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17

OBD II 的困境

大約4年前,開始聽到OBDII這個名詞,覺得很新鮮。有個廠商告訴我,UBI的時代即將來臨,到時候OBDII的市場將蓬勃發展。

兩三年前,工業局開始推動4G科專,那時候,車聯網的議題,也是來自於OBD II的硬體,可以即時收集駕駛人的開車行為,然後根據駕駛人的行為,保險公司給予保險費的折讓。另一方面,消費者可以透過OBD II所收集的資料,即時的提供車輛的診斷資訊,讓車主提早進保養廠,避免發生故障後再送修。

大約1年前,保險公司開始推出UBI保單,前提是車主需要安裝OBDII,即時的將個人駕駛行為往上傳,讓保險公司可以知道車主有無猛煞車,急加速,怠速等等。但是過了一年,有人說,車主的教育訓練還不夠,有人則認為UBI只是個口號與泡沫。

今天跟幾個朋友聊天,發現OBDII的問題可還真多。

首先,OBD II的功能,大約2007年後的車輛讀寫插頭(OBD)規格逐漸統一,才讓OBD製造商可以製作一種商品,可以插到不同的車輛接頭。原來以為,世界即將歸於標準,後來才發現,OBD的插頭與插座雖然相容,但是讀取資料的漏失率還很高,而且不同的車輛品牌,對於OBDII的相容性變化也大。

簡單的說,消費者去大賣場或汽車百貨,買了OBD後, 要裝到汽車上,要先確認哪些車款的讀取資料比例較高。那些車,甚至插上IBDII,還會造成主系統當機?

接著,當原廠直接做成T-BOX,收集telematics的資訊,傳到原廠的app,讓消費者直接查詢,那麼,後裝市場的OBDII將漸漸失去吸引力,畢竟,原廠的資訊服務,品牌的認同將高於,後裝市場上,其他第三方的信任度。

保險公司,也希望來搜集OBDII的資料作為保費調降的參考,但是,保險公司的精算師,發現數據量不夠大,無法精算,而且採樣的樣本或使用的車主,是否具有代表性,此等問題,沒有解決,保險公司,絕對不敢貿然推動UBI的,那可能影響到很大的保費損失。反之,如果保險費的降幅有限,消費者為什麼要跟保險公司合作OBDII? 除非,法規的規定。

任何一個新的概念或是獲利模式,它的出現,可能只是構想,然後就會放到市場上驗證,很多看起來很好的概念,也許不會成真,也許還欠東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