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用茶花女歌劇的畫面來討論‘觀眾’如何看待‘幸福人生’。茶花女悲慘的一生,就在最後10分鐘見到他的愛人,最後的10分鐘成為永恆,也成為茶花女一生幸福的最高峰,有了這10分鐘,她死了死而無憾,觀眾也感動的潸然淚下。但是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孤苦無依的老人或煙花女,悲慘的一生卻沒有那感動的一刻,觀眾會為他們感動嗎?
他又提到一個朋友活到60歲事業到達頂峰,然後就過世了,大家會很惋惜英才早逝;但如果這個朋友60歲退休,然後過了5年平淡的生活,觀眾會不會對他惋惜?
國外有些研究會請受訪者記錄他們的痛苦與快樂指數,那麼我們想想,患有些罕見疾病或殘障的朋友, 她們的生活非常不方便,請問他們的痛苦指數會比其他‘身體’健全的人高嗎?許多財富多的人,他們的快樂指數會比收入一般的中產階級高嗎?答案似乎都不會。
幸福人生,可以從自己長期體認的角度(experienced self), 或從自己記得的角度(remembering self), 也可以從觀眾(別人)的角度來看。別人的角度,往往是從看戲的角度-只在乎高潮低潮的故事性,忽略長期的幸福。
有兩個人,一個大學畢業後就到一個大企業工作,平穩的工作收入沒有很高, 但是休假正常,每年到處旅遊,60歲退休,拿了一筆退休金,生活沒有太多高潮。另一位大學畢業後,選擇創業,剛開始沒有經驗賠了很慘,後來賺了一桶金,40歲就享受大老闆的生活,不幸的在50歲因為金融風暴,財富轉負,他憑著持續的努力,可能又能變得富有,也可能SOSO而已。從這兩個人個人的看法,體驗的人生,甘苦自知。但是從觀眾的角度,哪個比較吸引?
快思慢想告訴我們,人性的記憶,會比較記得peak-end 的故事,常有人說在死之前,旁人會找出死者一生最值得記憶的大事,記入墓誌銘。這些可以記錄的應該就是最高潮的,或是最後一刻的功績。除非人沒有peak, 人們才會想到life duration experience, 如果死者不幸一生坎坷,沒有高潮,只有低潮到死,旁人就會說,他早知道就做個公務人員,還平穩一些?
按照回歸到平均值的觀念,80%的人一生落在平淡平穩的水準區間中微幅波動,10%的人大起大落,大多數擺回到平均值區間,少數最後死在大好或大壞,10%的人天生驕子或悲慘,終其一生無法改變。這是平均值的看法,也是經濟學的角度。但是每個人會從他的角度去看,看他自己追求那種人生。追求的過程,平均值是總體的結果,但是每個人的造化不同,機運影響很大。
快思慢想提供經濟人和一般人性的思考角度, 提供自我從平均值(life duration)和高潮臨終(peak-end)的思考差異,也提供旁人的觀點,刺激讀者思考,自己要的是什麼?了解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友誼等的維繫, 不能太主觀的要天長地久或轟轟烈烈,也多珍惜當下。許多美好的回憶只在那個高峰的剎那,過後就是下坡。這就是人生的現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