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2014

創業小聚心得

今天參加某雜誌社主辦的創業小聚,聽到幾位創業者的分享,並了解今天幾位出席者介紹的新東西,了解這個活動參與者的形態與互動機制。

今天我到的時間比較晚,第一位報告者是運動相關的app,他們從飛輪運動結合音樂或MV出發, 透過鼓勵飛輪運動者聽音樂,或配合MV律動,收下載費的獲利模式。接著,如果使用者想要真實體驗, 則介紹飛輪音樂的運動教練,或是脊椎專家鄭老師,幫助使用者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態。

第二位是做生物科技的創業,他們利用簡單的測試工具,幫助豬隻精子的活力分析,提供豬農育種配種,另一方面他們設計外接IPAD的顯微鏡, 讓IPAD當作顯微鏡的畫面,幫助需要顯微鏡分析的學生。這個模式主要是技術,獲利模式在賣設備。

第三位是做粉絲團購物,他們提供一個app,讓粉絲團經營的小編很快的做出一支app,然後他們提供金流服務,幫助粉絲團經營者導購,賺取導購收入。

第四位是做推播互動的密碼,簡單說,如果某些網站採用他們的服務後,這些網站就不需要消費者記憶密碼,消費者在網頁上需要進行交易時,網站會退播驗證到手機上, 手機確認後才回到網站上完成交易。這種應用也可以拿來作為網站電子商務的身分驗證,但不需要消費者輸入密碼,而是拿手機當作驗證樞紐。例如用手機當作ATM取款的身分辨識,不需在ATM輸入密碼,而是在手機上取得一組認證碼,動態輸入這份認證碼到ATM取款。

來賓當中, 有幾個有趣的服務,(1)有人提供快速app產生器, 讓使用者快速的製作app;(2)有人協助製造商把少量商品,到國外的電子商務網站上架,並且提供物流金流服務,(3)有人提供便利商店的電子看版,未來可作為電子看板廣告的機會;(4)有人提供雲端記事本的服務,類似Evernote,但更容易上傳與分享。

活動的下半段,邀請方略顧問的林先生協助創業者做創葉診斷。它採用 business model generator  的9宮格模型協助分析創業成功的要素。創業需要考慮9個要素,而不是有其一而自認為可以成功。這說明單單有技術, 或是有生意概念,或是有市場機會,都未必能夠成局。

他給了一些思考點頗有意思的,列下來參考:
(1)創業成功的三要素:遠景,獲利模式與執行力。 許多人花太多時間在選擇解決方案,相信自己的技術,產品或團隊成員。但是沒有好的獲利模式或執行力,創意,技術,團隊都惘然。
(2)創業者須具備的能力: 動態的結構思維,視覺化/圖像化呈現,說故事說服人。面對外在變動與不確定性,思考要活絡變動,看機會看未來而非僵硬;簡報要視覺化,快速抓住人的眼球;用一張適當的照片,手繪的架構圖,勝過千言萬語;用小故事讓人記憶,勝過長篇大論。
(3) 創業者必須經常反思,你的觀點是什麼?(他必須有差異化的主張,對消費者與市場有不同的看法),你為社會創造什麼價值及影響力?(消費者願意掏錢的理由是什麼?你必須有附加價值),你如何讓別人相信你能做到?(你要建立消費者與投資人的信任)

整體來說,這是很有意思的聚會。現場大約100多人,大多對創業這個話題有興趣, 可以互相交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