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2007

FG謝攸升的經營模式(數位時代)

以下資料來自摘要數位時代雜誌報導

一九九七年謝攸升,找了幾個實踐大學服裝系同學一起架網站,把逛街的心得、折扣資訊放到FashionGuide

最初的經營模式是在網路上提供單向的資訊給網友,在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倒閉,他把辦公室遷回自己家裡的臥房。

「環境逼迫我們開始做社群,這是一個最好的重新出發。」謝攸升下了這樣的結論。於是FashionGuide從架設討論區開始,讓網友提供資訊,開發專屬的討論區、留言版功能,除了可參與投票服務、千人市調大隊串聯,又可以為廣告主量身訂做,營運漸漸從谷底爬升,並開始獲利。

 謝攸升請來昔日大學同學張倫維擔任業務總監,決定自己經營網路廣告。 張倫維和謝攸升看準了「情報可以左右產品銷量」的網友集結力量,可以讓眼中只有收視率、數據、刁鑽至極的美容廠商願掏腰包買廣告,於是FashionGuide決定推出新的網路廣告行銷模式,凸顯網友的參與力和影響力。 

FashionGuide在二○○六年推出的千人市調大隊,篩選出多名資深會員,試用新上市的美容產品,在網路上發表使用意見,無論好壞都在未經編輯的情況下公布。 
這個服務推出後,受到網友熱情的支持,不但讓許多常上站的網友努力發言、參與討論,以爭取資深會員的身分,也因為試用報告的真實性,增加瀏覽人次。對廠商來說,試用報告的口碑效益不可輕忽。 
市調大隊衍生的商機還不只於此,美容雜誌如《儂儂》、《茉莉美人》看準試用報告的內容,提出在雜誌上使用FashionGuide投票評鑑與試用報告的合作需求。美容產品業者也在新產品推出時,在產品上貼上「FG特優」的標章,以強調網友試用口碑。 
張倫維說:「一個產品的好壞不該來自行銷,而應訴諸產品本身的優劣。」網友張卓婷就表示,她還是學生,在預算考量下,購物必須精打細算,FashionGuide網站提供了她所需資訊,她也參加了兩次市調大隊,拿試用品寫評鑑,對她來說有服務網友的感覺。 
廠商送來試用品供會員試用,被票選「特優」產品將公布並發給授權「特優」標章,讓廠商貼在產品上販賣。而評價差的,只能以傳統的方式(販售banner、button)方式來行銷。 
若產品評價好等於有數百網友背書,比明星代言更真實,因此形成得獎產品大賣、廠商願意下廣告、消費者得到網友情報的三贏局面。 
曾有廠商提出「我給你六十萬,你給我特優標章」的要求,但張倫維拒絕這種非公正性的交易。同時也針對網友設計更多防弊措施,以免廠商上網灌票或惡意亂評。 
謝攸升說:「FashionGuide希望在消費者與廠商之間扮演美麗的均衡。」在網路虛虛實實的世界,「公正」是消費者最想聽到的心聲。 


網站檔案 
創辦人:謝攸升 
網址:www.fashionguide.com.tw 
創站時間:1997年 
損益平衡的時間點:2006年(待確認) 
每月營收:新台幣300萬元 
Alexa流量排行:4035(2007/03/23)