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14

思考的藝術 #79 圈內人的偏差

人性習慣把認識的人分成小圈圈, 也會分成圈內和圈外的人, 譬如打開美國職棒轉播, 有王建民陳韋殷的隊伍就是圈內, 就會幫他加油; 到了歐洲旅行, 遇到來自台灣的人,就會格外親切。商場上或是政治上, 習慣攀關係, 同樣成大畢業的, 台大商學系畢業的, 雲林同鄉的, 曾經在IBM上班過的,... 有一些關係就有一個圈圈可以套在一起。沒有圈圈的, 就可能是圈外人。

這些圈圈有沒有意義? 心理學家做過實驗, 他把一群陌生人隨便分組, (1) 讓他們分組討論認識, 相較於圈外人他們彼此將會產生較強的認同感, (如同學校新生訓練時, 亂數分組的同學, 還是會激發小組的團隊認同); (2)接著, 再研究圈內與圈外的人有什麼不同嗎? 結果是, 大家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當初被分到另一組, 也許也沒有特別的不一樣, (如同王建民在洋基隊, 台灣人為洋基隊加油; 他到國民隊, 台灣人為國民隊加油, 洋基隊和國民隊的球員, 都是很優秀的); (3)如果同一群的人, 培養出過強的自我意識或優越感或使命感時, 就會造成群體思考的盲目性, (例如納粹就是過度自我膨脹, 而影響彼此, 造成集體思考的盲點).

其實, 除了家人血緣關係之外, 其他的圈圈的組成基礎並不強烈, 頂多就是有預期的利益和潛在的互惠期待的基礎。例如兩個大學畢業的同學, 他們會抱持著友好關係, 互相幫忙, 今天沒有做成生意, 長期總有機會互相幫助, 假設有一個非同學的第三方可以提供更好的報酬,  而同學間當前的利益不顯著, 則圈內圈外就沒有太大的影響; 假設一切都是開放規格和不設限, 何不提供給同學一個方便和優惠呢, 畢竟同學間未來總有機會互惠的。

作者要我們注意, 辨識關係和圈子是人類數萬年為求survival 養成的習慣, 但小心不要限於人情關係圈子而扭曲了事實。只有在圈子內的人生死與共 (例如戰場上同一班的弟兄, 不共生比共死, 或是商場上的利益共同體) 下, 其他的圈子是很薄弱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