現出來,也把憂鬱複雜的愛情關係坦白交代給朋友。從旁觀察,故事中的人都有些精神上的病態。

渡和木月是高中好友。直子是木月的青梅竹馬(三歲就認識六年級就接吻卻辦不了事),不知何故18歲那年木月自殺了,直子哀傷而患了精神疾病。

直子19歲生日那天來東京找渡,性渴望下兩人刅事了,直子卻矛盾後悔躱起來。直子一直不能理解,為何和木月不能,卻可以和渡?直子坦承只愛本月這死人,卻渴望和渡這活人肌膚相親。矛盾的,也是精神分裂。直子躱到京都山上的阿美寮療養院治療,由音樂老師玲子陪同覌察。直子期待渡的來訪,卻矛盾的反反覆覆,最後,直子病情加重,自殺了。

渡和直子交往期間,他念早稻田大學,他的室友永澤是個花心公子,有個女友初美,但永澤只當作玩伴,初美卻衷情。後來永澤考上外交官去德國,初美嫁別人,婚後2年自殺了。

渡的學妹小綠是很樂覌的女孩,有男朋友在奈良,但自己在東京也有性渴望,他挑逗渡很多次,渡心中念着直子並沒有答應綠。(綠也許只是挑逗,在1970年代,充滿憂鬱和謊言中,誰是真心,誰説的是真的?)

渡往返東京和京都間,他和二個女人見面,一個不斷擁抱相親然後尖叫後悔痛哭卻懸念離開,另一個訴説和男友的不如意然後渴望渡的擁抱卻倖倖然離開。

電影畫面切換在京都山坡上的草地美景(一對情侶的相遇擁抱,漫步,親宻,哭鬧,分別)和東京咖啡廳的美麗裝潢(一個女人表達對男人的殷勤期待,坐下聊天,失望分開)。不定期切換一些回憶畫面。

故事最後,直子自殺了,玲子也要回旭川去了,玲子對渡的要求是陪她睡一次,當作完成對直子的愛,當然渡協助玲子的心願。之後,小綠和渡認真的開始交往,背景放出挪威的森林的音樂,兩人甜蜜地展開新戀情。

這部電影主要是喚起對愛情和生理性需求的思考,直子太執著於愛情和性的一致性,當心裡愛木月身體擁靠渡時,自己痛苦萬分。直子對精神戀愛的寄望也太高了,愛就像一個精神牢籠。小緣能夠把愛情和生理分開,他就樂觀多了。小綠提出愛的想法,就是愛人能滿足他耍的蛋糕或甜食,也能對他撒嬌。


12/02/2014

遠山的回音(4)讀書心得

作者的主軸訊息如下:
(1)人逃離一個牢籠,卻陷入另一個牢籠:唯有不認為那是牢籠,才能釋懷自在。或是自己認命,它才不叫牢籠。
例,妮拉離開華達提,帶帕麗去巴黎。納比不耍妹妹,卻陪華達提。馬柯斯不陪媽媽,卻去阿富汗陪殘障小孩。
(2)阿育老爹的故事,對於你的小孩或戀人,如果你愛他的話,不一定要用你自己的方式去約束他,也不一定要緊綁著他。釋放他,把他交給別人,也許他能過得更好。但交出去後,就不要藕斷絲連的,忘掉他。
例,小帕麗離開阿布杜拉,過得更好。帕瓦娜拋棄瑪舒瑪在荒野。華達提放棄妮拉,妮拉反而發揮更好。小帕麗把爸爸交給安養中心,使爸爸過得更好。
(3)為德不足,不如別做。愛德里斯他身為醫師,用心關懷羅西,希望在心靈上協助羅西對抗病魔。他儘他所能的給予羅西協助。但是羅西期望愛得利斯幫助他到美國就醫,羅西的期望超過愛得利斯的能力,愛得利斯做不到。最後,羅西並不會感謝愛得利斯曾有的付出,而愛得利斯卻飲恨。
這說明了,人情世故的微妙,出手幫助的人,如果做得不夠,並不能讓接受者感激的話,他必須體認到,他所做的對接受者就像空氣,沒用的。社會上許多接受幫助者,非常現實的怨恨其他資源的擁有者,他們認為擁有者虧欠他們,因此,如果擁有者沒有十足的幫助他們,他們會怨恨,如果擁有者幫助他們如願了,他們才會感激。
出手幫助的人,就要想清楚,愛得利斯沒有把握,做不到反而愧疚,被怨恨;提摩爾有能力,不需要施與小惠,只要在最重要的關頭,投入資源,就可以得到感謝。

遠山的回音(3)紀年式故事大綱

1940年初期:薩博要取瑪舒瑪, 瑪舒瑪跌傷半身不遂後, 薩博改娶別人,生下阿布杜拉。
1946年納比逃離家庭,前往喀布爾找工作。
1947年納比成為華達提的廚師兼作司機。
1947年帕瓦娜將姐姐推倒荒野,讓野生動物吃掉姐姐,然後嫁給薩博。
1949年華達提取妮拉為妻子,納比愛上妮拉。
1952年納比協助妮拉收養帕麗,薩博賣女兒然後得到一筆錢。
1955年華達提中風,妮拉帶女兒離家出走到法國定居。
1967年馬科斯(12歲)在希臘第一次遇見夏黎亞,夏黎亞從此定居帝諾斯島
1973年查喜兒國王推動開放,被推翻
1974年妮拉在法國接受專訪,自殺身亡
1979年俄羅斯入侵阿富汗,各類聖戰士造成軍閥割據
1989年俄羅斯退出,1996年塔利班政權成立,很快統治90%領土
1980年代:阿布杜拉帶領小孩帕麗逃到美國,愛得利斯和提摩爾隨家族逃到美國,阿奎巴帶小孩葛郎逃到巴基斯坦難民營,納比和華達提老人留守在喀布爾;老帕麗讀完大學並讀博士,成為數學家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扶植的政權推翻塔利班,美軍佔領阿富汗直到2014
2000年華達提先生過世
2002年馬科斯先生來喀布爾住進納比家中
2003年愛得利斯與提摩爾回來喀布爾,遇見羅西
2009年納比過世,寫遺書給馬科斯
2010年羅西到美國發表新書,愛得利斯參加簽書會,無地自容
2010年老帕麗前往美國見到阿布杜拉,但阿布杜拉已經失智了


12/01/2014

遠山的回音(1)引言

許多人讀過胡賽尼的書, 包括追風箏的男孩,燦爛千陽,都被他的文筆所吸引。我跳過這兩本,直接閱讀他2012年的新書,遠山的回音。

這本書很特別,他把文章分成9章,由不同的主要人物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呈現9各不同的角度,也用不同的時空(年份,地理位置)來凸顯不同的思考背景,然後讓讀者拼湊出完整的故事。

故事從1949年開始,到2010年結束,綿延61年,有些人物早已作古,有些人物重逢,卻已經不相識,有些故事的秘密逐漸被解開。這就是作者功力所在。

要寫心得,如何寫?

我想從三個維度切入,人物介紹與關係,紀年敘事,心得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