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018

細懸浮微粒 PM2.5 研究論文(2012)

https://www.epa.gov.tw/public/Data/573017354171.pdf

 細懸浮微粒(fine particulate matters)係指懸浮在空氣中氣動粒徑小於 2.5 μm
其粒徑大小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由機械力量產生者:此類 型通常是由排放源直接排放,例如交通車輛、再揚塵等,此類微粒之粒徑大多在 2 μm 以上,屬於原生性微粒(primary particles)。原生性微粒是直接從排放源中排出,例如燃燒、海沫(sea-spray)、建築工地與沒有鋪面的道路等;而衍生性微粒則是在大氣中形成, 透過不同的化學物質變化,例如 SO2 與 NOx、揮發性有機物等,都可能經由化學變化來 產生 PM2.5。此類還包含天然的排放源,如風蝕與海沫。
第二類主要是由凝聚累積所產 生者:此類粒子是大氣中之氣體經化學反應而轉變成,經均勻核化(homogeneous nucleation)及核凝結成長(condensation growth of nuclear)所形成之液滴,亦或是直接形成液滴,最後再經凝聚而形成之微粒。此種二次微粒主要包含有氨氮硫酸鹽以及氨氮硝酸 鹽,也就是來自氨氮與硫酸、硝酸之間的反應而成,其粒徑大多介於 0.1~2 μm 之間, 屬於衍生性微粒(secondary particles)。
第三類則是由熱蒸氣經冷凝生成原生性微粒,再 經凝聚及鍵結聚合所形成者,此稱為轉變性核子。此類微粒之粒徑大多在 0.1 μm 以下, 屬於衍生性微粒。須注意這種細微粒通常可藉由風,傳輸到很遠距離的地方,也可以深 入人類肺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報告,2013)。


鄭尊仁(2010)在臺灣細懸浮微粒空間分佈研究上, 於 2006~2008 年間,細懸浮微粒濃度由北向南逐漸升高,而東部 PM2.5 濃度則顯著低於 西部。北部空品區(72.1 μg/m3)、中部空品區(95.5 μg/m3)到高屏空品區(133.9 μg/m3)。

Zheng et al. (2005)也是進行北京的 PM2.5 來源研究,採用化學質量平衡受體模式(chemical mass balance, CMB)。結果顯示碳氣膠以及主要離子(硫酸鹽、硝酸鹽、氨鹽)占了 69%的 PM2.5,主要來源為灰塵 20 %、二次硫酸鹽 17 %、二次硝酸鹽 10 %、燃煤 7 %、車輛排 放 7 %、二次氨鹽 6 %、生物氣膠 6 %、菸 1 %與植物碎屑 1 %。

環保署為提升環境品質與維護國人安全,於2011年12月將PM2.5納入管制,採用美國(2006年)、日本(2009年)兩國之一致標準值,增訂我國PM2.5為第8項空氣品質標準,並於2012年5月14日修正發布,其24小時值(係指連續採樣24小時所得之樣本,經分析後所得之值)為35 μg/m3與年平均值(係指全年中各日平均值之算術平均值)為15 μg/m3,此一標準為現今全球各國最嚴格者。

溫度與 硫酸鹽、有機碳、元素炭有正相關,硝酸鹽與溫度的關係在美國東南部是負相關。

相對溼度則是與硫酸鹽、硝酸鹽都是正相關,但對 有機碳、元素炭來說是負相關(相對溼度越高、濃度越低)。

降雨則很明顯與 PM2.5 呈負 相關,因為濕沉降使得大氣中細微粒濃度降低。

空氣流動 下,PM2.5 的平均濃度比不流動的空氣要低 2.6 μg/m3,也證實細微粒受風飄散、傳送的 影響明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