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017

興傳講堂: 呂桔誠 危機帶來轉機


Crisis Equals Opportunity 危機帶來轉機

主講人:呂桔誠 董事長 2017.0212 中興大學興傳講堂 演講

總而言之,呂董認為危機等於轉機,轉就要創新。

第一個論點:任何的危機,其實就等於轉機。如何轉?就要靠創新。他提出幾個創新的案例(innovation),(1)幾年前流行的 漸凍人活動,還記得年輕人設法募款為漸凍人、3个月募款1亿元美金; 這是 Capitalize on idea,  接著 FB zuberger 交给 Bill Gate、然後漸漸交到演艺界, 創新变成fashion; 後來到台灣交到政治人物的手上、這個創新則变成fad。

創新, 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impossible --》 i'm possible.); Impossible is nothing. 是阿里拳王的名言

(2)產品的創新例子很多,例如 3M(明尼苏達、金屬和礦業)最有創意, Post-it 為了研究一種黏材料、某工程師發現而設計出 Release paper,這 原本是做膠水的副產品; 例如 Sony play station,原本是某個員工的女兒不滿意任天堂、這個員工就創新而設計、原被董事會否決、後來被允許而創新; FB 最大的創新就是《按like》 這改變人的交流方式

(3)True innovator具有 5 特色,
Take largest risk, 
Close the biggest gaps, 
Identify the newest opportunities 
Win the title of true innovators n leader
Sep them apart from any or all competition

(4)我們要學會判斷, 不要被所看到的事情,而驟下判斷:例如一個影片: 眼見不能為憑;
我們要真的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y,了解什麼才是事實?我們要分辨 Common sense vs good sense 《常識(直覺) vs 良識(思考过的)》

(5)A penny for a guess. 大家來猜猜看, 未來经濟的走勢會是怎樣?預測有4種:
Largo  會下滑而平緩?
Vaporing 會下滑然後反轉,但何時反轉?
Unsure 會下滑,在底部一段時間後回升,請問底部要停留多久?
Joke 像NIKE的勾勾,下一點,然後驟升,請問何時猛升?

第二個觀點:看數字說話,分辨清楚一次性的經濟風暴VS向下沈淪的危機
(1)Financial services to US economy (美國金融業就業人口占4%、但產值7%),相對的
台灣的數字分別是3.75%, vs 6.54%, 顯然台灣也很類似美國。

(2)分析2008的金融危機,呂董得出一個結論:那次的金融風暴,就像一個事件,過了就恢復了。類似有人車禍受傷,終究會療癒,而不像肝癌末期,日薄西山。
2008 vs 1933(depression from 1929 and end in 1933), 其實根本没有great depression
Injury from car accident (2008 financial storm 就像一次車禍受傷、經濟受衝擊、但是有救的) vs fundamental health problem(绝症、2008不像一個經濟体的崩潰)
羅斯福1933年為安定民心、銀行关門一周、立法修銀行法、在开門前一天。罹斯福在TV上發表圍爐夜話、用以安定民心不要再挤兑、果然之後40年美國經濟穩定

2007-2011美國銀行倒閉数分別是 3, 25, 140, 157, 39 家; 而這些年的倒閉金額分別是  0, 373, 180, 100, 20 BN US$,所以 what you see is not the fact.

(3)Indian chief vs weatherman的故事,描寫人很多時候只相信那些名嘴或是某些知名的消息來源;卻不去判斷哪些來源是否可靠。很多時候 The dog bites its own tail.  就像有些專家站在你面前,分析給你聽,你不相信,直到有一天你讀了某份財經分析的報導後,你才相信,而那篇報導其實就是這個專家寫的。


(4)所以,當我們現在面對一個經濟遲緩,它未必是危機。
Now facing a slowdown in growth, not a crisis.
Continuous slowdon can lead to a ressession. 2 quarters, slowdown.
Partly a lingering effect of last turmoil during 2008 to 2009
Impertinent strategy based on incorrect judgement about the turmoil.
Rising production offshore contrivuted suvstantilly to the slowdown , ( 台灣的Gdp 55.4% on  exports 海外生產品, 93.8% on IT product其中大多資訊品, in 12/2016)

美國1929~42
1934GDP 成長10.8%, 持續到1940
l934失業率 24.8%最高.然後逐年下降到3%(1942)
美國要靠GDP成長&失業下降

美元流通鈔票
2008  852Bn、2017則1500 Bn 
1945年Bretton Woods  当時美國黄金每盎司 us $39:1
1971 us$  198.82 per one ounce US gold reserve
2011 us us $3812:1
2017 it is about us$ 5000:1

(5)呂董認為台灣的問題在於政府支出太少,現在剛好是個轉機點。
台灣1989李登輝的GDP花31.6%在政府支出、馬英九2015年只有15.8 %的GDP在政府支出
GDP成長率1994達12%、到2015只剩2.8%。

Post chaos:
Everything is re-made, and orderis restored.
The world is not the same as it was before the catastrophe.
Eventually, our life will be back to order. However, our world will have changed forever, it is not as it was before that fateful catastrophe.

第三部分:呂董支持大政府主義/凱恩斯學派,希望政府要擴大支出。 他show出他與林佳龍合编的一本書: 以民為本的創造性財政 (2014-0925出版)他提出幾個台灣的機會:
(1)Innovation有很多種方法, 包括Product based, Process based, Channel based, New business model. 他認為目前的金融創新就是流程的創新。國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們只要當個 copy cat,參考模仿即可。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固然很好,但要考慮台灣的市場規模與機會。

(2)鼓勵員工內部創新 Intrapreneur 的 concept,詳細的理論 可以參考 Gifford Pinchot III in a 1978 paper.  Popularized by Steve Jobs in a 1985 newsletter,

(3)台灣中小企業很多,很有活力,以全台灣135万家登記的企業中, SME占97.7%。但SME的產值只佔全部企業產值的 30%。這顯然有很大的成長机会。

(4)政府要解決台商回流,必須解決兩個問題,台灣的稅太高,以及特赦而不清查這些外流資金的來源

(5)未來數位貨幣或是電子支付,政府要考慮的只有兩個問題,扣得到稅與安全性問題。不要自己創造封閉式的系統或服務,最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

以上是筆記,盡量力求客觀。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