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08

李老師的演講


Think high - 別在框框裡打轉,提高思考的高度,釐清所要,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考量最壞的狀況,勇敢去做。
Be Different, Be Yourself - 別和大家一起擠,拐個彎繞個路,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景
•Competence-based Growth - 堆疊自己的能力,往外擴張,再往上拉高高度
•Value Proposition - 「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可以改變什麼現狀」。找到自己的價值去做。•5P for career -Passion,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 Pleasure,then Performance

1/01/2008

迎接2008- 不存在的女兒


不存在的女兒(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 的作者是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這本書在誠品的排行是英文暢銷書第一名,中譯暢銷第三名。因此囫圇吞棗地瀏覽一遍。
故事大綱是:

       醫生大衛在大風雪夜裡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時,雙胞胎的男生哥哥保羅健康出生,而妹妹菲比卻有唐氏症。大衛以醫生的經驗告訴自己,家中不能有個殘障的女孩,否則一定會為家裡帶來不幸與壓力,於是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諾拉說她的女兒已經夭折。大衛請他的護士卡洛琳將小女嬰送到安養機構。但是卡洛琳暗戀大衛,也深絕痛惡那種接納殘障嬰孩的環境。於是在開車離去的途中,她決定獨自把女嬰養大,她在諾拉為小女嬰舉辦告別式前,告訴大衛她的決定。她搬到匹茲堡,嫁給艾爾,靠各式各樣的兼差賺取生活費,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大衛的家庭環境很好,全家人卻都活在死去女兒的陰影下,大衛為隱瞞且圓女兒還在的謊言,他投入攝影來逃避,他花了很大的心血拍攝女嬰、女孩、少女,隨著菲比的年齡在找尋失落的女兒。諾拉則在自責與心中嬰靈的壓力下,活得喘不過氣,而保羅品學兼優,卻活在死去妹妹的陰影下,不自在的長大。
     直到大衛心臟病死後,卡落琳前來找諾拉,諾拉面對一個揭穿的謊言,只有錯愕。諾拉燒掉大衛先前所拍攝的所有少女女孩的照片,卻掃不去這個二十多年的陰影。她與保羅前去見菲比,這個殘障的女孩並不懂得判別與理解整個故事,菲比相信她有個幸福的家庭,有卡洛琳這位好媽媽。最後,保羅帶著妹妹前去父親的墓園,他解不開那段陰影的過去(童年與青春),他羨慕無憂無慮的妹妹,活在快樂的世界。
     帶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卻憂鬱的保羅和「死去」卻快樂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誠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
  故事中有保守秘密的痛苦,有從被欺瞞中知道事實的痛苦,有渴求父母關愛的孩子,有失去子女而難受的父母,讓人不禁在問,命運的改變就只為那瞬間的一個想法,一個想法卻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