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2016

羅輯思維:中國為什麼有前途(2)

羅輯思維: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作者: 羅振宇


第二章 看不懂的中國經濟
費正清說:「中國可能做出的選擇,中國一切歷史事件可能流經的管道,也許是一條比我們可以輕易想像的更窄的路。」
04 陰謀是可能的嗎?
05 中國窄門
06 是非功過說泡沫
07 大國不能不識數

《4》
陰謀論,經常先製造一個假象,用假證據來說服人;證據來源往往是旁證推論,而非確實的;論證方式讓人們很難或不容易證明為假的;最後冠上愛國主義,訴諸情感等等,讓人們很難反駁。

討論陰謀論,是要找出這個世界或輿論,是由少數人所推動與把持的。他們只要團結,策劃緊密,控制資源,就可以控制整個世界或輿論。權力越大,陰謀論的影響力更大。

陰謀論在資訊不充分不透明時最容易發生作用。但時間夠久,或是資訊逐漸明朗,陰謀論就會破產。陰謀論的前提,就是在猜想這個世界上,誰是主導者,誰把事情搞成這樣,要找到一個罪魁禍首或是代罪羔羊。

當我們看中國經濟,衰退了不要說是美國人的陰謀,不要輕易怪罪美國,也不要亂猜想,要訴諸證據與邏輯。

《5》
中國經濟讓全世界都看不懂,
吳曉波老師分析中國的五千年,提出中國有四大制度: 郡縣制度/地方分權, 全民思想控制(法家為用,儒家為幌子來控制人民忠君愛國),科舉制度與造成精英控制的方式,就是愚化和壓抑;宏觀經濟的制度。

管仲是自由派的經濟大師,不從跟人民加徵稅募集財源,而是官營山海,並且將所有鐵鹽等礦區強迫收歸國有。取之於無形使人不怒。這種稅收方式,就是間接加稅,因為國營事業有了定價權,可能將漲價轉嫁給消費者。

西漢文景之治,因為減稅從10%降到3% (稅,稻田的收成抽取3%給國庫),而且地方礦產由各藩鎮自行開採交易,民間繁榮,卻變成弱幹強枝,七國之亂因而產生。漢武帝用了桑弘羊為宰相,他為極權,做了統一鑄錢,五銖錢從此開始使用,直到唐朝;均輸,將所有貢品按照時價折算後高價賣出,以增國庫;平準,國家控制全國物資與價格,類似統一供銷百貨;鹽鐵酒管制國營。因為這些國家管制,所以國家有錢了,就可以讓漢武帝可以出兵打仗。

但是漢武帝死前,下詔罪己,因為這些動作造成民不聊生而反了。

稅收的收放,不斷循環,稅收高民不聊生,稅收低,國家就不富強。最典型的是王安石,他的嚴格管制與改革,讓宋神宗有錢打仗揚國威,但是60年後,北宋就被滅了。

民國前面的27年,國家動亂,收不到稅,民間金融發達,蔣介石上台後,統一採用國營,造成國富民窮,因此政治就不穩了。

中國大陸1992年國稅3500億,中央拿1000,地方拿2500,屬於央小地大;1993朱鎔基改變稅賦比例,後來中央佔56%的稅收,變回央大地小,這時地方反而發不出薪水。於是讓地方推動房地產,讓地方炒房致富。

本章談到,到底中國要統一才能統一調度財源,如果分省自治,可能就造成分裂動亂。中國的未來,看來必須走向一個窄門,就是比較趨近統一而不是開放的地方自治。從歷史的經驗看來如此。而不是西方的管理方式。

《6》
1637年鬱金香泡沫
因為稀少缺少而產生泡沫
許多炒作,來自被媒體風潮打造的價值
泡沫的終結,往往來自一些小事情,讓炒作者頓悟或看清那個價值的減少
泡沫的終結,往往對富有的人影響不大,反而是被捲入的投機客受傷較大,

泡沫是否帶來經濟危機? 兩件事應該分開,並沒有直接關係
泡沫會影響經濟,但也有正面的幫助
房市泡沫,帶動其他周邊行業的投資,降低房價後,帶動後續的其他市集的發展
美國鐵路泡沫,造成後續的DM行銷,跨城鎮的商務
網路泡沫,帶動光纖投資,降低通訊成本
一次泡沫帶來後續的基礎建設

也有壞的泡沫,個人的賭博行為,惡意的炒作金融商品陷害無知的民眾

《7》
涂子沛的書大數據,大數據2,兩本書探討大數據對國家政策的影響。
羅胖橘了一些例子,來說明大數據的應用方向錯誤會造成很大的社會爭議,例如福特汽車在評估某款車型的設計,如果要花幾億元去增加安全裝置,才可以避免2個車主的事故,他們要做嗎?如果要花幾百億呢? 人命有價還是無價?
如果國家預算有限,有方法可以減緩癌症的發生,以及加強水利工程避免民眾受天災的損害,國家的政策要採用哪一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