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號英文版的哈佛商業時代, 有一系列專文,探討物聯網的管理。第一篇文章由競爭策略大師Michael Porter及james heppleman撰寫,題目是how smart, connected products are transforming competition.
它把物聯網的應用,明確定義以smart connected products為核心,看這樣的產品如何影響與改變產業結構與產業疆界,然後提到10種策略思考的選項。文章中透露,未來還會有另一篇文章,探討價值鏈的變化與組織調整的方向。
Smart connected products包涵3個核心組成元素,實體元件(例如汽車的引擎,輪胎,電池等實體),智慧元件(例如車用電腦,各類感應器,控制單元,軟體,雲端資料庫),連網元件(例如連接埠,天線與傳輸協定)。在產品端的智慧元件,負責感應資料,搜集資料,然後往雲端送;在雲端的智慧元件,則儲存資料,分析資料,建立演算邏輯。連網元件負責資料的交換與串接了產品端與雲端。
為了實現物聯網,除了前述的核心元件外,還有辨識身份與資訊安全的模組,也有外部其它輔助的資訊來源(例如氣候,路況,社群等模組)。
smart connected products的四大應用領域,
(1)監視:感應器負責回報產品與環境現況,頂多告警,不會做任何狀態的改變
(2)控制:監視+人為遠端的下指令去改變現況
(3)優化:人為控制+雲端資料分析去預測未來的變化或診斷潛在風險,人為下指令控制
(4)自動化: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由物聯網自主的調整改變(不需要人為的指令控制)
Reshaping industry structure:採用michael porter 的5力分析,看物聯網時代的產業結構:
(1)買方的議價能力:變低。因為服務提供者(例如GE),可以透過物聯網服務,提供買方更完整的資訊和分析建議,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因此買方如果滿意的話,議價能力降低。
(2)競爭者間的角力:加劇。因為不同競爭者會在全新的領域中推陳出新,彼此的差異化與成本競爭會加劇。當然,物聯網的服務提供者必須準備軟體開發,硬體設計,資訊安全等投資,競爭不易。同時,因為物聯網的系統規格不一致,競爭者之間必須進行規格標準化的角力,有時也必須合縱連橫。
(3)新進者的威脅:增加,卻也可能有先進入者優勢。新的創新不斷推陳出新,新的模式可能就會改變原有的生態。但若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例如GE在飛機維修的專業,或醫藥設備公司biotronik在醫生間已有的風評,新進入者不容易在這裡佔到便宜。
(4)替代品的威脅:傳統替代品威脅降低,創新的替代品威脅增加。例如fibit 健康手環,傳統的慢跑錶或計步器,都不可能對他威脅。但是Apple 手機推陳出新, 幾乎可以完全取代fibit了。
(5)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傳統者變低,新供應商議價能力變高。類似買方的議價能力, 新供應商運用新技術,可以做更深入分析,也可以協助預測未來趨勢,議價能力變高。反而傳統元件的供應商,價值日漸減少。
Redefining industry boundaries:從前是產品間的競爭,漸漸的物聯網帶來了產品系統的概念,以汽車市場為例,以前消費者會比較TOYOTA CAMRY與裕隆汽車,現在則會比較他們的安全監控與娛樂系統(如ON STAR 對 LUXGEM THINK+),未來則是比較 system of systems (如LUXGEM THINK+車用系統, 結合保險系統,旅遊資訊系統等)。未來消費者感受到的價值,將不再是比較產品,而是比較整個產業生態系統。
Strategic choices to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作者列出10個選項,要物聯網時代的企業思考如何取捨?
(1)公司要培養那些smart connected product capabilities and features?要從消費者的價值與不同市場區隔思考起。
(2)多少功能做在 product 端, 多少在雲端?這牽涉到回應速度,自動化,安全性,使用界面等考慮因素。
(3)公司應該採用open 或 closed 的系統?如 Android 和 Apple 的系統各有利弊。
(4)公司應該內部自己開發軟硬體,還是外包給別人?
(5)那些數據公司必須取得,保全與分析?
(6)這些數據的所有權與存取權限如何被管理?
(7)公司是否要完全跳過傳統通路與售後服務渠道?還是部分還是委由傳統通路來執行?
(8)獲利模式的改變?賣斷或是租賃方式?
(9)公司是否考慮販售客戶使用行為的分析資料?
(10)公司是否擴張到生態系統中的其它角色?
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來闡述這些策略選項的思考邏輯。值得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