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acon 這個技術,在美國的棒球場開始有實際的使用案例; 也有百貨公司實驗性的操作案例,未來這個技術能否帶來更多的應用,還是像QR code 行銷一樣,大家一窩蜂的操作,然後消費者麻木了,就把新技術的行銷玩完了,值得觀察。
iBeacon行銷的關鍵玩家與做法。
+app:負責和iBeacon 配對的app,負責push 廣告,負責鏈接廣告到landing pages
+營運商:負責接受廣告主上架廣告,連接landing pages,設定iBeacon 與app 配對,績效報告
+iBeacon 放置店家:和營運商配合,如美國的球場或百貨公司專櫃,他們確保這個發送器放置的位置,他們可能要求廣告收入分潤
+消費者:手機的藍牙功能需打開,安裝app,接受廣告時點選廣告
+廣告主:(1)品牌客戶,像一般行動廣告一樣,提供素材給營運商;(2)LBS廣告主, 例如球場內的店家或百貨公司的商家,針對來到IBeacon附近的消費者吸引他們就近衝動性消費
獲利模式:
+消費者點廣告得好康
+廣告主付廣告費給營運商
+營運商分潤給安裝iBeacon的店家
iBeacon的運作邏輯
+iBeacon只是一個類似NFC/QRcode的角色,當消費者的app掃到 iBeacon 時,廣告伺服器就會針對這位 使用app 消費者和所在地這只iBecon 所設定的偏好廣告屬性,提供精准的廣告
+iBeacon 本身只是一個裝置序號,類似一張NFC卡,和NFC採用的技術不同,卻比NFC有更長的距離,採用藍牙4.0技術,不許配對
+app類似一般的任務牆,如何連到landing pages 都和一般的行動廣告無差異
iBeacon 的限制
+安裝app, 且打開藍牙的消費者數量
+消費者對push 廣告的接受度
+支援iBeacon的手機數量(iOS 7.0; Android 4.3)
+iBeacon的安裝數量 (安裝的店家)
+iBeacon 營運商可以找到的廣告數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