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2012

台北置產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到在台北買房子的經驗,有些考慮很受用,畢竟我們都只是受薪階級,又期待有好一點的居住品質,在成本和效益考量下,只能有所取捨。
台北市區的房價漲得很貴,以六張犁捷運站附近的十年內成屋,每坪至少八十萬成交,有些開價百萬,對受薪階級,一年所得都不消費,勉強買到一坪左右,真的可憐。
往郊區走,到麟光站或,因為靠近山區溼氣較重,我朋友又顧慮屍氣,
價位也要六七十萬左右,買到一個二十坪的小籠,也要不吃不喝十多年,真的買下下手。 有個朋友從永和看到中和,買到南勢角,每坪35萬,相對於當地新屋開價60萬元,相對便宜。南勢角到古亭約要15分鐘,就是用時間換金錢。 如果要近一點,在永和的永安市場附近,因為有大公園,新屋每坪往往也要6-70萬元。 如果往新店走,遠一點的也要40萬,近的往往也是60萬。 另一位朋友則專等法拍屋。法拍屋運氣好可以比市價少了二成,整理一下就划得來。

中年轉業

一位同事談談中年的轉業。
40歲的他在外頭同年紀找工作的人很多,甚至30出頭的年輕人也是競爭者。他自己也在衡量下一個機會,但看來大概2種方向,自己當老闆或到外商分公司當台灣區一人公司老闆。至於去本土大公司當幹部可就不容易了。
自己當老闆要有本錢,要麼資金或專業人脈,要麼獨門絕活,如果只想去開一家網路公司,就得三思。畢竟中年人去開網站,在台灣這市場並不容易成功,除非早年就已有成功經驗。中年人有太多大公司的經驗,陷入大公司的思考窠臼很難在多變的網路世界中應變,即使找到一些年輕人幫忙,難免倚老賣老,也很難成事。
到外商的分公司或做貿易商是另一條路,有些離職的同事就找到這種機會,賺一個穩定的收入只是總經理兼工友,樣樣自己來。這機會要靠機緣以及人脈,可遇不可求,也得承擔未知的風險。
今天的就業市場並不好,有能力的人有很多機會和高收入,能力中下的人就不容易存活,能力中下者唯一的機會就是關係,不論以前的老闆,同事,老師,親友,有關係總有機會找到出路。中年這時候,才頓悟年輕時要懂得挑老闆或企業,好的老闆可以跟一輩子,有出息的同儕可以罩一陣子,即使是優秀的部屬都可能在老年時回報一些肥缺!
40歲只是剛入中年,至少還有20年的長路在前。不能重新來過,但仍有許多可能呵。

5/22/2012

Boss學

作者Hill&Lineback,原書名Being the boss-3 imperative for becoming a great leader,2010,HBR
PART I, 自我管理
1.職權並非最好的領導工具,要適度使用去賞罰,但不是硬邦邦強迫部屬)
2.拿捏和部屬的友好關係(友好互信但不是平等的友誼,要評估監控部屬,公正的賞罰)
3.要贏得部屬的信任,能力和品格的信任。能力包含專業(know what& how to do),實務(do what you know),政治影響力(get resource and support)。品格包含主管對工作的重視,對個人的重視,對情緒的控制/容忍部屬的錯誤/同理心,堅定的自信和自我認知/清楚的知道要做什麼。

PART II,人脈管理
4.正向看待組織中的政治操作,注意其中的社會性,管理而不逃避衝突,學習穩重有次序的在組織中解決問題並前進,掌握和事佬的折衝樽杵技巧。
5.透過人脈網路取得資訊,和別人產生連結,和利益相同者結盟,以及在必要時支持公平正義。
6.建立三種人脈網路,工作上相關的,未來工作潛在相關的,個人成長及道德支持相關的。
7.畫出人脈網路,標示關係及次序,開始接觸及維繫,掌握需求提供協助,衍生弱連結。檢討自己與人互動的方式,是否贏取別人信任?是否使人喜歡共事?
8.管理上司,他是教練也是判官。上司是個人,他有他的需求和目的,如何善用他達成工作目標?
9.管理部屬,建立信任,為部門權益發聲,捍衛部門利益,阻擋外來的干擾。

5/12/2012

精算人生三題

克里斯汀生克雷頓這位創新太師的新書,原文是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他生過一埸大病,幾乎喪失語言能力,近來完成此作,要人們思考如何在職場上避免牢獄之災,如何積極,以及如何兼顧家庭生活。

Larry keeley批評他的作品較分析性,描述性而沒有規約性或適用於行動方針。

以我的看法,他在教你how to think in different way, 但不在乎how to do so as to solve your problem,他提供一個破壞式創新的概念,但怎麼找假設,怎麼推論,怎麼驗證都是開放的。

我相信這新書也和他發表同名的HBR文章一樣,講一些故事,分析因果,然後交給讀者自己思考受不受用,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有空再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