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到柏林旅遊,看到這棟建築,就覺得很有意思,外觀是古典的歐式建築,卻有一個玻璃圓頂。據導遊說,這個玻璃圓頂是採光的,平常開放民眾入內參觀。從頂端,也可以看到樓下的議員們在討論國事,民眾站在上頭監督。
據說,這棟建築是棟綠建築,到底多綠?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據說,這棟建築是棟綠建築,到底多綠?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德國國會大廈,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毗鄰施普雷河,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二戰之後遭到廢棄,20世紀60年代該建築受到局部翻修,但直到兩德統一之後才完全恢復,並作為聯邦議會會址。1993年開始,德國政府對國會大廈再一次進行翻新,並新增了一個重達1200噸的透明拱頂,同時降低建築整體能耗,並採用多項能源技術。
在屋頂,有將近數百平方米的太陽能板吸收太陽光。
在地底下,有個蓄熱水庫,可以將夏天的熱能吸收並保存下來,供冬天使用。
大廈的球形拱頂,也被用來解決大廈主會場的照明和通風問題。
圓頂的核心位置懸吊圓錐狀之雕塑聚光體,從圓頂上 方,一直往下延伸到國會會議廳,它有如倒立的燈塔,運用稜型鏡面反射水平光 線進入議場,成為國會會議廳白天主要的照明來源。
大樓內有360 度移動式遮陽板,可自動追隨太陽行進路線而移動
議會大廈有自己的獨立發電系統。1998 年完成的兩座馬達熱電廠系統,使用油菜花籽製造的生質柴油做為燃料
看來這棟建築,是許多台灣研究綠建築,可以參觀與了解的範本。
當天行程匆匆,沒有機會入內參觀,有些可惜。
在屋頂,有將近數百平方米的太陽能板吸收太陽光。
在地底下,有個蓄熱水庫,可以將夏天的熱能吸收並保存下來,供冬天使用。
大廈的球形拱頂,也被用來解決大廈主會場的照明和通風問題。
圓頂的核心位置懸吊圓錐狀之雕塑聚光體,從圓頂上 方,一直往下延伸到國會會議廳,它有如倒立的燈塔,運用稜型鏡面反射水平光 線進入議場,成為國會會議廳白天主要的照明來源。
大樓內有360 度移動式遮陽板,可自動追隨太陽行進路線而移動
議會大廈有自己的獨立發電系統。1998 年完成的兩座馬達熱電廠系統,使用油菜花籽製造的生質柴油做為燃料
看來這棟建築,是許多台灣研究綠建築,可以參觀與了解的範本。
當天行程匆匆,沒有機會入內參觀,有些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